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词典 成语词典
俗语 谚语 歇后语_俗语谚语歇后语积累
tamoadmin 2024-08-19 人已围观
简介1.谚语或歇后语2.经典谚语歇后语大全3.谚语 歇后语 俗语 练习(必须全部填出来)4.推荐一些关于语言的歇后语,谚语5.经典歇后语大全_生活谚语_民间俗语6.各种方面的歇后语,俗语,谚语,名人名言,名人警句,春联,越多越好。谚语: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成语:爱屋及乌 居安思危歇后语:孔夫子的手巾——包输(书)孔夫子的徒递——闲(贤)人名人名言:业精于勤,而慌于嘻.行成于
1.谚语或歇后语
2.经典谚语歇后语大全
3.谚语 歇后语 俗语 练习(必须全部填出来)
4.推荐一些关于语言的歇后语,谚语
5.经典歇后语大全_生活谚语_民间俗语
6.各种方面的歇后语,俗语,谚语,名人名言,名人警句,春联,越多越好。
谚语: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成语:爱屋及乌 居安思危歇后语:孔夫子的手巾——包输(书)孔夫子的徒递——闲(贤)人名人名言:业精于勤,而慌于嘻.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谚语或歇后语
三年级语文名言警句、歇后语、谚语 一、名言警句(30条) 1.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 2.应该让别人的生活因为有了你的生存而更加美好。 ──茨巴尔 3.每个人都有错,但只有愚者才会执迷不悟。 ──西塞罗 4.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 ──程 颐 5.好动与不满足是进步的第一必需品 ──爱迪生 6.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 ──爱迪生 7.大石挡路,勇者视为前进的阶梯,弱者视为前进的障碍。 ──普希金 8.读重要之书,不可不背诵。 ──司马光 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 子 10.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 ──波尔克 11.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萧楚女 12.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 ──雷锋 13.奋斗就是生活,人生只有前进。 ──巴 金 14.没有任何力量比知识更强大, 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 ──高尔基 15.应该随时学习,学习一切。 ──高尔基 16.读书不 必求多,而要求精。 ──邓 拓 17.朝阳和落日相比人们更赞美前者。 ──恰普曼 18.既然知识不多,就要更多地学习。 ──孟德斯鸠 19.没有国家的力量,就没有个人的权利 ──罗曼.罗兰 20.朋友是快乐人生中的重要环节, 一辈子里如能得到几个知心的朋友实在是极大的幸福。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21、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董迂 22、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最诚挚的朋友。 ——高尔基 23、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刘向 24、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冰心 25、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26、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 27、用宝珠打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 28、粮食补身体,书籍丰富智慧。 29、世界上三种东西最宝贵——知识、粮食和友谊。(缅甸谚语──席慕蓉) 30、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雷锋 二、歇后语(20条) 1.妈妈的众姐妹──多疑(姨) 2.猫狗打架──世代冤家 3.美丽而不遮体──华而不实 4.梦里成亲──好事不成 5.面汤里洗澡──糊里糊涂 6.棉花里藏针──软中带刺 7.米汤洗头──糊涂到顶 8.面具店失窃──丢脸 9.庙中木鱼──空壳、 10、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11、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12、蚕豆开花--------黑心 13、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14、打破砂锅--------问到底 15、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16、虎落平阳--------被犬欺 17、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18 白骨精遇上了孙悟空—原形毕露 19、警犬的鼻子—真奸(尖) 20、耗子啃皮球—客(嗑)气、 三、 谚语 (20条) 1.知识是光,无知是黑暗。 2.知识无底,学海无涯。 3.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4.书籍是心灵的良药。 5. 勤劳是最好的品德。 6.越学习,越会发现自己无知。 7.钟不敲不鸣,人不学不灵。 8.谁要有知识,就得多请教。 9.走路朝前看,做事往后想。 10.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11、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多练) 12、时刻像性命,一刻值千金。 13、浪费时刻,等于缩短性命。 14、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多记) 15、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16、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 17、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18、月色朦胧,不是起雨就是起风。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 19、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 20、八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二成丢。
经典谚语歇后语大全
1)认识自然和总结生产经验的谚语:如“长虫过道,大雨要到”、“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
(2)认识社会和总结社会活动经验的谚语:如“人敬富的,狗咬破的”、“放虎归山,必有后患”。
(3)总结一般生活经验的谚语:如“寒从脚起,病从口入”、“早晨起得早,八十不觉老”。
◆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
◆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练丢一半,三天不练门外汉,四天不练瞪眼看。
◆十年练得好文秀才,十年练不成田秀才。
◆人在世上练,刀在石上磨。
◆人行千里路,胜读十年书。
◆人心隔肚皮,看人看行为。
◆力是压大的,胆是吓大的。
◆三天不念口生,三年不做手生。
◆口说无凭,事实为证。
◆湖里游着大鲤鱼,不如桌上小鲫鱼。
◆口说不如身到,耳闻不如目睹。
◆山里孩子不怕狼,城里孩子不怕官。
◆万句言语吃不饱,一捧流水能解渴。
◆山是一步一步登上来的,船是一橹一橹摇出去的。
◆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
◆久住坡,不嫌陡。
◆马看牙板,人看言行。
◆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儿宽。
◆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
◆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
◆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
◆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头回上当,二回心亮。
◆发回水,积层泥;经一事,长一智。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老马识路数,老人通世故。
◆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
◆老牛肉有嚼头,老人言有听头。
◆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吃一回亏,学一回乖。
◆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
◆光说不练把式,光练不说真把式,连说带练全把式。
◆多锉出快锯,多做长知识。
◆树老根多,人老识多。
◆砍柴上山,捉鸟上树。
◆砍柴砍小头,问路问老头。
◆砂锅不捣不漏,木头不凿不通。
◆草遮不住鹰眼,水遮不住鱼眼。
◆药农进山见草药,猎人进山见禽兽。
◆是蛇一身冷,是狼一身腥。
◆香花不一定好看,会说不一定能干。
◆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
◆经得广,知得多。
◆要知山中事,乡间问老农。
◆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
。。。。。
“蜘蛛挂网,久雨必晴”谚语由来
据观测,在我国许多地方。如见蜘蛛张网,阴雨天气将会转晴。如见蜘蛛收网,天气将转为阴雨。
蜘蛛能预测天气,主要是因蜘蛛对空气中湿度变化反应相当灵敏,在蜘蛛尾部有许多小吐丝器,吐丝器部分既粘又凉,当阴雨天气来临时,由于空气中湿度大,水汽多,水汽易在蜘蛛吐丝器部分凝结成小水珠,这样蜘蛛吐丝时感到困难,便停止放丝而收网。相反,当空气中湿度变小天气转好时,蜘蛛吐丝顺利,便张网捕虫了。
另据研究,蜘蛛的腿能感知20—50赫频率的声音,当天气转晴时昆虫易活动,飞行时发出的嗡嗡声,蜘蛛蛛很快就会发觉,所以便添丝织网,准备捕捉。这正是民间用“蜘蛛挂网,久雨必晴”谚语来观测天气晴雨的道理。
“早吃生姜晚吃萝卜,郎中先生急得哭”的谚语由来
来自: 长征一号 (苏州)
有一年,慈禧太后忽然得了重病,头痛,心痛,肚皮痛,病到奄奄一息的地步,急得满朝文武百官团团转。北京城里名医车载斗量,可是对西太后的病症,都束手无策。是没有本领吗?不是的,实在是责任太大,在用药上为难了,轻了不见效,重了怕万一失误,吃罪不起。所以,弄得慈禧太后的毛病一天危急一天,眼看就要横下来了。
新科状元是苏州人,奏了一本,说苏州有位祖传名医叫曹沧洲,绰号赛华佗,有妙手回春之术,将他请来,或许太后的福体可以转安。
曹沧州像个乡下佬,平常不欢喜开口,走路也是慢吞吞的。这天,他接到圣旨,顿时面如土色,抱着一家老小嚎啕大哭。他认定,西太后若不到不可救药的地步,是不会从京城到苏州来请他的,治不好西太后,医生要殉葬,自己这条命是有去无回了。可圣旨不能违拗,曹沧洲只好硬着头皮动身。他一到北京刚住下,就借口路上受了风寒,便卧床不起,其实生病是:要摸慈禧太后生病的根子是真。头一件大事是查看她吃了些什么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慈禧太后每天吃的山珍海味不说,单是人参一项,日日恨不得泡在参汤里洗浴。还有燕窝、银耳,更是当饭吃。曹沧洲想到,医书上早有记载:“滋补过多,必然食阻中焦,中焦闭塞,危在旦夕。”找出病源,他的胆子大了,便去替慈禧太后看病了。
曹沧洲未用上好良药,单开了一味草头药,只写了五个大字:萝卜籽三钱。看得众御医当场发呆,个个舌头伸多长的,认为这个乡下郎中是进京来送死了。他们都懂药性,萝卜籽是括油的,西太后一向要滋补身体,这药分明不合西太后的心意,但是曹沧洲亲手撮药,亲手煎药,亲手送药到西太后的卧室前,等候她喝下去以后,这才回到住所休息。
西太后饮了三钱萝卜籽的药汤,当夜通了大便,第二天一早就起来了。她第一件事就是感谢神医曹沧洲,见面后恩赐曹沧洲九品顶戴,还要他骑马巡游京城,曹沧洲得了皇封,回乡时人未到家,地方官已经替他造好了三进房子。从此后,他在家专门为地方上乡亲看病,不但施诊,还要送药。逢人就劝人多吃萝卜,日子久了,苏州便有了"早吃生姜晚吃萝卜,郎中先生急得哭"的谚语了。
还有,谚语为人们对生产,生活中长期积累的经验进行描述的简练语言,这个就是它的来源。。
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应该是同义词。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
有的文章中偶尔也把俗语称作成语。俗语和成语都是汉语中的约定俗成的语言形式,二者关系密切。“约定俗成”这一成语,就包含着俗、成二字。但从学习的角度来看,它们还是各有特点的。试比较下列例句:
甲、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乙、弱肉强食
甲、多年的老歪树,直不起来了
乙、积重难返
甲、后长的牛角,比先长的耳朵长
乙、后来居上
甲、捡了芝麻,丢掉西瓜
乙、因小失大
甲、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乙、分道扬镳
甲、前怕狼,后怕虎
乙、畏首畏尾
甲、打破砂锅问到底
乙、刨根问底
甲、王八看绿豆,对上眼儿
乙、一见锺情
以上各组例句,甲、乙意思相同,甲为俗语,乙为成语。俗语以形象为主体;成语以精练为特色。俗语多为完整的句子,长短不一,运用时可以变通;成语多为四个字的稳定结构,形式整齐。俗语流行于人民群众的口头上,文字上保持着通俗的特点;成语多用作书面语,文字上趋向典雅。从这一比较中,可以从主要方面作出界定:俗语是以形象为主体的通俗的口语,它的结构形式相对稳定,而在实际运用中可以灵活变通。
这是俗语的主要内涵,就外延来说,它跟成语难免有交错的情况。俗语虽然以形象为主体,但也不排除精练;成语虽然以精练为特色,但也不排除形象。成语虽然绝大多数是四字结构,但也有一些是由四个以上的字组成的;俗语句式虽然长短不齐,但也有少量是由四个字组成的。俗语虽然多为口语,但已广泛进入文学作品,甚至哲学、科技图书中也经常用到;而随着人们教育水准的提高,成语在口语中也经常使用。这样,俗语跟成语,就可能互相渗透,存在着交错现象。如:
①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形象,八个字,成语→俗语)
②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形象,八个字,成语→俗语)
③雪上加霜(形象,四字,俗语→成语)
④习惯成自然(精练,五字,俗语→成语)
⑤不敢越雷池一步(形象,精练,七字,俗语← →成语)
俗语是口语型的,成语是书面语型的。这些语例,兼有俗语和成语的某些特点,看来俗语辞典、成语辞典都可以收录,好在这种情况并不算多。
俗语和成语,有时候也可能互相转化,并同时存在。例如:
①板凳没焐热← →席不暇暖
②打老鼠又怕碰破玉瓶儿← →投鼠忌器
③火烧眉毛顾眼前← →燃眉之急
④鸡蛋碰石头← →以卵击石
⑤鸡飞蛋打一场空← →鸡飞蛋打
⑥拉完磨杀驴← →卸磨杀驴
⑦鲁班门前弄大斧← →班门弄斧
⑧没喝过墨水← →胸无点墨
⑨怕噎了嗓子不吃饭← →因噎废食
⑩什么病吃什么药← →对症下药
①①一网打尽满河鱼← → 一网打尽
俗语语句结构如果趋向整齐,就有可能转化为成语;成语如果增加形象化的成分,就有可能转化为俗语。俗语转化为成语,仍然可以保持它的形象性;成语转化为俗语,如果缺少形象,就要加以补充,往往转化为歇后语。(参见下文歇后语)俗语与成语,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俗语有俗语的优点;成语有成语的长处。俗语使得描写生动活泼,成语使得论述铿锵有力,都值得很好学习。
二,谚语和格言
有些图书把俗语、谚语并称为俗谚,把它们汇编在一起。汇编在一起是可以理解的,但二者并不相等。谚语只是俗语的一部分,它是一些总结知识经验,寓有思想意义的俗语。如:
①白酒红人面,黄金黑世心
②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③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的,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的
④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⑤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⑥金子碎了分量在
⑦靠山山倒,靠水水流
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⑨墨是可以磨浓的
⑩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
①①人心齐,泰山移
①②咬人的狗是不露牙的
①③只要功夫深,铁尺磨成针
格言也总结知识经验,寓有思想意义。但仔细区分,仍稍有不同。格言所总结的知识经验主要是社会方面的,多属逻辑思维,是哲理性的语句,常出自名人名著;而谚语总结的知识经验不限于社会方面,也包括自然科学、生产实践(如农谚),它出自人民群众之口,多属形象思维,是文学性的语言。这种区别,应该把格言归入书面语一类,把谚语归入口语一类。但是,也难免有交错的情况。
甲,满招损,谦受益(书面语)
乙,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口语)
甲,有志者事竟成(书面语)
乙,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口语)
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书面语)
乙,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口语)
以上三组,严格地说,甲为格言,乙为谚语。但是,由于人们教育水准的提高,这些带有文言色彩的格言也进入了口语。我们只能尽可能地加以区分,而不得不承认,实际上存在一些交错现象
俗语中一部分为谚语,另一部分是描述性的语句,它们并没有总结知识经验,而只是表述一种情态。如:
①不认这壶酒钱
②不知道哪头炕热
③蝉曳残声过别枝
④横挑鼻子竖挑眼
⑤眉毛胡子一把抓
⑥起大早,赶晚集
⑦求爷爷,告奶奶
⑧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
⑨摇头不算点头算
⑩中看不中吃
①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①②走了穿红的,来了穿绿的
这一部分语句是描述性的,跟总结知识经验的谚语不同,而又无确定的术语,现在只是笼统地称为俗语,实在有必要把它跟谚语区别开来,给它一个确定的名称。
有的图书称之为“惯用语”,但所涉及的语言现象,却是“俚语”,如:背靠背、开夜车、乱弹琴、磨洋工、冤大头,等等。笔者以前在《俗语五千条》的前言中,曾用“熟语”来称呼描述性的俗语。熟语这一术语的定义,也不十分明确,有的辞典又把它当作高于俗语、成语的术语来使用,而它本身又跟“俗语”的读音近似,某些方言区甚至就是同音词,作为术语,自身有不足之处。再三斟酌,觉得不如用“俚语”来代替。
俚语,这个术语有时跟俗语相混,俚俗并称。这个“俚”,跟“乡里”之“里”有关,望文生义,也就是里人(乡下人)的意思。俚语常指带有方言色彩的土语。既然它有时跟俗语相混,而“惯用语”实际上又多指俚语,不如就借用“俚语”一词,来专指这些描述性的俗语。
四,歇后语、俏皮话
歇后语、俏皮话,基本上是同义词。歇后语是语言学上的术语,俏皮话是口头上的称呼。
歇后语形式上是半截话(前半为形象或事例,后半为解释、说明),实际上是要把话说得更形象些,更具体些。因此,歇后语应该包括在俗语之内。不过,歇后语中的形象常常是式的,带有戏谑调侃的色彩。它用种种修辞手段,对字、词、语、句(包括俗语本身)加以修饰,使之生动活泼。因而跟谚语、描述性俗语(改称俚语),又有些不同。如:
①水仙不开花,装蒜(修饰词)
②猫哭耗子,慈悲(修饰词组)
③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己人不认自己人(修饰句子)
④木匠戴枷,自作自受(修饰成语)
⑤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修饰俗语本身)
有些成语,为了增强形象性,往往会转化成歇后语。
①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②金弹子打鸟,得不偿失
③绿绸缎上绣牡丹,锦上添花
④磨道里走路,没头没尾
⑤螃蟹过河,七手八脚
⑥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⑦屎壳郎变知了,一步登天
⑧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⑨阎王爷出告示,鬼话连篇
歇后语良莠不齐,有些歇后语内容和形象,均不见佳,有一部分,甚至是语言垃圾,不宜滥用。有些常用的歇后语,形象较好,前后结合得比较紧密,已经跟谚语、描述性的俗语(俚语)近似。如:
①黄鼠狼看鸡,越看越稀(前为形象,后为解释,经验之谈→谚语)
②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前为形象,后为解释,描述性俗语→俚语)
③芝麻开花,节节高(前为形象,后为解释,描述性俗语→俚语)
综上所述,谚语,俚语(描述性的俗语),歇后语,这三部分构成俗语的整体。俗语属于口语型的语句,与书面语型的成语、格言有所区别,它们是汉语的口语和书面语的两大系统。
谚语是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的固定语句,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的结晶。谚语虽然简单通俗,但反映的道理却非常深刻。
歇后语
歇后语,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智慧与趣味语言,也是民间爱用的一种语法。
歇后语是广大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象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例如:
一个巴掌打不响 -- <孤掌难鸣>;
懒婆娘的裹脚 -- <又长又臭>。
在一般的语言中。通常只要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的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提到过有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表现,远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意思是说,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最早的歇后语。
我们有理由认为,这是当时流行在民间的俗语,是出于一般人民的生活经验。这类古代的歇后语,虽然很少见于文字记载,但在民间流传相信是不少的。如钱大昕《恒言录》所载:"千里寄鹅毛,物轻人意重,复斋所载宋时谚也。"这类歇后语,直到今天还继续为人们所使用。
在研究歇后语的渊源时,有些语言学家和语言学专著还述及其它有关名称。如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将歇后语列入"藏词"格一节介绍;郭绍虞在《谚语的研究》中,指出歇后语源起于"射覆语"(类似猜谜的一种形式);另外一些书上又列出诸如"隐语"、"谜语"、"谚语"、"缩脚语"、"俏皮话"等名称。加以比较,大都揭示出其中一些共同之处和相异之点。关于歇后语的分类,向无定说。何况还有不少歇后语,一身兼有几种性质,要划分得十分科学,是比较困难的。为了便于查阅,我们将歇后语条目中凡带有谐音字的归入一类,其余的按照比喻部分的性质分为三类。
第一,谐音类。如:
空棺材出葬 - <目(木)中无人>
小葱拌豆腐 - <一清(青)二白>
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个意义。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才能领悟它的意思。因而也更饶有兴味。
第二,喻事类。如:
弄堂里搬木头 - <直来直去>
冷水发面 - <没多大长劲>
这类歇后语,是用实在的或想象的事情作比方。如果对设比事情的特点、情状有所了解,也自然能领悟后半截的"谜底"。
第三,喻物类。如:
秋后的蚂蚁 - <蹦达不了几天>
棋盘里的卒子 - <只能进不能退>
这类歇后语,则是用某种或某些物件作比方。了解设比物的性质,也就能领悟它的意思。
第四,故事类。如
楚霸王举鼎 - <力大无穷>
曹操吃鸡肋 -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这类歇后语,一般是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等作比方。上述两例,只要知道项羽、曹操故事的,一般也能了然。
遇有交叉兼类情况的,则归入其特点更为明显的一类。如
纸糊的琵琶 - <谈(弹)不得>
这一歇后语兼喻物、谐音,现归入谐音类。
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
回答者:kgdxk - 董事长 十六级 9-5 18:49
◆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
◆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练丢一半,三天不练门外汉,四天不练瞪眼看。
◆十年练得好文秀才,十年练不成田秀才。
◆人在世上练,刀在石上磨。
◆人行千里路,胜读十年书。
◆人心隔肚皮,看人看行为。
◆力是压大的,胆是吓大的。
◆三天不念口生,三年不做手生。
◆口说无凭,事实为证。
◆湖里游着大鲤鱼,不如桌上小鲫鱼。
◆口说不如身到,耳闻不如目睹。
◆山里孩子不怕狼,城里孩子不怕官。
◆万句言语吃不饱,一捧流水能解渴。
◆山是一步一步登上来的,船是一橹一橹摇出去的。
◆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
◆久住坡,不嫌陡。
◆马看牙板,人看言行。
◆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儿宽。
◆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
◆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
回答者: 杨俊1981 - 探花 十级 4-9 19:52
我来评论>>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感谢呀!!!!!!评价已经被关闭 目前有 3 个人评价
好
66% (2) 不好
33% (1)
相关内容
谚语大全 谁有俗话大全和谚语大全,要带解释词 这是小学二年级训练里的作业,我明白意思,但不... 指导人生的谚语 谁知道气象谚语、生活谚语、和其他谚语?查看同主题问题:谚语 大全 解释
其他回答 共 1 条
这些谚语一看就懂,解释起来还复杂
太多了!
谚语第一缉
◆一等二*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
◆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练丢一半,三天不练门外汉,四天不练瞪眼看。
◆十年练得好文秀才,十年练不成田秀才。
◆人在世上练,刀在石上磨。
◆人行千里路,胜读十年书。
◆人心隔肚皮,看人看行为。
◆力是压大的,胆是吓大的。
◆三天不念口生,三年不做手生。
◆口说无凭,事实为证。
◆湖里游着大鲤鱼,不如桌上小鲫鱼。
◆口说不如身到,耳闻不如目睹。
◆山里孩子不怕狼,城里孩子不怕官。
◆万句言语吃不饱,一捧流水能解渴。
◆山是一步一步登上来的,船是一橹一橹摇出去的。
◆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
◆久住坡,不嫌陡。
◆马看牙板,人看言行。
◆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儿宽。
◆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
◆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
◆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
◆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头回上当,二回心亮。
◆发回水,积层泥;经一事,长一智。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老马识路数,老人通世故。
◆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
◆老牛肉有嚼头,老人言有听头。
◆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吃一回亏,学一回乖。
◆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
◆光说不练把式,光练不说真把式,连说带练全把式。
◆多锉出快锯,多做长知识。
◆树老根多,人老识多。
◆砍柴上山,捉鸟上树。
◆砍柴砍小头,问路问老头。
◆砂锅不捣不漏,木头不凿不通。
◆草遮不住鹰眼,水遮不住鱼眼。
◆药农进山见草药,猎人进山见禽兽。
◆是蛇一身冷,是狼一身腥。
◆香花不一定好看,会说不一定能干。
◆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
◆经得广,知得多。
◆要知山中事,乡间问老农。
◆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
◆要吃辣子栽辣秧,要吃鲤鱼走长江。
◆树老半空心,人老百事通。
谚语第二缉
◆一人说话全有理,两人说话见高低。
◆一正辟三邪,人正辟百邪。
◆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一理通,百理融。
◆人怕没理,狗怕夹尾。
◆人怕理,马怕鞭。
◆人横有道理,马横有缰绳。
◆人多出正理,谷多出好米。
◆不看人亲不亲,要看理顺不顺。
◆天上无云不下雨,世间无理事不成。
◆天下的弓都是弯的,世上的理都是直的。
◆天无二日,人无二理。
◆井越掏,水越清;事越摆,理越明。
◆无理心慌,有理胆壮。
◆牛无力拖横耙,人无理说横话。
◆认理不认人,不怕不了事。
◆认理不认人,帮理不帮亲。水大漫不过船,手大遮不住天。
◆水不平要流,理不平要说。
◆水退石头在,好人说不坏。
◆以势服人口,以理服人心。
◆让人一寸,得理一尺。
◆有理说实话,没理说蛮话。
◆有理的想着说,没理的抢着说。
◆有理不怕势来压,人正不怕影子歪。
◆有理不在言高,有话说在面前。
◆有理不可丢,无理不可争。
◆有理赢,无理输。
◆有理摆到事上,好钢使到刃上。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有斧砍得树倒,有理说的不倒。
◆有志不在年高,有理不在会说。
◆吃饭吃米,说话说理。
◆吃人的嘴软,论人的理短。
◆吃要吃有味的,说要说有理的。
◆会走走不过影,会说说不过理。
◆舌头是肉长的,事实是铁打的。
◆灯不亮,要人拨;事不明,要人说。
◆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好人争理,坏人争嘴。
◆好茶不怕细品,好事不怕细论。
◆好酒不怕酿,好人不怕讲。
◆走不完的路,知不完的理。
◆走路怕暴雨,说话怕输理。
◆坛口封得住,人口封不住。
◆理不短,嘴不软。
◆菜没盐无味,话没理无力。
◆脚跑不过雨,嘴强不过理。
◆做事循天理,出言顺人心。
◆船稳不怕风大,有理通行天下。
◆煮饭要放米,讲话要讲理。
◆隔行如隔山,隔行不隔理。
◆鼓不敲不响,理不辩不明。
◆路是弯的,理是直的。
◆路不平,众人踩;事不平,大家管。
◆路有千条,理只一条。
◆碾谷要碾出米来,说话要说出理来。
◆稻多打出米,人多讲出理。
◆劈柴看纹理,说话凭道理。
谚语第三缉
◆人有志,竹有节。
◆人有恒心万事成,人无恒心万事崩。
◆人不在大小,马不在高低。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人往大处看,鸟往高处飞。
◆人争气,火争焰,佛争一炷香。
◆人老心不老,身穷志不穷。
◆人要心强,树要皮硬。
◆人凭志气,虎凭威势。
◆人怕没志,树怕没皮。
◆人起心发,树起根发。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山高有攀头,路远有奔头。
◆山高流水长,志大精神
谚语 歇后语 俗语 练习(必须全部填出来)
谚语 跟 成语 一样都是汉语整体中的一部分,可以增加语言的鲜明性和生动性。但谚语和 名言 是不同的,谚语是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 经验 ,而名言是名人说的话。接下来我为大家整理了谚语 歇后语 ,欢迎大家阅读!
谚语 歇后语
1、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2、情深恭维少,知己笑谈多。
3、星多天空亮,人多智慧广。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雪中送碳。
6、信任一位虚伪的朋友,增加一个敌对的证人。
7、三人省力,四人更轻松,众人团结紧,百事能成功。
8、真正的朋友应该说真话,不管那话多么尖锐。
9、病人之病,忧人之忧。
10、土帮土成墙,人帮人成城。
11、团结则存,分裂则亡。
12、头雁先飞,群雁齐追。
13、我越多地帮助他人成功,我就越成功。
14、柴多火焰高,人多办法好。
15、帮助他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
16、幸福就是用我的爱让每一个人感到温暖。
17、船载千斤,掌舵一人。
18、雁怕离群,人怕掉队。
19、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0、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1、远水不解近渴,远亲不如近邻。
22、多帮助一点他人,多制造一些快乐。
23、有心烧香,不论早晚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
24、施比受更有福。
25、人多出韩信,智多出孔明。
26、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27、最好的满足就是给别人以满足。
28、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
29、我们靠所得来谋生,但靠给予来创造生活。
30、朋友需要你今天帮助,千万不要等到明天。
31、柴多力量高,人多力量大。
32、诚心能叫石头落泪,实意能叫枯木发芽。
33、朋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而使友谊永存。
34、帮助别人的人,能得到别人的帮助。
35、一手独拍,虽疾无声。
36、举手之劳,何足挂齿。
37、多点关心多点爱。
38、烂麻搓成绳,也能拉千斤。
39、穷者独善其身,达者兼善天下。
40、只有付出你才能拥有更多。
41、我们无法帮助每个人,但每个人能帮助到某些人。
42、朋友之间的不和,就是敌人进攻的机会。
43、助人是人格升华的标志。
44、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45、每天要想着不计报酬地为别人做点事情。
46、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47、众人种树树成林,大家栽花花才香。
48、金银财宝不算真富,团结友爱才是幸福。
49、谁要求没有缺点的朋友,谁就没有朋友!
50、风大就凉,人多就强。
51、怯懦的人,会把朋友送给刽子手。
52、树直用处多,人直朋友多。
53、不怕巨浪高,只怕桨不齐。
54、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55、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
56、好事须相让,恶事莫相推。
57、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58、我为,为我!
59、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60、最伟大的力量,就是同心合力。
61、砖连砖成墙,瓦连瓦成房。
62、帮助别人自己也会快乐,就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会令自己感到快乐。
63、众人拾柴火焰高。
谚语 歇后语
1、蝈蝈叫得欢,必定是晴天。
2、蚯蚓雨里叫,有雨没多少。
3、桃树出胶,大雨要到。
4、猪洗澡,雨不小。
5、蚂蚁搬家蛇过道,家里有人场里跑。
6、 大暑 连天阴,遍地出黄金。
7、玉米苗子小,就怕水来泡。
8、 小暑 吃黍,大暑吃谷。
9、伏不受旱,一亩增一担。
10、夜间蝎子多,白天大雨落。
11、伏旱伏旱,并不少见。
12、蜻蜓成群绕天空,不过三日雨蒙蒙。
13、中伏种萝卜,末伏种油菜。
14、小暑怕东风,大暑怕红霞。
15、九里的雪,伏里的雨,吃了麦子存了米。
16、今晚蚊子狂,明天雨一场。
17、青蛙哇哇叫,大雨要来到。
18、大汗冷水激,浑身痱子起。
19、人在屋里热得躁,稻在田里哈哈笑。
20、大暑展秋风,秋后热到狂。
21、小暑不算热,大暑正伏天。
22、白天光照强,夜晚露水狂,庄稼丰收有希望。
23、小暑大暑不热, 小寒 大寒 不冷。
24、冷在三九,热在中伏。
25、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
26、雨中知了叫,预报天晴了。
27、蜻蜓飞满天,大雨下满湾。
28、大暑小暑,淹死老鼠。
29、雨中蝉鸣,就要天晴。
30、大暑大雨,百日见霜。
31、玉米受涝叶变红,由红变紫更严重,紫来紫去丧了命。
32、不热不冷,不成年景。
33、蜘蛛添网主天晴,蜘蛛悬吊雨蒙蒙。
34、大暑来,种芥菜。
35、旱天厨房落烟油,雨在明天晌午头。
36、蝴蝶屋内飞,下雨不到黑。
37、羊吃草没个饱,明天就要洗个澡。
38、大暑前后,衣裳溻透。
39、筋骨疼,雨打洞。
谚语 歇后语
1、不干不净,吃了生病。
2、饭后走百步,永不进药铺。
3、睡前烫烫脚,胜服催眠药。
4、饮食要卫生,一热二鲜三干净。
5、一顿吃伤,十顿喝汤。
6、预防肠道传染病,要把蚊蝇消灭净。
7、要讲卫生得清洁,要获本领得勤学。
8、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9、奉洁身体净,不得皮肤病。
10、烟伤肺、酒伤肝,色刮骨、气伤神。
11、灭虱无窍,洗衣换袄。
12、不喝隔夜茶,不饮过量酒。
13、不干不净、吃了生病,干干净净、吃了没病。
14、饱吃萝卜饿吃葱,不饱不饿吃花生。
15、饭吃八成饱,到老胃肠好。
16、节食以去病,寡欲以延年。
17、脑子不怕用,身子不怕动。
18、四害除净,人畜无病。
19、六月六,晒衣服。
20、食不言,寝不语。
21、常洗衣服常洗澡,常晒被褥疾病少。
22、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23、病好不谢医,天下无人医。
24、人橱先洗手,饭后要漱口。
25、少吃长寿,多吃多灾。
26、吃了省钱瓜,害了绞肠痧。
27、体弱病欺人,体强人欺病。
28、从小爱劳动,老来药不用。
29、讳疾忌医,难求良药。
30、酒多伤身,气大伤人。
31、饱食胃不展,负腹腹自安。
32、吃得快、咽得忙,伤了胃口伤了肠。
33、消灭四害,造福万代。
34、洗脸洗鼻窝,扫地扫黑角。
35、吃饭不言,睡觉不语。
36、机器不擦要生锈,卫生不讲要短寿。
37、要想身体好,吃饭不过饱。
38、机器不擦要生锈,人不卫生要短寿。
39、吃饭先喝汤,强似用药方。
40、食多伤脾,忧多伤神。
41、不怕天寒地冻,就怕手脚不动。
42、生水病菌多,烧开才能喝。
43、酒多伤人,色多伤身。
44、吃药不忌嘴,跑断太医腿。
45、吃瓜果,要洗净,预防肠道传染病。
46、春挖一个蛹,夏灭万只蝇。
47、疟子鬼、三条腿,谁吃黄瓜跟着谁。
48、要想身体健,就得天天练。
49、夏秋无蚊蝇,疾病少九成。
50、冻冻晒晒身体壮,捂捂盖盖脸发黄。
经典谚语 歇后语大全相关 文章 :
★ 趣味的经典谚语歇后语大全
★ 歇后语大全及答案
★ 歇后语大全
★ 经典有趣的歇后语大全
★ 关于经典的歇后语大全及答案(中英对照)
★ 经典歇后语趣味歇后语集锦
★ 歇后语大全经典趣味歇后语
★ 小学生谚语歇后语大全
★ 常用经典的俗语大全100句
推荐一些关于语言的歇后语,谚语
1)_____________----多思 (不清楚,可能是智者
(2)雪里江山美,_花间日月新____
(3)大拇指掏耳朵,__给人观光_
(4)棉花店失火,__不谈(弹)__
(5)横眉冷对千夫指,_俯首甘为孺子牛__
(6)饭锅上的茄子,_捡软的戳__
(7)麻绳拴豆腐,_提不起__
(8)坐在飞机上吹喇叭,__空响__
(9)手电筒的光,_专照别人,不照自己__
(10)秃子头上打伞,__无法(发)无天___
(11)_茶壶里煮饺子_,满肚子话说不出.
(12)_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_,得过且过.
(13)老虎挂念珠,_慈悲_
(14)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是宋代诗人(苏轼)的绝句,<< 题西林壁>>中有两句_不识庐山真而目,__只缘身在此山中___.说的就是这么一个意思.
(15)不以为耻,_反以为荣__
(16)不求有功,_但求无过__
(17)人之将死,__其言也善_
(18)不鸣则已,_一鸣惊人_
(19)己不所欲,_勿施与人_
(20)流芳百世,_遗臭千年_
(21)麻雀虽小,__五脏俱全__
(22)_前门拒狼_,后门进虎
(23)_人无远虑_,必有近忧
(24)_前车之覆_,后车之_鉴_
(25)_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26)_塞翁失马,焉之非福
(27)_嬉笑怒骂_,皆成文章
(28)歪嘴和尚,_说不出一句正经话__ (前半句应该是歪嘴和尚念经)
(29)秋后的蚱蜢,_蹦达不了几天_
(30)水中捞月,_看得见,摸不着__
(31)马尾穿豆腐,_提不起来__
(32)_蚍蜉_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33)_啄木鸟_上树,全靠一张嘴
(34)_日_有所思,_夜_有所梦
(35)___之即___,___之即(不清楚,可能是召之即来,来之即战)
经典歇后语大全_生活谚语_民间俗语
1、歇后语
(1)哑巴吃黄莲——有苦自己知(或“有苦说不出”)
(2)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3)父亲向儿子磕头——岂有此理(岂有此礼)
(5)公共厕所扔石头——引起公愤(引起公粪)
(6)花生——非吵不可(非炒不可)
(7)炒咸菜不放酱油——有言在先(有盐在先)
(8)耕地裏甩鞭子--------吹牛(催牛)
(9)黄河决了口 —— 滔滔不绝;一泻千里。
(10)酱缸裏泡石头--------一言难尽(一盐难进)
(11) 扇著扇子说话--------疯言疯语(风言风语)
2、谚语
(1)三天不念口生,三年不做手生。
(2)口说无凭,事实为证。
(3)口说不如身到,耳闻不如目睹。
(4)万句言语吃不饱,一捧流水能解渴。
(5)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
(6)光说不练把式,光练不说真把式,连说带练全把式。
(7)香花不一定好看,会说不一定能干
(8)对人类而言,语言是治疗苦恼的医师…… ——米兰德(古希腊)《著作残篇》
(9)语言只是一种工具,通过它我们的意愿和思想就得到交流,它是我们灵魂的解释者。 ——蒙田(法)《随笔集》
(10)谈话对各种年龄的人都有其乐趣,是很合理的消遣;但是,无知者的谈话就不算是一种“谈话”,不能给人们以任何乐趣。 ——吉斯特菲尔伯爵(英)
各种方面的歇后语,俗语,谚语,名人名言,名人警句,春联,越多越好。
经典歇后语大全_生活谚语_民间俗语_57
1、 下雪不冷消雪冷(谚)指下雪会吸收冷气,因而不觉得冷;消雪要吸收热量,自然觉得冷。 也作下雪不冷化雪冷。 下雪不寒化雪寒。
2、 挡住千人手,捂不住百人口无法禁止人讲话。类似的: 簸箕大的手,掩不住众人口。韩志君等《古船女人和网》: 挡得住千人手,捂不住百人口,谁爱说啥让他说去。我就 不信,舌头嚼烂了能当肉吃!
3、 软刀子割头不觉死(谚)指使阴谋、设圈套去暗害人,会使人在不知不觉中死去。 也作软刀不见血。 软刀子割头不觉疼。
4、 物极必反(谚)指事物发展到极限时,就会朝着相反的方向转化。 也作物极则反,人急智生。 物极则反,泰极则否。 物极必反,盛极必衰。
5、 鸣礼炮二十一响在我国的国庆典礼上,鸣礼炮二十一响,这是为什么,它有什么说道吗?鸣礼炮二十一响,作为国家最高礼仪的习俗起源于英国。十七至十八世纪,英国已成为日不落帝国,世界几乎每一块大陆都有它的殖民地。英国军舰驶过外国炮台或驶入外国港口时,蛮横地要求所在国向他们鸣礼炮,以示对英国的尊重和臣服。作为回礼,英国一般鸣礼炮七声。但是,英国鸣一声礼炮,别国应报三声。这样三七二十一声礼炮的习俗就诞生了。礼炮二十一响是最高规格,以下按单数逐级递减直到一响,用于较低的礼仪。以后,鸣礼炮二十一响成了国际惯例。
6、 琵琶断了弦弹(谈)不下去
7、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对手的方式,来对付对手。 鲁迅《二心集》:这并不错,正是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入之 身,虽然也是一种报复,而非为了自己。
8、 船载千斤,掌舵一人。
9、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
10、 糖大蒜又甜又辣(歇)形容人嘴上甜美,手段毒辣。
11、 无可无不可(惯)1指没有什么绝对可以,也没有什么绝对不可以。2指对事情没有主见或拿不定主意。3指不固执己见,怎么都行。 4形容高兴得不知怎样才好。 也作无可不可。
12、 石油说起石油,有说是外来词,有说是国产词汇,其实,它的名字源于中国,大规模开始于国外。大规模开石油是在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时代用煤不用油,内燃机时代才开始大规模用油。优质的石油产品,发达的石油工业,欧美应执牛耳,中东国家为产油龙头。新中国成立后,虽先建有玉门油田,但直到六十年代初,才在大庆开出大油田,从此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这似乎说明国外的石油先于中国。不是!石油不仅是地道的中文,而且,石油在一千年前已被中国人发现,在外同人尚无认识时,国人开始了使用。石油足鼎鼎大名的沈括定名的。他于1080年在延州(今陕西延安)任官,他见很多人在泉边用小罐装盛流出的黝黑油状物,据说可以点灯。沈括也装了些带回家去。他在黑油中放条灯芯,果然可像豆油一样点灯照明用。它烧出的黑烟,凝聚成黑灰,还是最好的写字之墨。沈括给它起名石油,还做了首石油赞美诗:二郎山下雪纷纷,旋卓穹庐学塞人。化尽素衣冬不老,石油多似落扬尘。石油一词,被三百多年前清初的《康熙字典》收进。早在宋朝中国已经有了石油,石油的发现是中国人的骄傲,现在,中国正向石油强国发展。
13、 八九不离十(惯)形容差不离儿,十分接近。
14、 高树上的鸟儿瞧不起低窝
15、 敢怒而不敢言心中不满,不敢表示出来。台湾林语堂 《京华烟云》:走私的人有治外法权保护,路警也不敢碰他 们,只是袖手旁观,敢怒而不敢言。
16、 无根的浮萍,长不成栋梁之材释义:浮萍:一年生草本植物,浮生在池塘、河渠中。比喻浮在表面、没有根底的人,不会有大的作为。例句:他又想到自己前一段工作,所遇到重重困难,屡次碰壁,最根本的原因,恐怕就是没有在群众中扎下根去。无根的浮萍,长不成栋梁之材。
17、 属蜘蛛的满肚子丝(私)
18、 二齿钩挠痒痒是把硬手(歇)二齿钩:一种头端有两个齿的钩子。比喻人是强手、能手。常含赞扬意味。
19、 疯狗咬月亮狂妄
20、 破着一身剐,皇帝也对打见拼着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21、 捡得一根针,带掉一斤铁(惯)指因贪图小便宜而失去更多的东西。
22、 顺竿儿爬(惯)比喻顺着别人的意思说话、行事。 也作顺杆子往上爬。 顺往上爬。
23、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旧指皇帝之下的宰相。借指其地位 仅次于一个重要人物。香港梁凤仪《千堆雪》:在公事上 头,他早晚会变作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种权势,不是旁 人轻易求得。
24、 狮子搏兔用全力(谚)狮子在捕捉一只小小的兔子时,也要用上全身的力量。比喻对付弱势敌人,也要当强敌来打。也比喻从事细微工作,也要全力以赴。 也作狮子搏兔,亦用全力。
25、 骑着马,好找马一方面保留,一方面再选择。蒋子龙 《乔厂长上任记》:有人在一个单位玩不转了就托人找关 系,一走了之。这就助长干部身在曹营心在汉,骑着马找 马。
26、 红颜多薄命(谚)红颜:美貌女子。薄命:命运不好。指旧时的美貌女子往往遭受厄运。 也作红颜自古多薄命。 自古红颜多薄命。
27、 卖菜的不掺水,买菜的撅着嘴只看表面,甘心受骗。或 说:卖菜的不掺水,买菜的不喜欢。李准《黄河东流去》:卖 菜不使水,买菜撅着嘴,卖青菜全凭一个干净鲜嫩。你不放 水,他占了便宜还不高兴,你把菜偷偷洒上水,赚了钱他还 舒坦。
28、 没咸不解淡(谚)咸:咸味,指盐。没有成盐,就化解不了食物的清淡。指加入盐,才能使食物有滋味。比喻有了合适的人选、妥善的办法或金钱,问题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也作无盐不解淡。
29、 挽歌现在,人死后在追悼会上放哀乐,古人怎么表达哀悼之情呢?当然是唱挽歌。那么,挽歌是怎么来的呢?传说汉初齐王田横死后,其部下非常悲痛,就作了丧歌,这便是挽歌的源头。崔豹《古今注》云:《薤露》、《蒿里》,并丧歌也。本出田横门人。横自杀,门人伤之,为作悲歌。到汉武帝时,在音乐家李延年的加工制作下,《薤露》、《蒿里》二歌定了曲调,其歌词分别为:《薤露》:薤上露,何易唏!露唏明朝更复落,人生一去何时归!《蒿里》: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蹰!从此以后,《薤露》歌就适用于王公贵族,《蒿里》歌就适用于士大夫和庶人。使挽柩着歌之,亦呼为挽歌。但据研究发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人们唱挽歌的记录。比如《左传哀公十一年》记载吴国伐齐国将战,公孙夏命其徒歌《虞殡》。杜预注:《虞殡》,送葬歌曲也。公孙夏示必死,故命其徒而歌之。孔颖达疏说:盖以启殡将虞之歌谓之虞殡。歌者,乐也;丧者,哀也。旧说,挽歌汉初田横之臣为之,据此,挽歌之有久矣。由此可见,杜预认为《虞殡》是送葬歌曲,博学的孔颖达更直接指出挽歌早于田横之死。只不过到了汉代,国家正式规定挽歌成为丧礼内容,汉武帝时指定的官方挽歌就是纪念田横的《薤露》、《蒿里》。尽管后世挽歌的内容在不断变换,但挽歌这种形式却流传至今。
30、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释义:冯唐:西汉人,头发都斑白了还只做郎官,一次文帝过郎署,跟他谈论任用将帅的事,谈得很投机,拜他为车骑都尉。景帝时,被贬,出为楚相。武帝时,广求贤才,有人推荐他,可他已经九十多岁,不能任职了。冯唐易老是说在能发挥聪明才智时不去发现使用,当要使用时,人已经老了。李广:西汉人,文帝时因征讨匈奴有功,封为武骑常侍,景帝时擢为将军,在同匈奴作战中屡建战功,匈奴畏惧他,称为飞将军。到武帝时,李广手下的人因战功封侯的已达数十人,而李广却未能得封。现用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形容用人之弊,不能知人善任。也表示一种牢骚,批评人用人不当。例句: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历史上早就有这样的教训。如果发现了确实是人才,就要果断地把他放到一定的位置上去。
31、 肚子里有货(惯)比喻人有学问或有主意。
32、 陈谷子,烂芝麻(惯)比喻年长日久、无关紧要的话语或事情。 也作陈芝麻,烂谷子。 陈年烂芝麻。
33、 破罐子破摔豁出去了;自暴自弃
34、 昧着惺惺使糊涂(惯)昧:隐藏。惺惺:清醒。指心里明白,装作糊涂。
35、 真心要吃人参果,哪怕山高路难行(谚)人参果:传说中形状像婴儿的一种仙果。比喻只要下决心做一件事,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36、 狗肉不上席这是统行于民间的俗语,现在常用来形容某人素质差难以扶持,不堪任用。也有的把拿不出手的东西用此话作比。其实,狗肉是美食,在先秦不仅可以上席,还曾把狗肉列为祭祀大礼的专用品,在周朝,那时狗肉是周天子专用食品,贵重如金,官员都没有资格享用这种美味。佛教传人后,佛学典籍认为狗是不洁动物,禁止徒众食用,由此影响到信奉佛教的皇帝。南朝宋、梁的皇帝几乎都是佛教的铁杆信徒,他们曾多次颁布禁食狗肉的诏令。唐高祖李渊、女皇武则天都先后颁布《禁屠诏令》,严厉禁止宰杀狗羊。南宋王栐《燕翼贻谋录》载:狗,吃狗肉都要处以斩刑。到满族贵族入主中原以后,这类规定也没有放松,不仅不能吃狗肉,连狗皮帽子都不能戴。在历史上禁吃狗肉的规定延续如此之久,对于狗肉不能上桌,发挥了持久有力的巨大作用。实际上,不是狗肉不能上席,而是不敢上席。
37、 吊死鬼搽胭脂死要脸(歇)吊死鬼:自缢身亡的人。责骂人不知羞耻。
38、 大伯因为又一次在工作时间垒长城,被单位通报批评了。回家后大妈生气地说:刀就怕口厚,人就怕脸厚。你这老脸今后还往哪儿搁呀!(江苏泰县)
39、 半夜吃黄瓜不知头尾(歇)指不知道事情的底细或经过。 也作半夜吃黄瓜摸不着头脑。 半夜摸黄瓜不知头尾。
40、 常在河边站,哪能不湿鞋在某种环境里生活久了,难免 要受影响。或说:常在江边走,难保不失脚。马烽《刘胡兰 传》:俗话说:常在河边走,难免踏湿鞋。场、料子馆, 臭名在外,即便自己行得正,走得端,常去那地方,外人提起 来名声也不好听啊!
41、 百日床前无孝子(谚)百日:指日久天长。指人长期卧病在床,服侍的子女再有耐心,也会产生厌烦情绪而照顾不周。 也作常病无孝子。 久病床前没孝子。
42、 人多智多出诸葛。
43、 酒能成事,酒能败事(谚)偏指饮酒过量,能使人失去理智,以致把事情搞糟。
44、 换生不如守熟换到生疏的行业,需要重新学习,不如在 原有的熟悉的行业能够发挥所长。钱钟书《围城》:高校长, 拍电报到成都要我组织中国文学系,我想年纪老了,路又不 好走,换生不如守熟,以我最初实在不想来。
45、 老龙王搬家离海(厉害)
46、 缺嘴少耳朵又聋又哑
47、 打着红旗反红旗释义:打着革命的旗号,干的事。比喻伪装革命。例句:好人也会办错事,坏人也会伪装积极,打着红旗反红旗。
48、 桌子底下放风筝出手就不高(歇)比喻起点低,条件差,事情不会做好。
49、 看戏问名角,吃饭问名厨(谚)名角演戏,会吸引众多的观众;名厨掌勺,会招徕众多的食客。指无论哪个行业,要想繁荣昌盛,必须提高知名度。
50、 见不得沟,过不得梁(惯)形容没见过世面,没经历过挫折。
51、 眼睛一眨,母鸡变鸭变化迅速,一时弄不明白原因。戴 厚英《人啊人》:眼睛一眨,母鸡变鸭。他的问题变成了我 的问题。
52、 林冲进白虎堂上当受骗
53、 王叔叔家并不富裕,可他经常和一些老板应酬、交往。王奶奶生气地说他:你呀,真是丫头的脸上打胭脂和**们赛美,你比得了吗?(云南个旧)
54、 鸡蛋里挑骨头吹毛求疵
55、 累不累,想想曾经插过队十年中,中学毕业生大批 去农村插队务农,生活艰苦。意即不要害怕困难,不要害怕 吃苦。池莉《来来往往》: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累不 累,想想曾经插过队,这是康伟业自己编的顺口溜,其实也 就是他对待困难的指导思想。
56、 鸦窝里出凤凰(惯)比喻贫寒人家或条件差的地方出了人才。
57、 唐人街在美、英等发达国家的大城市一般都有唐人街,是华人聚居的地方。侨居海外的华人,都以唐人自称或被人称呼。这其中的来源大致有三种说法。一是,近年来史志工作者经过查阅大量的史志典籍和族谱家乘找到了根据。现在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绝大部分人都知道他们的祖先是从中原内地迁徙到闽越地区的唐襄军。而这些唐襄军及其后裔称自己为唐人。故此,这些海外华人称自己为唐人,而且还把华侨聚居区称为唐人街。二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历史观,认为唐虞三代是中国最早的也是最被人们称道的一次太平盛世。有诗为证,有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的诗句。历史上最早的明君贤王尧帝,就称之为唐尧。据史书记载,尧为古之圣王,初封陶,后封唐,世称陶唐氏,史称唐尧。尧禅让舜,舜禅让禹,被传为佳话,万民称颂。另有文字解释:唐者荡也,广也,大也。《玉篇》:尧称唐者,荡荡首先至大之貌。中国老百姓向来喜欢太平,也认为自己的祖国是一个荡荡然广博的国家,所以在海外的中国人,都喜欢把唐人意为唐虞三代传下来的子孙。这含义,和华人、炎黄子孙的意义相同。三是,与唐朝有关。唐代的中国国势强盛,名声很大。外国便有称中国为唐的习惯。《明史真腊国传》中说:唐人者,诸蕃呼华人之称也。 座右铭座右铭指放在座位旁边的格言,泛指激励、警醒自己的格言。那么,最早的座右铭是个什么样子呢?
58、 一个要补锅,一个锅要补(惯)比喻两人想法合拍。
59、 福从赞叹生(谚)赞叹:发自内心的赞美与感激。指得到人们普遍的、由衷的赞叹,这才是真正的福气。
60、 王七他兄弟王八
61、 吃罢中饭睡一觉,健健康康活到老。
62、 凡药三分毒(谚)凡是药物,总含有一些对身体有害的成分。指药能治病,但同时也有副作用,服用时必须慎重。 也作是药三分毒。
63、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谓帮凶者仗势欺人,胡作非为,更难 对付。陈登科《淮河边上的儿女》:怪不得人说,阎王好见, 小鬼难缠。这都是大宝子搅的!
64、 不读哪家书,不识哪家字释义:没有学习过,不知道其中的知识。例句:这里面有个原因,不读哪家书,不识哪家字。现在兴的这号洋码字,我就不会写。
65、 泥佛劝土佛(惯)比喻劝说或劝慰与自己情况相似或遭遇相同的人。 也作泥菩萨劝土菩萨。
66、 鸡不啼,狗不叫(惯)形容没有生机或没有动静。
67、 千金不死,百金不刑(谚)犯了死罪的,用千金可以免去死罪;犯了刑法的,用百金可以免去刑罚。 旧指金钱万能,只要用钱,死罪可赎,活刑可免。
68、 人不亲土亲(谚)土:乡土,故乡的土地。指本乡本土的乡亲有着天然亲情,即使彼此不多往来,故乡的情谊也会使他们亲热。 也作人不亲土亲,河不亲水亲。 人不亲土亲,心不热血热。
69、 掏雀掏出蛇来掏雀与讨巧谐音,借指想讨便宜反而吃 了亏。成语:弄巧成拙。西戎《年轻的一辈》:是我,闺女, 我要早知道闯这么大的乱子,就是选一斤能挣一百分,我也 不会干呀。真是掏雀(讨巧)掏出蛇来了!
70、 伤风的鼻涕甩啦(歇)指扔了,抛弃了。
71、 下雨出太阳睛(情);阴阴阳阳
72、 好鼓不用重锤敲(谚)响亮的鼓用不着重锤敲打。比喻聪明人悟性高,一点就明,不用多说。 也作响鼓不用重锤。
73、 鸡瘦不倒冠(谚)冠:鸡冠,雄鸡头顶上的红冠子。指雄鸡再瘦,头顶上的鸡冠子并不垂坠。比喻英雄人物或有作为的男子汉虽失势落魄,但原有的气势不倒。
74、 为人不当差,当差不自在(谚)当差:旧时在衙门受人指使跑腿打杂的人。指做人不可当差,当差的人由人摆布,身不由己。 也作为人别当差,当差不自在。 为人莫当差,当差不自在。
75、 人随王法草随风民众服从法令。周立波《暴风骤雨》: 自古以来,就是人随王法草随风,官家说了算。
76、 大船载太阳勉强度(渡)日
77、 插起招军旗,就有入伍兵(谚)招军旗:招募兵士的招幌。比喻事情只要有人号召,就有人闻风响应。 也作插起招军旗,自有吃粮人。 吃粮:当兵的吃公家的粮饷。
78、 上了套的野牛由不得自己
79、 休道黄金贵,安乐价更高见黄金未为贵,安乐值钱多。
80、 扯着耳朵腮帮子动关系密切,互相牵连。《月报》 (1982,4):他们是被看成大公无私者,与任何一个农民都 没有扯着耳朵腮动弹的瓜葛,他们吃的是商品粮,年景丰歉 无所谓,铁饭碗照端。
81、 强盗收心做好人坏人改恶从善,改过自新。成语:洗心 革面。《渔海怒涛》:狼走千里吃人,狗到天边,我知道 你决不会强盗收心做好人。
82、 暗地里盯梢偷偷摸摸
83、 瑞雪兆丰年冬季大雪,能冻死害虫,又为田中增加水 分,有利农业。苏童《妻妾成群》:好大的雪,瑞雪兆丰年 呐。
84、 开水洗面难下手
85、 前头狐狸跌下井,后头狐狸没有醒/前头乌龟爬坏路,后头乌 龟照旧爬狐、糊谐音。借指人糊里糊涂,不能吸取前人的 教训。乌龟会缩头,行动缓慢,象征因循守旧,不思进取。 语文图书: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前有车后有辙,就是 指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前头乌龟爬坏路,后头乌龟照旧 爬,前头狐狸跌下井,后头狐狸没有醒,就是指不接受别人 经验教训的危害。
86、 天上下刀子指遇到危险。刘云若《小扬州志》:这百年 不遇的好机会,我怎能放过,就是天上下刀子,我也顶着铁 锅出来。
87、 丰收靠劳动,健身靠运动。
88、 惹乱子(惯)指引起麻烦。
89、 两个麻子结婚点子不少
90、 钢刀不卷刃借指坚强,永不衰败。成语:宝刀不老。 《北京日报》(1985,5,21):钢刀不卷刃,代代出英雄。
91、 山塌不后退,浪打不低头(惯)形容人意志坚强,任何凶险和困难都不怕。
92、 冷水泡茶无味(歇)本指冷水泡不开茶叶,喝起来没有滋味;转以形容话语或文章等很平淡,没有意味。 也作冷水泡茶没味儿。
93、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
94、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周瑜设苦肉计,打黄盖, 使他装投降曹操。借指做事一方受损,出于自愿。或说: 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类似的:愿挨的嘴巴不疼。老舍 《骆驼祥子》:有急等用钱的,有愿借出去的,周瑜打黄盖, 愿打愿挨!
95、 肥胖肥胖,身体不壮。
96、 叫板叫板具有滋事或挑战的意味。它源出有二。其中主流说法是叫板原为戏曲用语,指戏曲演员于道白之后、未唱之前,将道白的最后一句节奏化,使其有韵律,拖长抬高道白腔调,以便使伴奏开始,过渡到下面的唱腔上去。此外,用动作规定下面唱段的节奏,也叫叫板。叫板的方式有多种,或把道白末一字字音拖长,或用一个感叹词、语气词,或用笑声、哭声,或用一个特殊手势、身段。叫板的念、做都要充满感情,使演员和乐队都要做好准备,充满,故而引申为具有挑战性。 叫板的由来还有另一种说法。古代民间有个游戏叫骨牌,四个人在一起打的,当一个人没钱时,还可以多打一次,这时那个没钱的人就会拍一下桌子,并且这次是由他说话,一般也称作叫板。
、 产处不如聚处见出处不如聚处。
98、 八分钱,忙半年/四分钱,查半年改革开放以前,平信邮资 为八分钱,本市为四分钱。花八分钱或四分钱邮票,寄诬告 信,让对方受审查,被怀疑。社会学图书:到了关键时刻, 如定职、提级、调动、提拔时,他还要舞文弄墨,写写黑信,告 告刁状,八分钱让你忙半年,把别人的好事耽误掉。
99、 羊屎不搓个个团(歇)团:本指圆形的,转指圆滑。指每个人都很狡猾。
100、 刀子嘴,豆腐心释义:比喻嘴硬心软。例每:村里人都知道,别看秀英姑娘说话厉害,心里却善良,都说她是刀子嘴,豆腐心。
阿斗式的人物——没能耐
阿二吹笙——滥竽充数
阿二当郎中——没人敢请
阿二满街串——吊儿郎当
阿哥吃面——瞎抓
阿婆留胡子——反常
阿庆嫂倒茶——滴水不漏;点滴不漏
挨鞭子不挨棍子——吃软不吃硬
挨打的狗去咬鸡——拿别人出气
挨打的乌龟——缩脖子啦
挨刀的鸭子——乱窜
挨了巴掌赔不是——奴颜
挨了棒的狗——气急败坏
挨了打的鸭子——乱窜
挨了刀的肥猪——不怕开水烫
挨了刀的皮球——瘪了
挨了霜的狗尾巴草——蔫了
挨着火炉吃海椒(辣椒〕——里外发烧
矮上高房——搭不上言(檐)
矮子穿高跟鞋——高也有限
矮子打狼——光喊不上
矮子放风筝——节节高;节节上升
矮子放屁——低声下气
矮子观光——随声附和
矮子过河——安(淹)心
矮子看戏——听声
矮子里面拔将军——将就材料;短中取长
矮子爬楼梯——巴不得(迫切盼望)
矮子爬坡——步步高升;步步登高
矮子婆娘——见识低
矮子骑大马——上下两难;上下为难
矮子想登天——不知天高地厚;妄想;痴心妄想
矮子坐高凳——够不着;上下够不着;上下为难
爱打官司逞英雄——穷斗气
庵堂里的木鱼——任人敲打
鹌鹑要吃树上果——够不着;尽想好事;想得倒美
岸上看人溺水——见死不救
岸上捞月——白费功夫;白费劲
按别人的脚码买鞋——生搬硬套
按彩球的乞丐——高兴得发傻
按方抓药——照办
按鸡头啄米——白费心机
按牛头喝水——办不到;没法办
按下葫芦起了瓢——顾了这头丢那头;此起彼落
案板顶门——管得宽
案板上的擀面杖——光棍一条
案板上的肉——任人宰割;随人宰割
案板上的鱼——挨刀的货
暗地里盯梢——偷偷摸摸
暗地里耍拳——瞎打一阵
暗室里穿针——难过
暗中使绊子——蔫儿坏
熬尽了灯油——烧心(芯)
鏊子上烙冰——化汤了
鏊子上烙饼——翻来翻去
八百吊钱掉井里——难摸哪一吊
八百年前立的旗杆——老光棍
八百铜钱穿一串——不成调(吊)
八宝饭上撒胡椒——又添一味
八辈子的老陈帐——说不清
八寸脚穿七寸鞋——别扭
八斗的小垂缸——装不下一石
八哥啄柿子——拣软的欺
八个老汉划拳——三令五申(伸)
八个钱的膏药——沾上了
八个钱买碗馄饨——没有面
八个歪脖坐一桌——谁也不正眼看谁
八股文的格式——千篇一律
八卦炉里睡觉——热气腾腾
八卦阵里骑马——闯不出路子;出路难找
八级工学技术——精益求精
八级师傅学手艺——长到老,学到老
八角掉进粪坑里——香臭不分;香臭难分
八斤半的鳖吞了大秤砣——狠心王八
八斤半的老鳖吞了个秤砣——狠心的王八
八斤半的王八中状元——规矩(龟举)不小
八十个人抬轿子——好威风
八十老汉害个摇头病——不由人愿;由不得人
八十老人吹灯——喘不上气;上气不接下气
八十老翁练琵琶——老生常谈(弹)
八十老翁学打拳——越练越结实
八十老翁学手艺——老来发奋
八十岁的老绝户头——后继无人
八十岁刮胡子——不服老
八十岁老翁挑担子——心有余而力不足
八十岁留胡子——老主意
八十岁没儿女——老来孤单
八十岁生儿子——代代落后
八十岁跳舞——老天真
八十岁玩猴子——老把戏
八十岁学吹笛——尽是老调;老调子
八十岁学摔打——拼老命
八十岁演员扮孩子——返老还童
八十岁站柜台——老在行
八五炮打兔子——得不偿失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八仙聚会——神聊
八仙桌缺只腿——搁不平
八仙桌上放灯盏——明摆着
八仙桌子——有棱有角
八贤王进宫——好难请
八月的苦瓜——心里红
八月的莲藕——又鲜又嫩
八月的石榴——满脑袋的点子
八月的柿子——越老越红;老来红
八月桂花开——到处飘香
八月里的黄瓜棚——空架子
八月十五吃年饭——还早哩
八月十五吃元宵——与众不同
八月十五吃粽子——不是时候
八月十五的月饼——欢喜;个个喜爱;上下有
八月十五的月亮——年年都一样;正大光明
八月十五过端阳——晚了;迟了
八月十五看龙灯——晚了大半年
八月十五生孩子——赶巧了
八月十五送月饼——赶在节上
八月十五云遮月——扫兴
八月十五蒸年糕——趁早(枣)
八月十五种花生——瞎指挥
八只脚的螃蟹——横行霸道
八字不见一撇——没眉目;差得远;差远了
巴掌长疮——毒手
巴掌穿鞋——行不通;走不通
巴掌上摊煎饼——巧手;好手
扒了皮的癞蛤蟆——活着讨厌,死的还吓人
扒了墙的庙——慌了神
芭蕉插在古树上——粗枝大叶
芭蕉开花——一条心;紧相连
芭蕉叶上垒鸟窝——好景不长
疤瘌眼长疮——坏到一块了
拔草引蛇——自讨苦吃;自找苦吃
拔葱种海椒——一茬比一茬辣
拔节的高梁——节节高;节节上升
拔浪鼓——两面光
拔了的闹钟——专做提醒人的事
拔了萝卜——窟窿在
拔了萝卜栽上葱——一茬比一茬辣
拔了毛的凤凰——不如鸡
拔了毛的鸽子——飞不了
拔了塞子不消水——死心眼
拔苗助长——急于求成
跋脚驴子追兔子——赶不上;撵不上
跋脚马上战场——有死无活
跋子拔萝卜——歪扯
跋子踩高跷——早晚有他的好看
跋子打围——坐着喊;坐地呐喊
跋子赶马——望尘莫及
跋子上台——立场不稳
把鼻涕往脸上抹——自找难看
把肥料浇到莠草上——劳而无功;有劳无功
把脸装进裤挡里——见不得人
把人赶到墙根下——走投无路
把娃娃当猴耍——愚弄人
把妖猜当成菩萨——善恶不分
靶场上的老黄忠——百发百中
霸王别姬——奈何不得;无可奈何
白脖老鸹——开口是祸
白脖子屎壳郎——有特色;与众不同
白布进染缸——洗不清;洗不净
白布做棉袄——反正都是理(里)
帮子——中看不中吃;好看不好吃
地里耍镰刀——散了心
烩豆腐——谁也不沾谁的光
叶子炒大葱——亲(青)上加亲(青)
白骨精扮新娘——妖里妖气
白骨精打跟头——鬼把戏
白骨精化美女——人面鬼心
白骨精说人话——妖言惑众
白骨精送饭——有野心;没安好心
白骨精演说——妖言惑众
白骨精遇上了孙悟空——原形毕露
白鹤站在鸡群里——突出
白虎进门——大难临头;灾祸临头
白开水画画——轻(清)描淡写
白蜡杆结桂花——根子不正
白蜡杆子翻场——独挑
白蜡做的心——见不得日头见不得火
白脸奸臣出场——恶相;恶模样
白脸狼戴草帽——变不了人
白脸狼戴眼镜——冒充好人;充好人
白了尾巴尖的狐狸——老奸巨猾
白猫钻灶坑——自己给自己抹黑
白毛乌鸦——与众不同
白娘子斗法海——精打光
白娘子水漫金山——大动干戈
白娘子遇许仙——千里姻缘一线牵
白日见鬼——玄乎;心里有病
白日做梦——胡思乱想
白水锅里揭奶皮——办不到;没法办
白水下石膏——成不了豆腐
白水煮——淡而无味
白水做饭——无米之炊
白素贞不舍许仙——恩爱难分
白糖包砒霜——毒在里面
白糖嘴巴刀子心——口蜜腹剑
白天打灯笼——白搭
白天盼月亮——甭想;莫想;休想
白天照电简——多此一举
白天捉鬼——没影儿的事
白铁斧头——两面光
白仙鹤长了个秃尾巴——美中不足
白纸上画黑道——抹不掉;明摆着;清清楚楚;一清二楚
白纸写黑字——黑白分明;明摆着;清清楚楚,一清二楚
白纸做的灯笼——一点就亮
百尺竿头挂剪刀——高才(裁)
百川归海——大势所趋
百货大楼卖西装——一套一套的
百货店里卖鞋袜——各有尺码
百斤担子加铁砣——重任在肩;肩负重任
百斤面蒸寿桃——废物点心
百斤重担能上肩,一两笔杆提不动——大老粗
百里草原一人家——孤孤单单
百里奚认妻——位高不忘旧情
百里奚饲牛拜相——人不可貌相
百灵戏牡丹——鸟语花香
百米赛跑——分秒必争;争分夺秒;急起直追;奋起直追
百年松树,五月芭蕉——粗枝大叶
百日不下雨——久情(晴)
百岁公公吹火——老气
百万雄师下江南——兴师动众
百丈高竿挂红灯——红到顶了
柏木椽子——宁折不弯
柏油烫猪头——连根拔
败家子回头——金不换
败将收残兵——重整旗鼓
拜把子兄弟开茧店——结党营私(丝)
拜年的嘴巴——尽说好话
拜旨走进吕祖庙——走错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