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词典 成语词典

高中易错成语及其解释和例句_高中语文易错成语解释总结

tamoadmin 2024-09-08 人已围观

简介1.求高中生易错注音,成语,词语,谢谢2.有哪些易错用的谦词?3.高考语文成语容易望文生义的?4.高中易错字音字形成语各300例5.修齐治平知识点成语总结?6.求高中语文常见成语积累!7.跪求所有的成语,有解释的!可以打印的!8.高中3年重要的成语谢谢了,大神帮忙啊你们有对中考中常出现的 成语 进行积累吗?哪些成语是中考中常考的呢?下面请欣赏我给大家带来的中考常考成语大全相关内容。中考常考成语

1.求高中生易错注音,成语,词语,谢谢

2.有哪些易错用的谦词?

3.高考语文成语容易望文生义的?

4.高中易错字音字形成语各300例

5.修齐治平知识点成语总结?

6.求高中语文常见成语积累!

7.跪求所有的成语,有解释的!可以打印的!

8.高中3年重要的成语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高中易错成语及其解释和例句_高中语文易错成语解释总结

你们有对中考中常出现的 成语 进行积累吗?哪些成语是中考中常考的呢?下面请欣赏我给大家带来的中考常考成语大全相关内容。

中考常考成语解释

 1) 包罗万象:包:包括。罗:网罗。万象:各种景象。形容内容非常丰富,应有尽有,无所不包

 2) 虚与委蛇:虚:不真实,意。与:跟。委蛇:敷衍。指对人虚情意,敷衍应酬

 3) 怨声载道:载:充满。道:道路。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百姓普遍怨恨不满

 4) 错综复杂:错综:纵横交错。形容头绪很多,情况复杂

 5) 振聋发聩:聩:耳聋。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都听得见。比喻高超的言论能够使麻木糊涂的人觉醒

 6) 措手不及:来不及处理

 7) 有口皆碑:皆:都。碑:刻记着功业的石碑。的嘴都是记颂功业的碑。比喻称颂

 8) 矫揉造作: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9) 重蹈覆辙:重新沿翻车旧辙走,比喻不重视 总结 经验 ,记取教训,再犯以前犯过的错误

 10) 责无旁贷:责:责任。贷:推卸。指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给别人

中考常见成语解释

 1) 路有饿殍:路边有饿死的人

 2) 浮想联翩:联翩,鸟飞的样子,形容连续不断。浮想联翩就是飘浮不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

 3) 流言蜚语:原指没有根据的话,现在多指在别人背后散布的诬蔑、中伤的说法

 4) 有声有色:形容声势规模大。也形容表现得十分鲜明生动

 5) 黄粱一梦:比喻虚幻的梦想。典出唐?沈既济《枕中记》,说卢生在梦中享尽了荣华富贵,醒来时,蒸的黄粱米饭尚未熟,只落得一场空

 6) 斑驳陆离:斑驳:多种颜色夹杂在一起的样子。陆离:色彩繁杂、变化多端的样子。形容色彩错杂不一

 7) 当仁不让:当:面对。仁:正义之事。《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后以当仁不让表示应做之事,就应积极主动去做,不能推托

 8) 出尔反尔:原指你怎么对人行事,人也怎么还报你。现多指反复无常,言行前后自相矛盾

 9) 蒙昧无知:愚昧,不通事理

 10) 随心所欲:欲:想要,希望。指随着自己的意愿,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

 11) 顾影自怜:顾盼自己的身影,独自可怜叹惜。形容身世悲凉、失意

 12) 厉行节约:严格实行节约

 13) 独树一帜:单独树起一面旗帜。比喻创造独特风格,自成一家

 14) 耳提面命:命:教导。形容严格要求,殷切教诲。

 15) 秘而不宣:保守秘密,不对外宣布

 16) 欣欣向荣:欣欣:草木生机旺盛的样子。荣:茂盛。比喻事业蓬勃发展,兴旺昌盛

 17) 未置可否:置:确立,决定。没说行,也没说不行。即未发表任何意见。

 18) 大方之家:大方:大道理。指见多识广、懂得大道理的人

 19) 甘之如饴(yi):饴:麦芽糖。像饴糖那样甜美。比喻甘愿承受艰难困苦

 20) 按兵不动:指挥官止住军队,暂不行动,等待战机;比喻接受任务后暂不执行,以观望形势的发展

中考语文常考成语归纳

 1) 不遗余力:遗:留下。不留下剩余的力量。指毫无保留地使出一切力量

 2) 相得益彰:相得:互相投合。益:更加。彰:明显。两个人或两件事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3) 美不胜收:胜:尽。美好的东西太多了,看不完,接受不尽

 4) 肺腑之言:谓由衷而发的真话

 5) 如数家珍:家珍:家中 收藏 的珍宝。如同数自己家藏的珍宝那样清楚。形容对所讲述的东西非常熟悉

 6) 味同嚼蜡:形容没有味道,多指 文章 或言语乏味,毫无生气和感染力

 7) 融会贯通:把各方面的知识或道理融合贯穿起来,从而得到系统透彻的理解

 8) 迫不及待:急迫的无法再等待

 9) 黯然失色:黯然:暗淡的样子。指事物失去了原有的色泽、光彩

 10) 指手画脚:指说话时做出各种动作。形容放肆或得意忘形的神态

 11) 和蔼可亲:性情温和,态度亲切

 12) 刻不容缓:急迫之极,一刻不能迟缓

 13) 星罗棋布:罗:罗列。布:分布。形容数量很多,分布很广

 14) 左右逢源:原指做学问如果有丰富的知识积累,那么在需要的时候就能取之不尽。后比喻做事很顺利。也比喻办事圆滑

 15) 麻木不仁:麻痹无知觉。比喻人对自身以外的事物漠不关心或反应迟钝

 16) 姑息养奸:姑息:无原则的宽容。养奸:助长坏人坏事。由于无原则的宽容而助长恶人做坏事

 17) 雨后春笋:新事物大量迅速的涌现出来

 18) 良莠不齐:莠:狗尾草,比喻坏人。指好人、坏人混在一起

 19) 刚愎自用:固执己见,对阻止、劝告或建议不耐烦

 20) 不可开交:开交:结束,解决。形容无法摆脱或不能了结

猜你喜欢:

1. 中考语文必备成语

2. 2016中考语文基础知识之重点成语大全

3. 常考四字成语解释

4. 初高中易错成语

5. 初中重点成语解释

求高中生易错注音,成语,词语,谢谢

问题一:下里巴人是什么意思 就是乡下人的意思,俗语就是乡巴佬

鲁迅曾用过“巴人”这个笔名,就取自下里巴人

问题二:“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是什么意思 ”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古代楚国的歌曲

阳春白雪成为了高雅音乐的代表,下里巴人成为通俗音乐的代表

到了近现代 阳春白雪 指高雅,不易被大众接受的文艺作品

下里巴人指通俗,为大众普遍接受的作品

问题三:阳春白雪,下里巴人是什么意思 ”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古代楚国的歌曲

阳春白雪成为了高雅音乐的代表,下里巴人成为通俗音乐的代表

到了近现代 阳春白雪 指高雅,不易被大众接受的文艺作品

下里巴人指通俗,为大众普遍接受的作品

鬼谷子为您解答

问题四:下里巴人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出处吗? xià lǐ bā rén

成语:下里巴人

解释: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出处: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

近义词:通俗易懂

反义词:阳春白雪

语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xià lǐ bā rén

下里巴人

◎ 下里巴人 xiàlǐbārén

(1) [simple and crude folk songs]∶战国时楚国的民间歌曲

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 战国楚? 宋玉《对楚王问》

(2) [popular literature or art]∶后来泛指通俗文艺

谭、娄纯正儒者,那得动意于下里巴人。――清? 李绿园《歧路灯》

1.古代民间通俗歌曲。下里,乡里; 巴 ,古国名,地在今 川东 、 鄂西 一带。《文选?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 郢中 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数十人。” 李周翰 注:“《下里巴人》,下曲名也。”

2.泛指通俗的文艺作品。 ***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现在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统一的问题,是提高和普及统一的问题。”

问题五:阳春白雪,下里巴人是什么意思? 《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都是楚地民歌,前者极俗,后者极雅,后来《下里巴人》用来指代非常俗的、很一般的东西,而《阳春白雪》则用来指代极雅的、很高明的东西。出自宋玉的《对楚王问》。文章如下:

楚襄王问于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与?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

宋玉对曰:「唯,然,有之!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骸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故鸟有凤而鱼有鲲,凤凰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翱翔乎杳冥之上;夫蕃篱之`,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鲲鱼朝发昆仑之墟,暴鳍于碣石,暮宿于孟诸;夫尺泽之鲵,岂能与之量江海之大哉?故非独鸟有凤而鱼有鲲也,士亦有之。夫圣人瑰意琦行,超然独处;夫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

问题六:你知道下里巴人什么意思吗 去问一个高三快考试的学生!他一定可以准确的告诉你!是指通俗的文学艺术!然而今天我看一个新闻!是关于赵本山跟小沈阳的!有人评论说他们读书少土包子是下里巴人!我彻底无语了。。。我真想知道这位老兄读了几年书!记得高三语文老师说过下里巴人是没有贬义成分的!是中性词但是貌似很多人都觉得它是有贬义的!高考过去很久了!不知道记错了没!于是去百度差高中学生易错成语里!那里明确的说着下里巴人没有贬义!真的很想拽过来那个写评论的 *** 告诉他!“读书少不是你的错!出来丢人就是你的错了!”哎~~~于是本大人回复了那 *** 的评论#28哈哈哈哈!想起来赵丽蓉的一个小品!就是那个卖宫廷玉液酒 宫廷土豆的小品!她在最后写了货真价实四个字!巩汉林问什么意思!赵老师回答什么意思都不懂,你真是个棒槌!想想那人更可笑!无非想说赵本山是乡下人!那就直接说好了啊!还非要四个字四个字的说!结果露怯了吧!哈哈!~~~笑

问题七:下里巴人 是什么意思 “下里巴人”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今用于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阳春白雪为其反面,比喻高深、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读音:xià lǐ bā rén

成语解释:下里:乡里;巴人:巴蜀的人民。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成语出处:战国 楚 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 *** 彩:中性成语

问题八:下里巴人是什么意思 就是乡下人的意思,俗语就是乡巴佬

鲁迅曾用过“巴人”这个笔名,就取自下里巴人

问题九:阳春白雪,下里巴人是什么意思 ”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古代楚国的歌曲

阳春白雪成为了高雅音乐的代表,下里巴人成为通俗音乐的代表

到了近现代 阳春白雪 指高雅,不易被大众接受的文艺作品

下里巴人指通俗,为大众普遍接受的作品

鬼谷子为您解答

问题十:下里巴人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出处吗? xià lǐ bā rén

成语:下里巴人

解释: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出处: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

近义词:通俗易懂

反义词:阳春白雪

语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xià lǐ bā rén

下里巴人

◎ 下里巴人 xiàlǐbārén

(1) [simple and crude folk songs]∶战国时楚国的民间歌曲

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 战国楚? 宋玉《对楚王问》

(2) [popular literature or art]∶后来泛指通俗文艺

谭、娄纯正儒者,那得动意于下里巴人。――清? 李绿园《歧路灯》

1.古代民间通俗歌曲。下里,乡里; 巴 ,古国名,地在今 川东 、 鄂西 一带。《文选?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 郢中 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数十人。” 李周翰 注:“《下里巴人》,下曲名也。”

2.泛指通俗的文艺作品。 ***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现在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统一的问题,是提高和普及统一的问题。”

有哪些易错用的谦词?

括号内为正确的字。

出人投地(头)走头无路(投)装黄门面(璜)众口烁金(铄)中流抵柱(砥)

直接了当(截)自曝自弃(暴)置若惘闻(罔)真知卓见(灼)张慌失措(皇)

仗义直言(执)责无旁代(贷)再接再励(厉)运筹帷握(幄)欲盖弥张(彰)

营私舞敝(弊)沓无音信(杳)同仇敌慨(忾)投机捣把(倒)图穷匕现(见)

退化变质(蜕)文过是非(饰)无耻滥言(澜)相形见拙(绌)消声匿迹(销)

心浮气燥(躁)形消骨立(销)修茸一新(葺)修养生息(休)宣宾夺主(喧)

诩诩如生(栩)暇思迩想(遐)一张一驰(弛)一愁莫展(筹)言简意该(赅)

挺而走险(铤)叹为观只(止)世外桃园(源)如法泡制(炮)磬竹难书(罄)

轻歌漫舞(曼)前踞后恭(倨)迫不急待(及)破斧沉舟(釜)披星带月(戴)

披肝历胆(沥)篷筚生辉(蓬)沤心沥血(呕)奴颜卑膝(婢)弄巧成绌(拙)

暗然失色(黯)按步就班(部)白璧无暇(瑕)别出新裁(心)病入膏盲(肓)

并行不背(悖)不加思索()草管人命(菅)层峦迭嶂(叠)缠绵悱测(恻)

陈词烂调(滥)穿流不息(川)惮精竭虑(殚)耳儒目染(濡)飞扬拔扈(跋)

愤发图强(奋)蜂涌而至(拥)斧底抽薪(釜)富丽堂黄(皇)肝脑途地(涂)

感人肺腹(腑)膏梁子弟(粱)功亏一匮(篑)鬼计多端(诡)海角天崖(涯)

汗流夹背(浃)好高鹜远(骛)和霭可亲(蔼)轰堂大笑(哄)怙恶不俊(悛)

涣然一新(焕)积毁消骨(销)急流勇退(激)坚如盘石(磐)金榜提名(题)

金壁辉煌(碧)精神焕散(涣)苦心孤旨(诣)口干舌躁(燥)烂竽充数(滥)

离经判道(叛)礼上往来(尚)历兵秣马(厉)历精图治(励)缭原烈火(燎)

留芳百世(流)流言非语(蜚)龙盘虎据(踞)录录无为(碌)落英宾纷(缤)

貌和神离(合)美玉无暇(瑕)明辩是非(辨)名列前矛(茅)明火直仗(执)

名记不忘(铭)摸糊不清(模)莫不关心(漠)默守成规(墨)目不交捷(睫)

脑羞成怒(恼)凤冠霞佩(帔)振人心魄(震)民生凋弊(敝)不温不火(瘟)

坐想其成(享)前扑后继(仆)兵慌马乱(荒)融汇贯通(会)巾国英雄(帼)

日新月益(异)背景离乡(井)如洪气势(虹)空空如野(也)淋漓尽至(致)

蛋丸之地(弹)怨天由人(尤)无可非异(议)洁然一身(孑)直言不诲(讳)

锋芒必露(毕)故名思义(顾)相反相承(成)事得其反(适)劳役结合(逸)

占了上峰(风)包罗万项(象)轻而一举(易)不可名壮(状)道貌暗然(岸)

无精打彩()浮想联篇(翩)物及必反(极)无可质疑(置)及及可危(岌)

人才倍出(辈)养尊处悠(优)受益非浅(匪)不求慎解(甚)出类拔粹(萃)

自立更生(力)不可就药(救)忧心重重(忡)孩啼时代(提)争争日上(蒸)

功不可抹(没)致关重要(至)应辨能力(变)珊珊来迟(姗)人至义尽(仁)

义气用事(意)余勇可估(贾)永保青年(葆)举旗不定(棋)无则加免(勉)

冒然行动(贸)哀声叹气(唉)针贬时弊(砭)当物之急(务)辛辛学子(莘)

腆不知耻(恬)彼彼皆是(比)苇编三绝(韦)百孔千窗(疮)炉火纯清(青)

自名得意(鸣)胜气凌人(盛)一本万历(利)势均利敌(力)悬梁刺骨(股)

名思苦想(冥)珠丝马迹(蛛)全宜之计(权)老声常谈(生)一獗不振(蹶)

立杆见影(竿)大气晚成(器)精兵减政(简)委屈求全(曲)棉里藏针(绵)

合盘托出(和)举止安祥(详)大名顶顶(鼎)立案侦察(查)勾通南北(沟)

纷至踏耒(沓)以老卖老(依)口密腹箭(剑)山青水秀(清)不及不离(即)

一泄千里(泻)嘻笑怒骂(嬉)滥芋充数(竽)卑躬曲膝(屈)岂人忧天(杞)

吊以轻心(掉)发聋震聩(振)惩前必后(毖)坐地分脏(赃)乌和之众(合)

高考语文成语容易望文生义的?

“抛砖引玉”就是一个非常常见但很容易被作用的谦辞。抛砖引玉的意思是自己先做一番陈述,然后再请别人做出更加精彩的评述,简单说就是自己抛砖引别人的玉,这显然是一种谦虚的说法,但是以许多人在用的时候,就很容易错用为“某某大师的抛砖引玉”,这显然是一种错误的用法。

高中易错字音字形成语各300例

1. 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1、胸无城府

解释:城府:城市和官署,比喻难于揣测的深远用心。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心口如一。

出自:《宋史·傅尧俞传》:“尧俞厚重言寡,遇人不设城府,人自不忍欺。”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指全无心机

近义词心口不一、襟怀坦白、心口如一、光明磊落、胸无宿物

反义词公诸同好、居心叵测、秘而不宣、莫测高深、笑里藏刀

2、不刊之论

解释: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出自: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议论》:“故中兴难于创业,是谓不刊之说”。

示例:这可以说是不刊之论,我有同感。

语法:偏正式;作宾语;形容不能改变的言论

近义词不易之论、天经地义、不刊之说、颠扑不破

反义词大谬不然、无稽之谈、似是而非、不足为法

3、文不加点

解释: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出自:汉·祢衡《鹦鹉赋序》:“衡因为赋,笔不停辍,文不加点。”

示例:援笔一挥,文不加点。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近义词七步之才、文无加点、一气呵成

反义词咬文嚼字

4、万人空巷

解释:空巷:街道里弄里的人全部走空。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出自:宋·苏轼《八月十七复登望海楼》诗:“赖有明朝看潮在,万人空巷斗新妆。”

示例:此时路旁看的,几于万人空巷,大马路虽宽,却也几乎有人满之患。

语法:复杂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形容、欢迎等盛况

近义词人山人海、万头攒动

反义词穷乡僻壤、十室九空

5、久不归

解释::借;归:归还。原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出自:《孟子·尽心上》:“久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

示例:谢山《鲒埼亭集》本欲仿此,然谢山殁后,其遗稿为杭世骏借去,久不归,后之编刻者,多未能如原恉也。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近义词有名无实、逾期不归

反义词完璧归赵、迷途知返

2. 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都有哪些

1.文不加点

拼音: wén bù jiā diǎn

解释: 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出处: 汉·祢衡《鹦鹉赋序》:“衡因为赋,笔不停辍,文不加点。”

举例造句: 援笔一挥,文不加点。

2.不刊之论

拼音: bù kān zhī lùn

解释: 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出处: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议论》:“故中兴难于创业,是谓不刊之说”。

举例造句: 这可以说是不刊之论,我有同感。

3. 100个容易望文生义的常用成语,赶快收藏

望文生义

文:文字,指字面;义:意义。不了解某一词句的确切涵义,版光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做出权不确切的解释。

[拼音]

wàng wén shēng yì

[出处]

清·张之洞《X轩转语》:“不然;空谈臆说;望文生义;即或有理;亦所谓郢书燕说耳。”

[例句]

他常爱望文生义地理解经典文章。

[近义]

妄生穿凿 不求甚解 断章取义 望文生训 ...

[反义]

字斟句酌 精益求精 贯通融会 融会贯通

4. 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及其错误的例句

1、七月流火:七月流火并不表示天气酷热,而是说酷暑减退,天气转凉的意思。

错误例句:七月流火,酷暑难耐。

2、美轮美奂:多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现在也用来形容雕刻或建筑艺术的精美效果。经常被误用为形容景色。

等等

5. 帮忙给总结下高中语文常考的容易错的成语 望文生义类的

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集锦

不名一钱:一个钱也没有。形容极其贫穷文不加点:形容文章写得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

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刊,古代指削除刻错了的字,不刊是说不可更改。)整个成语的意思 是不能修改的言论,文章或著作,说明其质量高。

五风十雨:(五日一风,十日一雨)五天刮次风,十天下场 雨。形容风调雨顺。

大方之家:大方,大道理,懂得大道理的人。泛指见多 识广,学问深厚的人。

三人成虎:三人谣传说有老虎,听者就会以为真有老虎。比喻流言惑众,容易使人误为真。

名山事业:可以藏之名山,世代流传的事业。多指著书立说。

明日黄花:明日,重阳节后。黄花,菊花。重阳节过后的菊花。古人讲究重阳节赏菊花,重阳过后,赏菊就没有多少兴味。比喻迟暮不遇之意。后也比喻过时的或没有意义的事物。

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已。也比喻乐曲高妙。又形容自然风光美好。

求田问舍:舍,房屋。到处谋求买田置屋,形容胸无大志,只知营私。

表里山河:表。外表,里,里面。山河,指太行山与黄河。后亦泛指高山大河。指一面依山,一面临河。形容地势险要。

不名一文:名,占有。连一文钱也没有。形容人贫穷到了极点。 阳春白雪:不能理解为春天的雪,而是指高雅而不通俗的文艺作品,(跟“下里巴人”相对)

舞文弄墨:原指歪曲法律条文,营私。后指玩弄文字技巧,耍笔杆子。例,那些文人,除了~,替他们的主子帮腔以外,还能干什么呢?(含贬义)

对簿公堂(庭):对簿,受审时根据诉状核对事实。公堂,旧时审理案件的地方,即今所指的法庭。指原告和被告在法庭上对质。

大快人心(人心大快):快,指痛快。指决议、举动、结果完全符合人心,使人们非常痛快。多用于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打击的场合。作褒义用。

屡试不爽:屡,多次。爽,差错。经过多次试验都 没有差错。

久不归:,借用。本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语本《孟子?尽心上》:“久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后也比喻长期染上了坏习惯,不能改正。

差强人意:差,稍微。强:振奋。本指尚可振奋人心。后用以表示还比较令人满意。

万人空巷:大家都 从家里出来聚向一处,使街巷都 空了。多用来形容盛大集会或新奇事物把所有的人都吸引来的盛况。例:贝尔格莱德万人空巷,人民纷纷集会、游行,声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暴行。

光怪陆离:光怪:光彩奇异。陆离:色彩繁杂的样子。形容现象奇异,色彩斑斓。

涣然(若)冰释:涣然:也作“焕然”消散的样子。冰释,像冰一样消融。像冰融化一 样流散消失。比喻嫌隙、疑团、误会等完全消除。

空穴来风:穴,洞孔,来,招来。空的洞穴容易招进风来。后多用以比喻流言蜚语乘虚而入。也代指流言蜚语。

空谷足音:人迹罕至的山谷传出的脚步声。比喻难得的人事、音信或言论。

善刀而藏:善:擦拭干净。把刀擦干净,收藏起来。比喻行事适可而止,善于收敛自己。

暴虎冯河:暴:空手搏斗。冯河,冯,同“凭”。不用舟楫趟水过河。空手打老虎,徒步过大河。比喻勇猛果敢。也比喻冒险蛮干,有勇无谋。

酒囊饭袋:盛装酒饭用的袋子。比喻只会吃喝,不会做事的无能之人。

有口皆碑:碑:纪功的石碑。引申为颂赞。所有的人都一致称颂。

不足为训:不值得做为效法的准则。

不以为然:然:是的,对的。不认为是正确的。多用于表示不同意。

不以人废言:以:因为。不因为人犯有错误,就将他的正确言论加以否定。

人面桃花:原指女子的面容与桃花辉映。后用以泛指所爱慕而不能再见的女子。也形容由此而产生的怅惘心情。例:同样一轮清月,同样一条小路,现在只有我和我的身影,油然而生的~之慨自微而著,与清逃共在。

城下之盟:盟:旧指宣誓缔约或签订和约。在敌人大军压境或兵临城下时被迫签订的屈辱性和约。也泛指一般性的协议或协定。

穿云裂石:穿透云霄,震裂山石。形容声音高亢嘹亮。

身无长物:长物:多余的东西。身上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人清贫或生活简朴。

细大不捐:捐:抛弃。小的大的都不舍弃。表示兼收并蓄,毫不遗漏。

间不谷发:间:中间,间隙。发:头发。中间的距离很小,连一根头发也容纳不下。比喻情势极为紧迫、危急。也比喻诗文严谨,语言精粹。

罪不容诛:诛:杀死,判处。处以都不足以抵偿其罪行。形容罪大恶极,死有们辜。

山高水低:比喻不幸的事情。多指人的死亡。含贬义三长两短安然无恙,例:在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中生活,真是山高水低,不知何时就会陷入困境。

前无古人:指以前的人从来没有做过的。也指空前的。含褒义前。

千夫所指:为众人所指责。形容触犯众怒。

众矢之的:形容触犯众怒例:中国国奥队在九强赛上的表现及其导致的失利为千夫所指。

尾大不掉:尾巴太大,掉转不灵。旧时比喻部下的势力很大,无法指挥调度。现比喻机构庞大,指挥不灵。含贬义。

师出无名(兵出有名):师:军队;名:名义,引伸为理由。出兵没有正当理由。也引申为做某事没有正当理由。平白无故名正言顺、师出有名主谓式;作主语、谓语;含贬义例:你们到北京去的事,让我去找领导也没有用,因为师出无名,让他们怎麽批呢?

言不及义: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胡言乱语、鬼话连篇、信口开河一语破的、一针见血、言之有理含贬义。例:两个年轻小子,天天在一起。没有老年人在身边,他两个便无话不谈,正所谓言不及义。

哀兵必胜:原意是力量相当的两军对阵,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后指受欺侮而奋起抵抗的军队,必定能取胜。

师心自用:形容固执已见,自以为是。易误用为“善于学习借鉴,为我所用”。

坐地分赃:赃,赃物。不亲自作案而坐等分取赃物。

侧目而视:意为敢怒不敢言,形容拘谨畏惧的样子。

良莠不齐:好人和坏人掺杂在一起。

马革裹尸:意思是用马皮将尸体包裹起来,指英勇杀敌战死疆场。

曾几何时:指时间过去没有多久。

江河日下:比喻事物日趋衰落,情况一天不如一天。

噤若寒蝉:噤,闭口。寒蝉,寒天里不再鸣叫的蝉。比喻不敢说话。也指默不作声或没有声息。

不(能)赞一词:赞,参与。指对完美的或不了解的事物不能提出 一点看法,意见。

惨淡经营:本来是说作画之前的苦心构思,后来形容苦费心思谋划并从事某项事情或事业。例:夫妻俩~着这爱小店,生意一直很红火。

计日程功:工作进度或成效可以按日计算,形容进展快,有把握按时完成。程,计量,考核。如:深圳这些年的建设速度相当快,可以说是~的。

莫衷一是:不能断定哪个对,哪个不对。衷,决断。如,对学校处分上网的学生的这件事,全校师生众说纷纭,~。

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体,体验,实行。如:我们一定要学习检察长的这种务实作风,身体力行,努力实践,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形容法令严正,执行认真。

6. 很最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很最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1、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

易错点易误解为:轻而易举。

2、百里挑一:形容十分出众。易错点易误解为:人才极其缺乏。

3、半青半黄:比喻时机还没有成熟。也比喻其他事物或思想未达到成熟阶段。易错点易误解为:脸色不好。

4、杯弓蛇影: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易错点易误解为:无中生有。

5、别无长物: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易错点易误解为:没有长处。

6、不孚众望:不能使大家信服。易错点易误解为:没有辜负众人的期望。

7、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易错点易误解为:连续不断,络绎不绝。

8、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易错点易误解为:不能刊登的言论。

9、不可理喻:指无法用道理使之明白。易错点易误解为:不可思议,不可理解。

10、不名一文:形容极其贫穷。易错点易误解为:一钱不值。

7. 高考备考资料: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集锦

盛唐有一些诗人,善于写边塞生活,如王昌龄、高适、岑参、祖咏等。他们大都到过边塞,领略过边塞的壮丽景色,向往边塞立功。在他们的诗中,祖国山河的壮美与保家卫国的豪迈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王昌龄写了二十几首边塞诗,最有名的是《出塞》《从军行》。他的边塞诗有一种深厚的历史感和清刚的风格。其他题材的诗他也写得很好,七言绝句有极高的艺术成就。高适的诗风趋于雄壮慷慨:“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塞下曲》)从这首诗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豪侠气质。边塞诗人的代表,还有岑参。他写边塞风物的雄奇瑰丽,写军人的豪雄奔放。荒漠与艰苦,在他笔下都成了充满豪情的壮丽图画。

8. 求一些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要有释义及出处

释义啥的感觉查字典比较靠谱,如果你是高中生,这些成语应该各种资料上都有吧,没有的话平时多积累,考试之前背一背挺有用的。。。。。。我来说几个,不过刚高考完我就基本忘了,别介

1

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集锦

1

.便宜行事:[错误]行事很方便。[正确]根据当时当地的情况,自己决定适当的处理方

法,不必请示。

2

.别无长物:[错误]没有别的长处。[正确]没有多余的东西。

3

.不孚众望:[错误]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正确]不合于众人的期望。孚,信服。

4

.不绝如缕:[错误]连续不断。[正确]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

续。

5

.不刊之论:[错误]不能刊登、发表的言论或文章。[正确]不可修改的言论。刊,削除。

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

6

.不可理喻:[错误]不可理解,不可思议。[正确]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态度蛮横或固

执。喻:开导,晓喻。

7

.不忍卒读:[错误]文章写得差。[正确]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卒,尽,完。

8

.不虞之誉:[错误]不该得到的荣誉。[正确]没有料到的赞扬。虞,预料。

9

.不赞一词:[错误]不说一句赞成的话。[正确]①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②一言不发。

10.

不足为训:[错误]不足以作为教训。[正确]不值得作为遵循或效仿的法则。训:准则,

典范。

11.

差强人意:[错误]不令人满意。[正确]大体上还能令人满意。差:尚,略。

12.

长此以往:[错误]长期这样下去。[正确]长期这样下去,会有不好的结果。

13.

侧目而视:[错误]斜视,瞧不起。[正确]斜眼看人,不敢正视,形容恐惧或敬畏的情

态。

14.

出神入化:[错误]在某一活动中进入了一种忘我的状态。[正确]形容文学艺术达到极

高的成就。

15.

春意阑珊:[错误]春意正浓。[正确]春意将尽、衰落。阑珊,衰落。

16.

蹉跎岁月:[错误]岁月坎坷。[正确]浪费时间,虚度光阴。蹉跎,时光白白过去。

17.

大方之家:[错误]大方、慷慨的人。[正确]学识渊博、懂得大道理的人。

18.

大快人心:[错误]好的事情或消息使人高兴。[正确]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

家非常痛快。快,痛快。

19.

得意忘言:[错误]①得意之时忘记了该说什么。②浅薄的人得志后就胡说八道。[正确]

彼此默契,心照不宣。

20.

登堂入室:[错误]①登门造访。②进入干坏事。[正确]比喻学问或技艺造诣高深。

21.

对簿公堂:[错误]双方打官司。[正确]在法庭上受审问。簿,文书、诉状之类。

22.

分庭抗礼:[错误]无礼抵抗。[正确]平起平坐,彼此对等。抗礼,平等行礼。

23.

感同身受:[错误]就像自己亲身经历一样。[正确]心里感激就像亲身受到对方的恩惠,

用于代别人向对方致谢。

24.

高山仰止:[错误]在困难面前止步。[正确]比喻道德高尚,令人无法企及。

25.

耿耿于怀:[错误]怀恨在心。[正确]不能忘怀,牵萦于心。耿耿,有心事的样子。

26.

功败垂成:[错误]失败后又取得成功。[正确]将要成功时遭到失败。(含惋惜之意)

27.

功高不赏:[错误]有功劳却得不到赏识和重用。[正确]功劳极大,无法赏赐。形容功

劳之大。

28.

间不容发:[错误]距离小。[正确]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或情势危急到极点。间,空隙。

31.

久不归:[错误]请了长不回来。[正确]借了别人的东西长期不归还,占为己有。

,借。

32.

空穴来风:[错误]毫无根据,无中生有。常用“不是(绝非)空穴来风”表明有根据。

[正确]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比喻消息或传说不是完全没有根据的。

33.

猫鼠同眠:[错误]①化敌为友。②胸怀宽大。[正确]比喻互相包庇一起干坏事。

34.

明日黄花:[错误]未来美好的事物。[正确]比喻过时的或失去现实意义的事物或消息。

35.

目无全牛:[错误]没有全局观念或看不到整体。[正确]技术熟练到得心应手的地步。

36.

屡试不爽:[错误]屡次试验都没有成功。[正确]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爽,差错。

37.

奇文共赏:[错误]好文章一起欣赏。[正确]荒谬的文章大家一起阅读,以识别和批判。

38.

求田问舍:[错误]安居生活。[正确]比喻没有远大志向。

39.

曲尽其妙:[错误]乐曲或诗文的结尾美妙动听。[正确]委婉细致地把妙处都表现出来,

指表达技巧高明。尽,全部表达。

40.

人心不古:[错误]思想不再守旧。[正确]人心不像古人那么忠厚淳朴,常用于慨叹人

心险恶或人情淡薄。

41.

三人成虎:[错误]几个人团结在一起就有如虎的威力。[正确]谣言反复传播,就容易

让人信以为真。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

42.

师出无名:[错误]出自无名之师。[正确]做事没有正当理由。师,军队。

43.

石破天惊:[错误]惊人的消息或变化。[正确]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44.

首当其冲:[错误]首先得到利益。[正确]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当,承受;冲,

要冲,要道。

45.

万人空巷:[错误]街道上空无一人,全都集中在某一场所。[正确]街、巷居民都走了

出来,形容盛大集会或新奇事物哄动一时。

46.

妄自菲薄:[错误]扩大使用对象至他人。[正确]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妄:胡乱

地;菲薄:小看,轻视。

47.

危言危行:[错误]危险的言行。[正确]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危,正直。

48.

文不加点:[错误]写文章不加标点。[正确]写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

写作技巧纯熟,下笔成章。

49.

闻过则喜:[错误]听过了就高兴。[正确]别人指出自己的缺点错误而感到高兴。形容

虚心,对自己要求严格。

50.

细大不捐:[错误]一点东西也不捐出。[正确]小的大的都不抛弃。形容包罗一切,没

有选择。捐,舍弃。

51.

下里巴人:[错误]地位低下的人。[正确]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52.

先入为主:[错误]先到的为主。[正确]以先接受的说法或印象为主导,以致遇到不同

说法或意见就不易接受。

53.

胸无城府:[错误]没有谋略。[正确]待人接物坦率真诚,心口如一。

54.

一蹴而就:[错误]一气呵成。[正确]一抬脚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

完成。蹴,踏。

55.

一饭千金:[错误]①饭食昂贵。②挥霍无度。[正确]比喻得人恩惠,切莫忘记,当图

回报。

56.

一文不名:[错误]不值一分钱。[正确]没有一分钱,极其贫穷。名,占有。

57.

与人为善:[错误]同他人友好。[正确]善意帮助别人。与,赞助;为,做;善,好事。

58.

炙手可热:[错误]“吃香”的事物。[正确]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贬义)

59.

罪不容诛:[错误]罪行还不到该死的地步[正确]杀了还抵不了其罪恶,形容罪大恶极。

60.

坐收渔利:[错误]坐享其成。[正确]利用别人的矛盾从中获利。

29.

见危授命:[错误]在危急时刻接受任务。[正确]在危急关头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授

命,献出生命。

30.

金口玉言:[错误]含有哲理的好话。[正确]说出口不能改变的话。(多表讽刺)

修齐治平知识点成语总结?

使用成语有时会错用同音字或近义词。这类错误出现频率非常高,所以,使用成语时要特别注意用字正确。下面列举的成语,括号前的字是别字,括号内的字是正字。

A

1、暗(黯)然失色 黯然,阴暗的样子。“黯然失色”,形容相比之下暗淡无光,大为逊色的样子。

2、按步(部)就班 部,门类;班,次序。“按部就班”,指按其分类,就其次序,比喻学习要循序渐进,做事要遵循规章。

3、安(按)兵不动 指军队暂不行动,等待时机,也借指接受任务后不肯行动。按,压住、搁下。

B

4、暴珍(殄)天物 任意糟蹋东西。殄,灭绝;天物,自然界的宝贵生物。

5、别出新(心)裁 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

6、毕(筚)路蓝缕 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意指驾着柴车,穿着破旧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艰辛。

7、变本加利(厉) 厉,通砺,在这句成语里当“更加深一层”或“更加严重” 讲。

8、病入膏盲(肓) 病到了无可医治的地步,也比喻事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程度。膏肓,中医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隔膜之间叫肓,认为此二者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

9、不可明(名)状 名,说出;状,形容、描述。“不可名状”,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10、不加()思索 ,借、依靠。“不思索”,不经过思考就作出反应。

11、不茅(毛)之地 “不毛之地”形容贫瘠的土地或荒凉的地区。

12、不径(胫)而走 胫,小腿。“不胫而走”比喻事物不待推行就迅速传播流行。

13、不落巢(窠)臼 窠、巢同义,但“窠臼”与鸟巢无关,含义是“现成格式、老套子”。

C

14、苍(沧)海桑田 沧海,蓝色的海洋。“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巨大。

15、重蹈复(覆)辙 不吸取失败教训,重犯过去的错误。覆辙,翻过来的老路。

16、出奇致(制)胜 制,取得。“制胜”,取胜。

17、穿(川)流不息 行人、车马等像流水一样连续不断。川,河流。

F

18、发奋(愤)图强 下定决心,努力进取,谋求强盛。发愤:决心努力。

19、飞扬拔(跋)扈 意气举动超越常轨,不受约束。跋扈,蛮横

20、分道扬镖(镳) 镳,马嚼子。“扬镳”义为“策马”。“分道扬镳”,比喻志趣不同而分路。

21、纷至踏(沓)来 连续不断的到来,纷纷到来。沓,多而重复。

G

22、甘之如怡(饴) 感到像糖一样甜,表示甘愿承受艰苦、痛苦。饴,饴糖。

23、各行其事(是) 是,正确的。“其是”,自以为正确的。所以,这句成语含有贬义。

24、攻城掠(略)地 掠、略二字都有“夺取”义,但夺取的对象不同:掠,夺取人、财、地;略,夺取土地。

25、固(故)步自封 故步,取自“邯郸学步”的故事,本义为“原来走路的姿势”,在这句成语里比喻成规旧套。“故步自封”比喻安于现状,盲目自得。

26、骨梗(鲠)在喉 鲠,鱼刺。“骨鲠在喉”,比喻有话憋在心里不吐不快。

27、鼓(蛊)惑人心 迷惑、毒害人心。蛊,毒虫,用来放在食物里害人。

28、鬼域(蜮)伎俩 蜮,传说中在水里害人的怪物。“鬼蜮”即鬼怪。

H

29、汗流夹(浃)背 浃,音jiā,义为“透彻”。“浃背”,湿透脊背。

30、好高鹜(骛)远 骛,纵横奔驰,引申为“追求”。鹜,鸭子,无“追求”义。比喻不切实际,不踏实。

31、和霭(蔼)可亲 态度温和,容易接近。蔼,和气、态度好。

32、怙恶不俊(悛) 坚持作恶,不肯悔改。悛,悔改。

33、煌煌(皇皇)巨著 皇皇,形容盛大。“皇皇巨著”,形容著作浩大。

J

34、既往不究(咎) 咎,本义为“过失、罪过”,引申为“责备”。“不咎” 即不责备。

35、及及(岌岌)可危 岌岌,形容十分危险,快要倾覆。

36、竭泽而鱼(渔) 渔,。“竭泽而渔”直译为“排尽湖水”, 比喻一味索取而不留余地。

37、禁(噤)若寒蝉 噤,闭口不言。寒蝉,秋后的蝉,寒蝉是不叫的。这句成语用“寒蝉”作比喻,形容不敢作声。

38、金璧(碧)辉煌 “金”和“碧”,是国画的两种颜料:金**的泥金和翠绿色的石绿。用它们画出来的画,鲜亮耀眼。“金碧辉煌”通常用于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

39、精兵减(简)政 “精简”不是“减少”,而是去掉不必要的,留下必要的,从而使机构精干,人员素质更高。“精简”的真谛在于精干。

K

40、苦心孤旨(诣) 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诣,到。

41、烩灸(脍炙)人口 脍,切得很薄的肉片;炙,烤肉。“脍炙人口”,比喻优美的诗文或美好的事物得到人们交口称赞。

L

42、老奸巨滑(猾) 形容十分奸诈狡猾。猾,狡猾

43、厉(励)精图治 振作精神,想办法把国家治理好。励,振奋。

44、礼上(尚)往来 尚,崇尚,讲究。“礼尚往来”,指礼节上注重有来有往。

45、廖廖(寥寥)无几 形容非常少。寥寥,稀少。

46、鳞次节(栉)比 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等密集整齐地排列。栉,梳篦。

47、伶牙利(俐)齿 伶俐,聪明灵活。“伶牙俐齿”,形容口齿伶俐,能说会道。

48、流言非(蜚)语 蜚,同“飞”。流言、飞语,均指毫无根据的话。“流言蜚语”多指诬蔑或挑拨离间的坏话。

49、留(流)芳百世 美名流传百世。流芳,流传美名。

M

50、毛骨耸(悚)然 悚,恐惧。悚然,恐惧的样子。

51、美仑(轮)美奂 轮,轮囷,古代的圆形谷仓,形容高大的样子。奂,众多。“美轮美奂”,形容建筑物的高大宏丽,其他用法要慎重。

52、迷(弥)天大谎 弥天,满天,形容“谎言已达到极致”。

53、糜糜(靡靡)之音 低级趣味的音乐。靡靡,颓废*荡。

54、棉(绵)里藏针 形容柔中有刚,或比喻外貌柔和,内心刻毒。绵,丝绵。

55、明火执杖(仗) 仗,兵器。“明火执仗”,指点燃火炬,手拿武器,比喻强盗行为或肆无忌惮地干坏事。

56、名符(副)其实 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副,符合。

57、名贯九洲(州) 相传大禹治水成功后,将天下划分为,所以“”是“天下”的同义词。大禹时代的“天下”,即华夏大地。

58、默(墨)守陈(成)规 墨守,墨翟之守,说的是墨子与公输般较量攻守的故事,本义为“固守”,后来演变成“守旧”。成规,久已通行的规则或方法。“墨守成规”,比喻因遁守旧不知变通。

O

59、沤(呕)心沥血 呕心,费尽心思;沥血,滴血。“呕心沥血”,竭尽心血。

P

60、旁证(征)博引 旁,广泛;征,搜集。“旁征博引”,形容做文章广泛搜集和引用材料,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Q

61、青出于兰(蓝)而胜于兰(蓝) “兰”是“兰”的简化字,不是“蓝”的简化字,“蓝”简化作“蓝”。蓝,蓼蓝,一种草本植物,叶汁可作蓝色染料。青,靛青,从蓼蓝叶汁中提炼出来的青色染料,颜色比蓝深,所以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作为成语,比喻学生超过老师,后人超过前人。

62、磬(罄)竹难书 罄,器皿中空,用尽;竹,竹简,古代的书写材料;罄竹,把竹简用光了。“罄竹难书”,多用以形容罪大恶极,比喻罪恶事实多得写不完。

R

63、人才挤挤(济济) 济济,读作jǐjǐ,义为“众多的样子”。类似的成语还有“济济一堂”。

64、如愿以尝(偿) 偿,归还、抵补,引申为“满足”。“如愿以偿”表示自己的愿望实现了。

65、弱不经(禁)风 禁,承受。

S

66、色彩斑烂(斓) 斑,斑点或斑纹;斓,多彩。“斑斓”,形容灿烂多彩。

67、山青(清)水秀 清,清明洁净。“山清秀水”,山水清净秀丽。

68、稍(少)安勿(毋)躁 少,音shǎo,暂时。毋,不要。“少安毋躁” 的意思是:耐心等待,不要急躁。

69、水溶(融) 融,融合。比喻关系融洽或结合紧密。

70、所向披糜(靡) 力量所到之处,一切障碍全被扫除。靡,顺风倒下。

W

71、危如垒(累)卵 累,堆积。“累卵”,一层层堆积起来的蛋,比喻局势极不稳定。

72、委屈(曲)求全 曲意迁就,以求事成。曲,委曲己意。

X

73、相形见拙(绌) 跟另一些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绌,不够、不足。

74、向偶(隅)而泣 独自在一旁哭泣,比喻非常孤立或因得不到机会而失望、难过。隅,角落。

75、心无旁鹜(骛) 骛,纵横奔驰,引申为“追求”。“旁骛”,没有杂念,比喻专心致志。鹜,鸭子,无“追求”义。

76、心心相映(印) 印,印证。“心心相印”原为佛教术语,本义为“以心印证佛法”。演化为成语,形容思想境界和感情完全一致。

77、辛辛(莘莘)学子 许多学生。莘莘,众多。

78、虚座(左)以待 空着左边的尊位恭候贵客,指特意留待他人。左,古礼主人居右,宾客居左,因以左为尊。

79、炫(烜)赫一时 名声、气势在一个时期内很盛。烜,盛大。

Y

80、淹(湮)没无闻 被埋没而无人知晓。湮,埋没。

81、.淹淹(奄奄)一息 形容气息微弱的垂死之状。奄奄,气息微弱。

82、掩(偃)旗息鼓 偃,本义为“人倒地若卧”,引申为“隐匿”。“偃旗息鼓”,指放倒旗帜,停止敲鼓,形容隐蔽行动,也指停止战争或停止行动。

83、摇摇欲堕(坠) 形容极不稳固,就要掉下来或垮台。坠,掉下。

84、遗(贻)笑大方 遗、贻二字,都有“留下”的意思,但使用时有所分工:表示“死人留下”用“遗”,表示一般留下用“贻”。“大方”,专家、方家。“贻笑大方”,让行家里手见笑。类似的成语还有:“贻害无穷”、“贻害后学”。

85、以(倚)老卖老 倚,仗恃。“倚老”,倚仗年纪大。

86、饮鸠(鸩)止渴 鸩,传说中的一种鸟,用它的羽毛泡酒,可以致人死命。

87、渊源(源远)流长 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

88、越桌(俎)代庖 厨子没做饭,掌管祭祀的人不能越过自己的职守,放下祭器去代替厨子做饭。比喻超过自己的职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情。俎,古代祭祀时盛牛羊等祭品的器具。

89、悠(优)哉游哉 优,本义为“吃饱了”,引申为“有余、悠闲”。“优哉游哉”,形容悠闲自在。

90、忧(优)柔寡断 优,由“悠闲”引申为“犹豫”。

Z

91、再接再励(厉) 厉,通“砺”,即磨刀石,作动词用,表示“磨砺”。“再接再厉”源自唐代诗人孟郊描写斗鸡情景的诗句:斗鸡在再次厮斗之前[再接],先在地上磨喙[再厉]。“再接再厉”,比喻做事要不断努力。

92、责无旁代(贷) 贷,借贷,要求贷方守信,不可推卸还贷的责任。“旁贷”,推卸给别人。

93、仗义直(执)言 执言,说公道话。

94、真知卓(灼)见 灼,本义为“火烧”,引申为“明白、透彻”。“真知灼见”,建立在真知基础上的正确而深刻的见解。

95、针贬(砭)时弊 砭,古代治病的石针,“针砭”在这句成语里作动词,当“指出”讲。

96、震(振)聋发聩 “振”和“发”同义,都是“唤起”的意思;“聋” 和“聩”也同义,都是“听不见声音”。“振聋发聩”,比喻唤醒精神麻木的人。

、众口烁(铄)金 众人异口同声的议论,足能熔化金属,形容社会舆论的力量很大。铄,熔化。

98、纵横俾(捭)阖 以辞令打动别人,在政治和外交上运用分化和争取的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捭阖,开合。捭,分开。

99、走头(投)无路 走投,投奔。“走投无路”,比喻陷入绝境。

100、自出机抒(杼) 比喻诗文的构思和布局别出心裁,富有新意。机杼:织布机,又用来比喻诗文的构思和布局。

求高中语文常见成语积累!

① 修齐治平的成语故事

修齐治平[xiū qí zhì píng]

原文: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出处:

修齐治平出于 《礼记·大学》。

译文:

古代那些要使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要先治理好他的国家;要治理好国家,就要先整顿好自己的家;要整顿好家,就要先进行自我修养;要进行自我修养,就要先端正他的思想;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就要先使自己心意诚实;要使自己心意诚实,就要先充实知识;要充实知识,又取决于对天下事理的推究。对天下事理的推究之后,才能充实知识,获得知识后 心意才能真诚,使自己心意诚实之后,才能端正自己的思想,端正自己的思想之后,才能进行自我修养,进行自我修养之后,才能整顿好家,整顿好家之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之后,才能使美德彰明于天下。从高高在上的天子一直到平民百姓,无一例外都要以修身养性作为人生的根本。

解释:

修齐治平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指提高自身修为,管理好家庭,治理好国家,安抚天下百姓苍生的抱负,泛指哲学(比如齐家的孝,治国的忠,平天下的义)和政治理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关系是互相促进的,但是以修身为基础,所以中国理论以自身修养为主,注重人文关怀。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

示例:

廖仲恺《孙文主义丛刊序》:“先生倡行易知难之说及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建国大纲,于修齐治平之道。”

② 成语知识点高考语文中560个常考易错成语

1. 哀鸿遍野来:比喻 *** 源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2. 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安,安闲。 3. 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重,看得很重。 4. 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饥饿的悲惨遭情景。嗷嗷,哀号声;哺,喂食。 5. 筚(bì)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形容创作的艰苦。 6. 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7.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白驹,骏马。 8. 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9.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10. 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 11. 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谦虚说法。 12. 不足为训:不值得很为效法的准则。训,准则。 13. 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比喻,使明白。 14. 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得很快。胫,小腿。 15. 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孚,使人信服。

③ 修齐治平的词语应用

儒家用语。“修”,指修身;“齐”,指齐家,“治”,治国,“平”,专平天下。他们以“修身”为属中心,强调个人道德修养与治国、平天下的一致性,主张由近及远,由己及人,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作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形成封建政治哲学的整个体系。这样,儒家的道德论便更加系统化、理论化。

④ 修齐治平成语

修齐治平

[读音][xiū qí zhì píng]

[解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略语。《礼记·大版学》:“古之欲明明德权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主张先进行内心道德修养,然后推广开来由己及人,由近及远,进而由家及国的儒家理论。

[出处]《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⑤ 修齐治平的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

示例: 廖仲恺《孙文主义丛刊序》:“先生倡行易知难之说及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建国大纲,于~之道。”

⑥ 修齐治平的意思是什么

修齐治平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指提高自身修为,管理好家庭,治理好国内家,安抚天下容百姓苍生的抱负,泛指哲学和政治理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关系是互相促进的,但是以修身为基础,所以中国理论以自身修养为主,注重人文关怀。

修齐治平是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发音:xiū qí zhì píng。修齐治平是汉语词语,出于 《礼记·大学》。

(6)修齐治平知识点成语总结扩展阅读

词语应用:儒家用语。“修”,指修身;“齐”,指齐家,“治”,治国,“平”,平天下。他们以“修身”为中心,强调个人道德修养与治国、平天下的一致性。

修齐治平主张由近及远,由己及人,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作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形成封建政治哲学的整个体系。这样,儒家的道德论便更加系统化、理论化。

⑦ 含 治平 的成语有哪些

修齐治平

拼音: xiū qí zhì píng

解释: 泛指哲学和政治理论。

出处: 西汉·戴内圣《礼记·大容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举例造句: 先生倡行易知难之说及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建国大纲,于修齐治平之道。 廖仲恺《孙文主义丛刊序》

拼音代码: xqzp

近义词: 治国齐家

用法: 作宾语、定语;泛指哲学和政治理论

⑧ 关于修齐治平的文章怎么写

成语 修齐治平 解释 精炼意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泛指哲学和政治理论。 出处 《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修齐治平》译文: 古代那些要使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要先治理好他的国家;要治理好国家的人,要先整顿好自己的家;要整顿好家的人,要先进行自我修养;要进行自我修养的人,要先端正他的思想;要先端正自己的思想,就要先使自己心意诚实;要先使自己心意诚实,就要先明白吉凶善恶的原理;要先明白吉凶善恶的原理,又取决于对天下事理的推究。对天下事理的推究后明白吉凶善恶的原理,明白吉凶善恶的原理后使自己心意诚实,使自己心意诚实后端正自己的思想,端正自己的思想后进行自我修养,进行自我修养后整顿好家,整顿好家后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使美德彰明于天下。从高高在上的天子一直到平民百姓,无一例外都要以修身养性作为人生的根本。 个人建议:在字面上的理解。就是简单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九个字!修身:修养自身;齐家:和谐家庭;治国:管理一个集体;平天下:安定天下,达到国泰君安的境界。。一般情况下,都是在文章用的最多的就是 前面“修身、齐家”4个字。。而后面“治国、平天下”5个字却是一种大的范围。。如何在文章中突出这9字的主题。。建议你以前4字为中心,而后面的5个字 是根据前面的4字所引申出来的一种大范围的议论。。提议你以一种议论的方式去写作。。

⑨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用那个成语总结较好

政治课本的阅读方法课本是学生学习、阅读的根本,是高考题目答案的依据。“学生的智力发展,则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课本阅读能力,不仅对学生当前学习成绩的提高有利,对学生的高考有利,而且对学生今后的终身发展也很有利。学生应该充分使用好政治课本这个“本本”,在政治课的学习过程中,培养自己阅读政治课本的能力,学会阅读、理解政治课本知识的策略和方法。1、划分句子成分——全面地把握概念。许多政治名词概念,表面看好象很复杂,但只要我们运用划分句子成分的法,就能迅速地、准确地、全面地加以理解。例如,对于高二政治第二课第一节第一框中的重点名词“联系”(“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运用句子成分划分的法,就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加以理解:(1)主干成分:“联系是关系”。简单地说,联系就是关系。这种“化繁为简”的法,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掌握“联系”这个哲学名词概念的要义。(2)第一修饰词:“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关系都是联系。也就是说,联系是有条件的,并不是任何“关系”都是“联系”,只有那些“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才是“联系”。这样,我们就能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联系”这个哲学名词概念的内涵。(3)第二修饰词:“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这表明两层意思:联系是事物自身具有的,不是人们强加的,因而,“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不仅存在于事物内部,也存在于事物外部,因而联系具有“普遍性”。这样,我们也就能帮助学生全面地理解了“联系”这个哲学名词概念的外延。2、区分易混词——准确地理解知识点。俗话说:“一字值千金”,所以“读书须仔细”。这些年高考的选择题和辨析题,有些题目就是在某些易混词上做文章,用来检查学生是否对知识准确地掌握。例如,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A﹒团结—批评—团结B﹒大小民族一律平等C﹒各民族共同繁荣D﹒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90年全国高考题这是一道十分简单的单项选择题,正确答案是D。但是,据当年的统计,仍然有28.2%的学生做错。其做错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区分清楚“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和“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决定”与“影响”、“根据”与“条件”、“主要”与“全部”、“原则”与“政策”等,就属于易混词。课本在知识叙述上,常使用这些词把知识点准确地加以界定。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时常注意课本上的这些易混词,区分易混词、准确地把握知识点。3、抓住近义词——培养信息转换能力。信息转换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能力。在近几年的高考题中,都有一些材料题,要求阅读后完成一定的题目。这种题就属于检测信息转换能力的题目。在这种题目中,往往有一些通俗的词语,其实就对应着我们高中三个年级的政治课本中的政治名词概念。重点、中心、关键、首要,这四个名词与“主要矛盾”就是“近义词”;主流、大局、方向,这三个名词与“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近义词”……在教学中,对于这些近义词,我们可以在课本上做好旁批,准确地理解知识点。例如:“2001年12月10,中国正式成为了WTO的成员。回顾过去,15年艰难谈判中最大的困难是中美谈判。中国需要WTO,WTO也需要中国。中国 *** 在谈判中始终坚持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只能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WTO,从而维护了我国的国家利益,获得了令人满意的双赢结局。加入WTO,有机遇,也有挑战,有利也有弊,但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利大于弊。”“请问,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2002年某市高二上期期末统考题对于上述题目,运用“咬文嚼字”的法,把材料中的词句转换成“政治术语”,就能比较好地作答。材料中,①“成为了”→“发展”→发展的观点;②“艰难”→“曲折”→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观点;③“最”→“主要”→抓主要矛盾的观点;④“也”→“联系”→联系的观点;“只能”→“特殊”→矛盾的特殊性原理;⑤“双赢”→“共存”→对立统一的观点。⑥“利、弊”→“一分为二”→全面看问题的观点;⑦“利大于弊”→两点之中有重点的观点。4、注意对应词——学得灵活。“主要”对应“次要”、“现象”对应“本质”、“物质”对应“意识”、“主观”对应“客观”、“正确”对应“错误”……我们首先就应该充分注意教材在表述中的对应词,在课本上做好批注。这样,就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灵活运用的目的。例如,高一政治课本第二课写到:“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配置主要是依靠市场调节实现的”。因为“主要”对应“次要”,所以,课本上那句话的言下之意是,市场调节不是配置的唯一实现方式。那么,我们可以进行这样的思考:另外还有什么其它的实现方式呢?——国家的宏观调控。这样,就初步地、灵活地把握了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的辩证关系。5、重读关键词——抓住知识重点。所谓“关键词”,就是指课文中寓意深刻,能突出地揭示概念、原理的本质属性或特征的一些词语。最、首要、前提、基础、基本、关键、核心、主要、主导、实质、本质、根本、根源、标志、目标、目的、原则、源泉、决定、第一,等等,就属于“关键词”。教材中的关键词是很多的,它们在课文中起到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在学习中,我们可以用在课本上对关键词划上点、线、圈、勾等着重号,或用彩色把关键词加以突出。6、寻找反义词——正确理解知识点。任何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学会从对立面去观察事物,能使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更加准确。专家在编写教材时,为了对概念、观点、原理等进行准确的表达,一般都是使用一些精确的词语。我们在阅读时,应该使用反义词的方法,准确地理解课本中的知识点、观点和原理,进而培养辩证思维。例如,“市场经济是实现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这是一句黑体字,是重点知识,是一个重要观点。在这句话中,是“一种”,不是“唯一”。优化配置的有效形式,除了“市场调节”外,那还有“宏观调控”。是“有效”,不是“无效”,是“优化”,不是“劣化”。通过这样的分析,对“配置”就有了一个全面的印象、对“市场调节”就有了一个准确的理解。7、重视“引言”——注意前后两课之间的联系。现行政治课教材,每一课都有一个引言。这个引言,既概括了该课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也言简意赅地点拨了该课与前一个课之间的有机联系。重视引言,能帮助我们在宏观上把握知识板块之间的联系,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例如,高一政治课本上册第四课的引言。这个引言的第一和第二句话是:“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也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各个行业分属于不同的产业,不同的产业构成国民经济的整体。”引言的这两句话,言简意赅地讲了三层意思:一,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细胞;二,国民经济的产业构成——三大产业;三,第三课(企业)和第四课(产业和劳动者)之间的联系——各个行业分属于不同的产业。因此,我们不要忽视每一课的引言。8、板书标题——使学习“纲举目张”。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抓住标题,就统领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课(单元)有课(单元)的标题,节有节的标题,框有框的标题。抓住各种标题,就把握了课本内容最主要的东西。把各种标题“串”起来,就能起到“纲举目张”的效果。因此,在学习中,不能忽视各种标题,最好用彩色把各种标题加以突出。在学习、复习时,把各种标题“串”起来,既能对知识起统领作用,又能把知识梳理清楚,还能训练思维和叙述的条理性。9、区别字体——吃透知识点。现行政治课教材,在编写体例上,有三种字体:黑体字、宋体字和小字。黑体字是重点。宋体字是黑体字的延伸,它与黑体字一起构成了课本的正文。小字是对重点和正文的补充说明,它与旁边的名言警句、语录、谚语等一起对重点知识起作用。阅读时,我们既要区别不同字体的字的作用,又要把它们联系起来进行思考。这样,既能熟悉教材,又能激活思维,从而把知识点吃透。10、层层追问——发散思维。一般地,政治课本上的每句话,都有它的前因后果。我们阅读政治课本时,必须把每句话同前后句、前后段、前后节、前后课的内容联系起来。具体方法是:围绕确立的中心(段意、框标题、节标题、课标题或其他),不断地对自己提出相应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等类问题。这样,一句话就诞生几句话,一段就扩展成几段。这样,前后知识的联系也就越紧密清楚了,思维也就得到了发散。11、逻辑推理——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在新课的学习时,应尽可能地从旧知识推出新知识。在旧课的复习时,应探寻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这不仅符合人对事物的认识规律,而且能建立起知识网络,便于对知识的记忆。12、带问阅读——对课文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从而使阅读变成一个有准备的、批判性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过程。这样,既可以提高阅读的效果,又可以提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13、联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培养政治意识。政治课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政治课源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必须为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服务。用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来说明政治课本上的观点、原理,或用政治课本上的观点、原理去说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就能把政治课本教活,把政治课本读活。14、联系自己的生活情况——加强说服力。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去说明政治课本上的观点、原理,具有较强的说服力。15、联系教材提供的材料——熟悉教材。专家在编写政治课本时,为了证明所叙述的观点、原理,在教材中引用了一些材料、、语录、谚语、名言警句等。不管这些材料是否过时,它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对课本的理解。把课本正文中的观点与这些材料进行联系、思考,这样能熟悉课本,加强对相应知识点的掌握。16、联系其他学科知识点——拓宽综合视野。用其它学科的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政治课本上的内容;用政治课本上的知识去解释其他学科的知识,能够突破难点,培养综合能力。我们的政治学习应该有这方面的大视野。17、概括段意——培养概括能力。一个段落,往往就讲解一个问题。概括段落大意,不仅能理解知识,还能培养概括能力。政治课文的每一段文字,都是由几个不同但又相联系的句子组成。一般地,第一句或最后一句往往概括了该段的段落大意或观点。在阅读政治课文时,首先应留心第一句或最后一句。但有时整段并没有一个明显的句子可以概括出该段的段意。这时,就要求我们用精练的一个词或句子把该段的大意概括出来。这样,对这一整段的内容就大致清楚了。例如,对于现行的高一政治教材:“由于市场的作用不是万能的,也不是完美无缺的,所以,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不仅要求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而且需要有国家的宏观调控。只有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才能克服市场的种种缺陷,把‘有形的手’与‘无形的手’结合起来,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这一段讲了一个什么问题。通过“概括段意”的法,就能得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这个问题。18、划分层次——培养分析能力。课本在知识的叙述上,有时对一个问题的讲解往往要从几个层面或从几个角度去进行。我们应该逐层逐层地深入理解。例如,对于现行高一政治课教材,我们提出了“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的问题之后,应该紧接着思考:“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有哪些表现呢?”这个问题。在这个问题的指引下,回到教材的那个自然段中去进行层次分析,很快地,完整的答案就会出来:①市场的作用不是万能的;②也不是完美无缺的;③才能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这样,关于“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的问题,通过阅读掌握了。19、构建图表——帮助记忆。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知识体系,一个单元也有其知识体系。构建知识体系图表,把“厚书”变成“薄书”,既培养了概括整理能力,又培养了学习、记忆方法。但要注意,这一步与前面的方法是不同的。它不是钻研理解知识的细节,而是侧重与整理知识体系。这一步,必须自己动手,不能把参考书上的知识结构图表照抄一遍。通过总结知识体系,构建知识结构图表,不但可以从头到尾地把知识复习一遍,还培养了动手能力。20、理清线索——减轻记忆负担。政治课的每个框题、每节、每课乃至全书,都有其叙述的线索,理清线索,从宏观上掌握知识。如,高一的《经济常识》(上、下册),全书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线,依“市场经济一般——市场经济特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样的三部分来编写的。一、二课为基础部分,包括商品经济基本理论、市场经济一般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三至八课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具体内容。(上下册)全书研究的对象是市场经济关系及其调节。所以,教材在横向结构上,介绍了:市场客体、市场主体、市场构成、市场法规、宏观调控等市场经济的五大构成要素;教材在纵向上,以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特别是居民个人)为中心,介绍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市场经济的四大环节。21、易混归类——培养辨别能力。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往往就是考点,这些知识点往往在选择题和辨析题中出现。这种题目的难度较大,只有对课本知识掌握得十分扎实,才不容易做错。例如,关于价值的表现形式的问题,高一课本有两处,是分别出现的。一处是“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另一处是:“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记得上海市在单独命题高考时,就在价值的表现形式这个问题上曾经考过一道选择题,结果得分率很低。又比如,《政治常识》中有:“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四种说法,虽然都是“代表大会”,但却是最容易混淆的。再比如:“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重要政治制度”三种说法,分别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 *** 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虽然都是“政治制度”,但也是容易混淆的。在学习中,对类似容易混淆的知识进行归纳、辨别,并进行练习。在新课学习时,要对前面的旧知识与刚学的新知识进行对比,找出其区别。学完一册后,应该对全本书中与同一个词有关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如关于“表现”、关于“基础”、关于“条件”、关于“制度”等等)。这样,不但能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还能培养思维的深刻性。22、“浓缩”知识——便于记忆。作为教材的课本,在阐述理论问题时,当然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力求作到全面。在对其中的一个角度进行叙述时,又必须“摆事实,讲道理”,力求作到深刻。在每一句话的表述上,还必须清楚明白,力求作到准确。这样一来,对于一个问题,教材就可能出现较大的篇幅,看上去比较“繁杂”。例如,高一政治课本上册“发展农业”部分,一共12个自然段和一个资料卡。这么多的篇幅,实际上就讲了一个问题:我国农业的出路——必须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道路。而且,教材对这个问题的每一个要点首先都是使用一句比较长的句子来表述,然后又用一个自然段进行阐述,再用一个小字的自然段来对其补充说明。初学的时候,给人的感觉就好象是“雾里看花”、“大海捞针”,记忆起来很费劲。这就要求我们进行概括,“化繁为简”。我们必须首先“咬文嚼字”地把课本读准、联系“实际”地把课本读活(读“厚”)。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必须用“浓缩”的法,将教材12个自然段的内容(一个问题,五个要点)“浓缩”为几句便于理解、记忆的“顺口溜”(把课本读“薄”)。例如,对上面我国农业的出路问题,我们可以用这样的“顺口溜”来帮助学生理解、概括和记忆:“‘三高农业’如何走,政策、科技、投入必须有。产业化经营很重要,乡镇企业好帮手。”

跪求所有的成语,有解释的!可以打印的!

高中语文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s://pan.baidu/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语文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高中3年重要的成语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神通):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或各自拿出本领互相竞赛。

拔出萝卜带出泥:比喻一个犯罪分子落网,带动另一个犯罪分子的暴露。

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不相知的人既是生活一辈子,仍然如同刚刚认识;相知的人即使相处很短,也如同老朋友一样。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达到很高程度后仍需继续努力。

百闻不如一见:听得再多,也不如亲眼见一次。

斑马的脑袋——头头是道。

版版(板板)六十四:比喻呆板、固执,不知变通。

板上钉:比喻事情已定,不能改变。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比喻本来想害别人,结果还了自己,自食其果。

半瓶(子)醋:比喻对某种知识或技术只略知一二。

饱汉不知饿汉饥:比喻处境好的人不能理解别人的苦衷。

比一时,此一时:表示情况已与过去不相同。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闭塞眼睛抓麻雀:比喻盲目地办事情。

毕其功于一役:形容急于求成。

冰糖煮黄连——同甘共苦。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指根据具体情况,取灵活的应付办法。

病急乱投医:比喻事情到了紧急的时候,乱想办法。

不打不相识:指经过交手,相互了解,能更好地结交,相处。

不到黄河不死心:比喻不大目的不罢休。也比喻到了五路可走的境地仍不死心。

不得已而为之:没有办法,只能这样做。

不分青红皂白: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不敢越雷池一步: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围和界限。

不敢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形象化表述。

不费吹灰之力:形容做是很容易,不费什么力气 。

不见棺材不落泪:比喻不到彻底失败的时候不肯罢休。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不经历一件事,就不能增长对那坚实的见识。

不可同日而语:形容不能相提并论,不能相比。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

不要再一个树上吊死:遇到困境后应有所变通,不要固执一种选择。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

不知天高地厚:形容骄狂无知。

不知者不罪:因事前不知道而有所冒犯,就不加罪。

拆东墙补西墙:比喻勉强应付。也比喻临时救急,不是根本办法。

长江后浪推前浪:比喻事物不断前进。多指新人新事物代替旧人旧事物。

唱白脸:扮演反面角色,对事情取尖酸刻薄的态度。

唱对台戏:比喻取与对方相反的行动,或有意搞垮对方。

唱高调:说不切实际的漂亮话,说得好听却不去行动。

唱空城计:比语言使自己力量空虚、骗过对方的方法。也比喻单位的人员全部或大部分不在。也可形容肚子饿。

唱主角:比喻担负主要任务或在某方面起主导作用。

炒鱿鱼:比喻被解雇,撤职。

陈芝麻烂谷子:比喻陈旧的无关紧要的话或事物。

撑场面:指维护表面的排场,维护体面。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非但办不好事情,反而常常把事情搞砸。

秤砣虽小压千斤:比喻外表虽不引人注目,实际很起作用。

吃一堑qian4,长一智:用于经过失败取得教训的场合。

吃错药:比喻说话办事有违常理。

吃小灶:比喻享受特殊待遇。

丑媳妇早晚要见公婆:比喻不好的东西迟早要让人知道。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原指出兵攻击对方不防备的地方。后也指行动出乎意料。

初生牛犊不怕虎:比喻年轻人思想上没有框框,敢作敢为,勇敢大胆。

穿小鞋:比喻暗中报复人,刁难人。

船到江心补漏迟:比喻补救不及时,对事情毫无帮助。

闯红灯:比喻超越现有的规则办事。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一路走不通,还可以走另一条路。不把自己局限于某一目标。

此地无银三百两:比喻想要隐瞒掩饰,结果反而暴露。

此而可忍,孰不可忍:是可忍,孰不可忍。这个能容忍,还有什么不能容忍呢!

聪明反被聪明误:自以为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妨碍了。

打官腔:指说官场上的辞令、口吻,或用冠冕堂皇的话来应付、推托或责难别人。

打开天窗说亮话:比喻无须回避,公开说明。

打破沙(砂)锅问到底: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

打水漂:比喻白白投入却没有收获。

打退堂鼓:比喻办事中途退缩。

打预防针:比喻提前打招呼,做好思想准备,以防患于未然。

打圆场:调解纠纷,缓和矛盾。

大树底下好乘凉:比喻有所依托,事情就好办。

大水冲了龙王庙:比喻本是一家人,因不相识而发生冲突争端。

大气候:比喻出现在大范围内的某种政治、经济形势或思潮。

大象的鼻子——能屈能伸。

打肿脸充胖子:比喻宁可付出代价而硬充作了不起。

单丝不成线:比喻个人力量单薄,难把事情办成。

独木难成林:比喻个人力量单薄,难把事情办成。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事人被碰到的事情搞糊涂了,旁观的人却看得很清楚。

当面鼓对面锣:比喻面对面的谈判或交换意见。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原是佛家告诫修行的人要警惕外界的诱惑。后比喻取得一定成就后往往面临新的更大的困难。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比喻按实际情况办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站在正义方面,就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和帮助;反之亦然。

吊胃口:有好吃的引起人的食欲;也比喻让人产生某种欲望或兴趣。

丁是丁,卯是卯:形容对事认真,毫不含糊。

钉(丁)是钉 ,卯是卯:形容对事认真,毫不含糊。

定心丸:能使情绪、思想安定下来的言论或行动。

东方不亮西方亮:表示尚有选择的余地。

东隅已逝,桑榆已晚:早年的时光流逝,如果珍惜时光,发奋图强,晚年并不晚。

豆腐渣工程:形容质量低劣的建筑工程。

多行不义必自毙:坏事干多了,结果是自己找死。

二一添作五:借指双方平分。

防患于未然:灾害或事故未发生之前就取防范措施。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指不让人民说话,必有大害。

反其道而行之:取同对方相反的办法行事。

放长线钓大鱼:比喻做事从长远打算,虽不能立即收效,但将来能得到更大的好处。

放之四海而皆准: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处都适用。

风马牛不相及:本指齐楚相距很远,即使马牛走失,也不会跑到对方境内;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形容惊慌疑惧。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指事不会连续来,祸事却会接踵而至。

覆巢无完卵:比喻灭门之火,无一幸免。又比喻整体毁灭,个体也不能幸存。

赶鸭子上架:比喻强迫别人做能力达不到的事。

高姿态:指对别人宽容、谅解。

割(杀)鸡焉用宰牛刀:比喻办小事情不用花大力气。

胳膊拧ning3(扭)不过大腿:比喻弱小的敌不过强大的。

胳膊肘往(朝〔外拐:比喻不向着自家人而向着外人。

恭敬不如从命:客套话。多用在别人对自己客气,虽不敢当,但不好违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比喻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很重要。

挂羊头,卖狗肉:比喻以好的名义作招牌,实际兜售劣质的货色。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正)冠:瓜田李下是指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条件成熟了,事情自然就会成功。

滚雪球:比喻事物在原来的基础上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

过**:形容对过去的事情一幕幕回顾。

过干瘾:形容个人的欲望表面上接触了,但实际上没有得到满足。

过五关,斩六将:比喻英勇无比。也比喻克服重重困难。

好了伤疤忘了痛:比喻过上了舒心的日子,就忘了过去的苦日子。

耗子啃书本——咬文嚼字。

和尚打伞——无(发)法无天

恨铁不成钢:比喻对人要求严格,希望他变得更好。

横挑鼻子竖挑眼:比喻百般挑剔。

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形容统治阶级对下属或奴才的任意使唤。

化干戈为玉帛:比喻使战争转为和平。

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自恃某一外部条件优越而不思主观努力,用于批评一种因循守旧的思想。

画虎不成反类犬: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

画虎画皮难画骨:比喻认识一个人容易,了解其内心却很难。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比喻态度强硬、要求强烈的单位或下属能得到更多的照顾。

机不可失,失(时)不再来:指时机难得,必须抓紧。

鸡蛋里挑骨头:比喻故意挑剔。

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那人对付别人的方法反过来对付那人。

疾风知劲草:比喻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知道谁最坚强。

吉人自有天相:好人自有上天保佑(遭遇危险活困难时的安慰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不要给别人。

兼听则明,偏听则按:听取各方意见,才能明辨是非;否则就会造成错的判断。

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比喻抓住了次要的东西,而放弃了主要的东西。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

揭盖子:比喻揭开矛盾或问题。

解扣子:比喻揭开思想疙瘩。

解铃还须系铃人:比喻谁惹出的麻烦,还得谁去解决。

近水楼台先得月:比喻所处的环境便利或条件优越而先得到利益。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指客观环境对人影响很大。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比喻外表很华美,里面却一团糟。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意志坚决,能克服一切困难。

井水不犯河水:比喻各管各的,互不相犯。

旧瓶装新酒:比喻用旧的形式表现新的内容。

九牛二虎之力:比喻很大的力气。

拒人以千里之外:形容态度傲慢,坚决地拒绝别人,或毫无商量余地。

君子一言,快马一鞭: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比喻一言为定,决不翻悔。

君子之交淡如水:贤者之间的交情,平淡如水,不尚虚华。

侃大山:吹牛、说笑话,没有目的的聊天。

快刀斩乱麻:比喻做事果断,能取坚决有效的措施,很快解决复杂的问题。

可望而不可即:常比喻目前还不能实现的事物。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佛教语。尘世如同苦海,无边无际,只有悟道,才能获得解脱。也比喻罪恶虽重,只要悔改,便有出路。

来而不往非礼也:表示对别人施加于自己行动做出回应。

烂摊子:比喻秩序混乱,不易收拾整顿的局面或单位。

烂船也有三斤铁:比喻不好的东西也有可利用的,不可小看的成分。

捞稻草:比喻在绝望中作徒劳无益的挣扎。也比喻趁机捞到好处。

捞世界:指外出闯荡。

老鼠过街,喊打:比喻害人的东西,大家一致痛恨。

雷声大,雨点小:比喻做起事来声势造得很大,实际行动却很少。

临时抱佛脚:原意为年老信佛,以求保佑,有临渴掘井之意。后指平时无准备而事急时仓促张罗。

临阵磨枪:事到临头才匆忙准备。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比喻世界很复杂,什么稀奇古怪的人和事都有。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du4:经常运动着的东西不易受侵蚀。

留尾巴:比喻做事做得不彻底,还留有问题。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比喻只要基础和根本还在,暂时遭受挫折和损失无伤大体。

露lou4馅儿:比喻暴露了不愿让人知道的事。

乱点鸳鸯谱:形容瞎指挥,胡乱凑合。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喻一方有情,另一方无意(多指男女恋爱)

马后炮:象棋术语。比喻不及时的举动。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比喻事物体积或规模虽小,具备的内容却很齐全。

满招损,谦受益: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会带来益处。

冒天下之大不韪wei3:不顾舆论的谴责而去干坏事。大不韪:最大的不是。

没辙儿:比喻没办法,无可奈何。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用象迷惑对方已达到目的。

摸着石头过河:比喻在实践中摸索着前进。

磨刀不误砍柴工:比喻事先做好充分准备,就能使工作加快。

磨洋工:泛指工作懒散拖沓。

磨工夫:耗费时间。

谋事在天,成事在人:自己经尽力,至于能否达到目的,那就要看时运如何了。

男儿有泪不轻弹:男子汉大丈夫不轻易掉泪。

泥菩萨过江(河)——自身难保:连自己也保不住,更谈不上帮助别人。

宁ning4为玉碎,不为瓦全:宁愿为正义事业牺牲,不愿丧失气节,苟且偷安。

跑龙套:比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事;或专做跑腿、服务性的工作;或其次要作用,充当配角。

赔了夫人又折兵:想占便宜,却受到双重损失。

捧着金饭碗要饭:比喻拥有良好的客观条件却不能解决生产、生活问题。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生存。

泼冷水:比喻挫伤别人的热情或兴致。

破罐子破摔:喻有了缺点、错误,不加改正,任其自流,甚至向更坏的方向发展。

破天荒:指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比喻小事不注意,就会出大问题。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小事不注意会造成大祸。

千里送鹅毛:比喻礼物虽轻,却含有深厚的情谊。

前怕狼后怕虎:形容顾虑重重,畏缩不前。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记取从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

牵一发而动全身:比喻动一个极小的部分就影响到全局。

墙倒众人推:比喻一个人在失势或受挫折的时候,周围的人趁机嘲讽、打击他。

墙内开花墙外香:比喻有的人才在本地或本单位不吃香,而在单位外吃香的不正常现象。也引申为其他事物在出产地步入在外地受欢迎。

敲门砖:比喻骗取名利的初步工具。

敲边鼓:比喻从旁帮腔;从旁助势。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比喻做事缺少必要条件,很难做成。

庆父不死,鲁难不已:比喻不清除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就得不到安宁。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喻学生胜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

茕茕qiong2孑jie2立,形影相吊:无依无靠,很孤单。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不可根据某人的现状就低估它的未来。

人怕出名猪怕壮:人太出名了就会招来麻烦;也指人为了保住名位而变得保守。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表示看事做事应该有远大的眼光,周密的思考。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在某个部门或圈子里,必须遵守相应的游戏规则,不能率性而为。有时表示自己陷入被动局面时的无奈。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比喻人和事的永恒、伟大。

如入无人之境:比喻打仗节节胜利,没有遇到抵抗。

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形容对人物的刻画和描写非常生动逼真。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虽然一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能因此得到好处。

山不转水转:比喻情况总在变化,一时不顺利也不必懊恼和悲观。

上台阶:比喻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比喻要达到某一目的,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名声常常可能远远大于实际。表示自谦。

三十六计(策),走为上计(策):事情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三家村:指偏僻的小山村。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比喻没有恒心,经常中断。

三下五除二:形容做事及动作敏捷利索。

三月不知肉味: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而忘记了其他事情。也形容几个月没吃肉。

杀回马枪:回过头来给追击者以突然袭击。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山雨欲来风满楼:比喻局势将要有重大变化前夕的迹象和气氛。

上梁不正下梁歪:比喻在上的人行为不正,下面的人也跟着做坏事。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形容无路可走的窘迫处境。

上无片瓦,下无立锥(插针)之地:形容极其贫困。

神龙见首不见尾:原是谈论诗的神韵;后比喻人的行踪诡秘,刚一露面就不见了;比喻言辞闪烁,使人捉摸不定。

身在曹营心在汉:

生米煮成熟饭:比喻事情已经做成,不能再改变。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了胜利。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开始稍微差一点,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识时务者为俊杰:能认清时代潮流的,才能成为出色的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指培养人才不易。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个人的言行总是在众人的监视之下,不允许做坏事,做了也不可能隐瞒。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用老眼光看他。

事实胜于雄辨:

树倒猕猴散:靠山一倒,随从就一哄而散。

树欲静而风不止: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愿。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水至清则无鱼:表示对人或物不要要求太高。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四两拨千斤: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比喻急需的东西费了好的力气找不到,却在无意中得到了。

太岁头上动土:比喻触犯有力的人。

抬轿子:比喻为别人的利益奔走效劳或奉承吹捧。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泛指各方面的成果都要靠艰辛的训练、准备才能取得。

泰山不让土壤: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比喻目光短浅,只想到计算别人,没想到别人也在计算他。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qi1: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替罪羊:比喻代人受过。

天上不会掉馅饼:白占便宜的事实不会有的,提醒人们别上当。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并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的兴盛和衰亡,每个人都有一份责任。

天下乌鸦一般黑:比喻不管哪个地方的压迫者都是一样坏。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比喻有的事情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比喻有些灾难的发生,实现是无法预测的。

天字第一号:比喻最高的、最大的、最强的。

听风就是雨:刚听到一点风声就信以为真。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类事物相互感应。指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偷鸡不成蚀把米: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喻被动应付,对问题不作根本彻底的解决。

挖墙脚:从竞争对手那里弄走人才或抢走生意。

歪嘴和尚念经——老跑调: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一切都准备好了,只缺一个重要的条件了。

万变不离其宗: 尽管形式变化多端,但其本质或目的没变。

王顾左右而言他:形容无话对答,有意避开本题,用别的话搪塞过去。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比喻不善于团结人或笼络人,把可以依靠的力量赶到敌人方面去了。

位尊而无功,丰厚而无劳:

温良恭俭让:温和,善良,恭敬,节制,忍让,儒家待人接物的准则。现形容温和而缺乏斗争性。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结合好。

窝里斗:指家庭或团体内部发生争斗或冲突。

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比喻自己的势力范围或利益不容许别人侵占。

无可奈何花落去:形容留恋春景而又无法挽留的心情。后泛指怀念已经逝去了的事物的惆怅心情。

无风不起浪,无根不长草:事情的发生,总有个原因。

无所不用其极:现指做坏事时任何极端手段都使得出来。

无事不登三宝殿:没有事情就不上门。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比喻没有基础的事物。

五十步笑百步:喻自己和别人缺点相同,只是程度轻些,却毫无自知地讥笑别人。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指坏人彼此臭味相投,勾结在一起。

下台阶:(设法)摆脱困境。

香饽饽:比喻受欢迎的人或事。

象牙塔:比喻脱离现实生活的文学家和艺术家的小天地。

项公舞剑,意在沛公:比喻说话或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

小巫见大巫:相比之下,一个远比不上另一个(含讽刺或风趣的意味)。

小不忍则乱大谋:

心有灵犀一点通:比喻双方对彼此的心意都能心领神会。

心有余而力不足:心里非常想做,但力量不够。

水中捞月——一场空。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喻内部虽有分歧,争议,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

迅雷不及掩耳:比喻来势凶猛,使人来不及防备。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也值得引为警戒。

言必信,行必果: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阳春白雪,下里巴人:比喻高雅不通俗的文艺作品和通俗的普及的文学作品。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比喻对不同情况戏曲不同对策。

一锤子买卖:多指不法商贩的行为(含贬义)。

一刀切:比喻用划一办法处理情况或性质不同的事物。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定的环境造就一定的人才(含褒义)。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形容地势非常险要。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用卑鄙的心去猜测品德高尚的人。

一个萝卜一个坑:比喻一个人只有一个位置,,没有多余。也形容做事踏实。

一个鼻孔出气:比喻立场、观点、主张完全一致(含贬义)。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比喻事情进行波折很多。

一不做,而不休:事情既然开了头,就索性做到底。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开始时多做做好,为后来的工作打好基础。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形容思念的心情很迫切。

一碗水端平:比喻对相关各方一视同仁,不偏向任何一方。

一失足成千古恨:比喻一旦犯下严重错误或堕落,就成为终生的憾事。

一问三不知:不管怎么问,都说不知道。

一蟹不如一蟹:比喻一个不如一个,越来越差。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整体或全局。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说话算数。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比喻某一个对全局具有决定意义的问题处理不当,结果导致整个失败。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喻在某件事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就害怕。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自己还糊里糊涂,却要去教别人明白事理。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对方用什么手段,就用什么手段进行回击。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比喻拿对方的观点、方法、言论来反驳对方。

英雄无用武之地:比喻有才能却没有地方或机会施展。

有过之而无不及:相比之下,只有超过而不会不如(多用于坏的方面)。

有眼不识泰山:比喻浅陋无知,人不出有地位有能耐的人。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别人给自己指出的缺点错误,如果有,就改正;如果没有,就用来勉励自己。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平凡的人在多次考虑中,也会有一次是正确的。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有智慧的人在多次考虑中,也会有一次是失败的。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故意找借口诬陷人。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欲速则不达:指过于性急图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远水救不了近火:比喻缓慢的救助不能解决眼前的急难。

高中语文必修三期末复习资料(成语篇) 一、课内成语积累 1.既来之,则安之:原意为已经使他们来了,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今义指既然已经来了那么就要安定下来。 2.分崩离析:形容国家或组织分裂瓦解。 3.祸起萧墙: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4.五十步笑百步: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错误或缺点,只是程度轻一些,却在讥笑别人。后泛用以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有情节或轻或重的区别。 5.弃甲曳兵:常用来形容败逃的狼狈样子。 6.不可估量:无法估计。 7.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止。比喻学习不深入钻研。 8.坚韧不拔:形容意志坚强,不可动摇。 9.得心应手:心里怎么想,手就怎么做。形容运用自如。 10.永垂不朽:(姓名、事迹、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 11.非同寻常:不同平常。 12.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13.义愤填膺:由于不义的人和事所引起的愤怒感情充满胸膛。 14.安之若素:对于困境或异常情况一如平常,泰然处之。 15.心急如焚: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形容非常着急。也作心急火燎、心急如火。 16.不能自拔:不能主动地从痛苦中或罪恶中解脱出来。 17.公之于众:把事实向众人公开。 18.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联,比喻关系密切。也作息息相通。 19.气壮山河:形容气概如同高山大河般雄伟豪迈。 20.大失所望:非常失望。 21.无济于事:对于事情没有什么帮助。 22.语焉不详:说得不详细。 23.奄奄一息:形容气息微弱,接近死亡。 24.痛不欲生:形容悲痛到了极点,不愿再活下去了。 25.一帆风顺:船挂满帆,顺风行驶。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或阻碍。 26.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 27.恻隐之心:形容对别人寄予同情。 28.慢条斯理:原指说话做事有条有理,不慌不忙。现也形容说话做事慢腾腾,不慌不忙。 29.悄无声息:没有一点声音或声音很低。 30.荷枪实弹:扛着枪,上膛。指军队、警察等处于戒备状态。 31.人杰地灵:指杰出的人物出生或到过的地方,就会成为名胜地区,后多指杰出人物生于灵秀之地。 32.胜友如云:许多才华出众的人物聚集一处。 33.高朋满座: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座位。 34.腾蛟起凤:形容人的文章华美。 35.钟鸣鼎食:古代贵族权贵用餐时,打击乐器,用鼎器盛食物。形容富贵人家生活奢侈豪华。 36.天高地迥:形容极其高远。 37.萍水相逢:像浮萍随水漂泊,偶尔碰在一起。比喻不相识者偶然相遇。 38.老当益壮:原指年纪老了,志气应该更壮。现多形容人老干劲大。 39.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早上丢失了,晚上又收回来。比喻开始时在这方面虽然失败,最后在另一方面获得胜利。 40.豁然开朗:开阔或通达,光线充足。 41.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多用于否定句式) 42.不屑一顾:认为不值得一看。形容极端轻视。 43.迎刃而解:比喻主要的问题解决了,其他有关的问题就可以容易地得到解决。 44.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 45.有心无力:有某种心意或想法,但力量却达不到。 46.明察秋毫:比喻为人非常精明,任何小问题都看地很清楚。 47.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表示言行符合情理。 48.巧言令色:使用花言巧语和装慈善来讨好别人。 49.从善如流:形容能很好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像水从高处流到低处一样自然。 二、 成语误用类说 “正确使用成语”这一考点,不仅要我们从成语的用法上去指导学生,更要我们着眼于解题的主体对象,准确把握主体在解答过程中的特定的心理和感觉,以及对成语的既成理解。现在,社会上运用成语非常频繁而且错误百出,缺乏辨别能力的人往往要被误导,以致真不分,迷失方向。每年的高考试题都设计了专门的题目来考查学生掌握和使用成语的情况,有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对成语的使用情况以及使用时经常出现的误区作一番研究。 一、 望文生义 成语的意义有其固定性和整体性,不论构成成语的各个成分单独存在时是什么意思,他们组合成成语后,表示的都是那个成语的整体意义,而不是这个成语的各个语素的简单相加,所以要透过字面去把握,尤其是一些特殊的语素,更要注意其古义,千万不能以现在人的眼光或者是按现代汉语的意义去理解。 例: 1.张老师是那样地爱学生,每个学生的属相生日、兴趣爱好都耿耿于怀。(“耿耿于怀”指怀着心事,老不痛快。耿耿:心中不安的样子。) 2.面对无数个“豆腐渣”工程的受害者,面对受害者亲人披肝沥胆的痛苦,我们无法再保持沉默!(“披肝沥胆”比喻坦诚相见或竭尽忠诚。此成语也作“披肝沥血”“披肝露胆”。) 3.清明时节,相伴郊游,芳草萋萋,野花飘香,垄上小憩,如坐春风。(“如坐春风”比喻在某人跟前受到极好的教育。犹言和高人相处,就像受到春风的吹拂一般。) 以上各例,均属望文生义。 二、 张冠李戴 其实,每个成语都有其适用的对象及范围,使用时要格外注意,不能不看对象,乱用一通。该用在两个人身上的,不能用在一个人身上;该用来形容物的,不能用来形容人。反之亦然,否则就要闹笑话。 例: 4.风景这边独好,春节长来此观光的海内外客人不绝如缕。(“不绝如缕”指像细线一样连着,将断而未断。多用来形容情况危急或声音微弱。) 5.这家银行的资金投资于建筑上太大,问题一发生,当然就尾大不掉,很难应付用户的需求了。(“尾大不掉”指部下势力强大,不听从调动指挥,现在也比喻机构庞大,指挥失灵。句中应换成“捉襟见肘”才好。) 6.费力地从车门里钻出的刘晓庆,虽然浓妆淡抹,穿着入时,但是神色十分憔悴……(“浓妆淡抹”是浓艳和淡雅两种不同的妆饰打扮,它是形容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的不同妆饰,而这里却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同一时间的打扮了,自相矛盾。句中应换成“浓妆艳抹”为好。) 以上各例,均属不看对象及范围所引起的误用。 三、 褒贬不分 有些成语虽然意思基本相同,但感彩却不大一样,要注意区别对待,恰当使用。不然,褒贬误用,词不达意。 7.通过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西北某地已改头换面,山青水绿了。(“改头换面”,指只改变形式,不变实质。) 8.《警察和赞美诗》的结尾别有用心,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别有用心”,指言论和行动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9.历史的教训虽说值得注意,可惜流风余韵,还是绵绵不绝。(“流风余韵”,这个成语原先指先代流传下来的好风气、风度、韵味,是褒义词,而在这个例句中,却用来指过去那种不注重调查研究、不符合实际的估计、猜测、浮夸等不良风气,褒义误用作贬义了。) 以上几例,都是成语使用感彩不当。 四、 重复累赘 成语有固定的结构,有的本身就是一句话,甚至一个故事,弄不好会同句子中其它词语重复,使用时要特别注意。 10.同志的精辟科学论断,使这位经理了思想波折的莘莘学子终于找到了前进的方向。(“莘莘学子”指众多的学生,“这位”指的是一个人。) 11.张成同志不幸被敌人抓获,投入监狱,虽然全身被打得遍体鳞伤,但仍然坚守党的秘密。(“遍体鳞伤”就是“全身”受伤。) 12.这些大学的一些学生语文水平实在低劣,被人贻笑大方,影响了学校的声誉。(“贻笑大方”中的“大方”就是指大方之家,就是“人”。) 以上这些都属于用语重复,说话写文章时都应力求避免。 五、 多义误判(尤应注意) 在语言流传过程中,有些成语派生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这种对义成语决定了他们能使用于两种以上的语境。如果对这类成语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则易造成误判。 13.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常。(“灯红酒绿”有两个意思,她既可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也可形容都市或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所以这里正确。) 14.某黑帮团伙在几个劳改释放人员加入之后,如虎添翼,更加嚣张。(“如虎添翼”给人感觉很不舒服,但运用是正确的,因为“如虎添翼”可以用于正反两种语境。它既可以比喻强大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强大,也可以比喻凶恶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凶恶。) 15.苏杭山水果然名不虚传,秀色可餐,称之为“人间天堂”实不为过。(“秀色可餐”也是两种语境成语。可以形容女子姿容非常美丽,也可以用于形容景色非常优美。) 可见,要做到正确使用成语,仍离不开“知其义”这一根本点。对常用常见成语,只有平时多留心,多积累,方能在各种场合应对自如。 六、 谦敬不分 某些成语烙下了古代文化印迹,有的用于自称(谦词),有的则用于称对方(敬称)在实际运用中不能有丝毫差错。 16.王厂长的一席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了许多抓好产品质量的好建议。(误用谦词) 17.你放心,你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换房子的事我一定鼎立相助。(误用敬词) 七、 擅带宾语 有的词语是不能带宾语的,在辨析成语时要特别引起注意。 18.他往四周一看发现满山遍野都是这种怪石,这时他心中就有了出奇制胜叛军的妙计了。(“出奇制胜”可以作谓语和定语,但不能带宾语。) 19.这则笑话,因为对旧中国办事推诿、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当事诸公”,讽刺得很有力量,在民间流传颇广,几乎家喻户晓。(“漠不关心”多作谓语,不带宾语。) 以上两例,都把四字成语的后两字当作独立的动词来使用,让他带上了宾语。 八、 性别不分 20 .抗战期间,老五和他的哥哥失散,几十年过去了,某个偶然的机会使两人破镜重圆,兄弟俩真是激动万分。 (“破镜重圆”比喻夫妇失散或决裂后又重新团聚。) 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举案齐眉、结为连理等,都是异性组合,不能用在同性组合上。 总之,成语使用的正误辨别在很多时候需要凭借主体者自己的语感和所掌握的已有的知识,但懂得一些极为常见的辨析方法,积累一些成语使用中的典型例子,又是解决这一知识点的极为有用的法宝。所以,大家平时要多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在阅读报刊杂志的时候,多注意辨别,勤查词典,并做好相应的积累工作。 高考易错成语560例 ://wenku.baidu/view/509c988fcc22bcd126ff0c73.html 高考易错成语总结 ://wendang.baidu/view/84e0db38376baf1ffc4fad29.html

求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