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

诗人郭小川《团泊洼的秋天》_诗人郭小川

tamoadmin 2024-07-04 人已围观

简介1.郭小川诗歌代表作2.《望 星空》郭小川赏析是什么?3.郭小川的资料4.郭小川最好的十首诗5.郭小川是中国当代著名的诗人6.郭小川怎么看待诗歌?7.郭小川的叙事长诗主要有郭小川在咸宁创作《楠竹歌》青竹如同老兵,楠竹如同少女。纵然做成柴烧,也要煮熟饭食。纵然化为灰烬,也要肥养田地。在鄂南大地流传的向阳湖传说中,有关著名诗人郭小川的故事很多。尽管当时是许多作家、诗人被迫“封笔”的年代,他在咸宁干校的

1.郭小川诗歌代表作

2.《望 星空》郭小川赏析是什么?

3.郭小川的资料

4.郭小川最好的十首诗

5.郭小川是中国当代著名的诗人

6.郭小川怎么看待诗歌?

7.郭小川的叙事长诗主要有

诗人郭小川《团泊洼的秋天》_诗人郭小川

郭小川在咸宁创作《楠竹歌》

青竹如同老兵,楠竹如同少女。

纵然做成柴烧,也要煮熟饭食。

纵然化为灰烬,也要肥养田地。

在鄂南大地流传的向阳湖传说中,有关著名诗人郭小川的故事很多。尽管当时是许多作家、诗人被迫“封笔”的年代,他在咸宁干校的创作却并未中止,且堪称“五七”战士中最为丰富的。从1970年春至1972年秋,他所写的长诗短句竟达30多首,如《长江上》、《赠友人》、《长江边上五七路》、《万里长江横渡》和《五言诗二首》,等等,可以列出长长的一串。其中,“江南林区三唱”之一——《楠竹歌》在咸宁更是广为人知。

1996年10月中旬,在郭小川逝世20周年之际,我进京采访了他的夫人、年逾古稀的杜惠老人。因为我来自竹乡咸宁,交谈中,杜妈妈告诉我,郭小川于1970年1月下放向阳湖,当年便创作了《楠竹歌》等诗作,初稿写在自己题名为“练笔集”的笔记本里,生前从未发表。1975年1月,他曾向“中央专案组”写过一份《交代几篇作品的写作情况》,其中谈到《楠竹歌》的创作动因和经过:这首诗是他于1970年晚秋写的,当时他因为协助咸宁县革委会整理一位老贫农的典型材料,有机会去花纹公社(注:今隶属咸宁市咸安区汀泗桥镇)星星竹海参观了一天,满眼青山绿竹,使他感到无比兴奋。这期间他收到了大女儿岭梅的信,其中流露出在内蒙农村插队不大安心,她的妹妹晓惠也是如此。为了教育**妹俩,郭小川便写了《楠竹歌》,他用的是象征手法,如诗中写道:“青松如同老兵,楠竹如同少女”,一看就知道是写给爱女的。在诗中,郭小川希望她向楠竹那样“埋头苦干,情愿在深山久居”,安心在农村扎根,“不务虚名,但求实际”;希望她不要受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一身光洁,不教尘土染青枝;一派清香,不许歪风留邪气”;父亲要求女儿做一个普遍劳动者:“做根扁担,能挑千万里;做副箩筐,能盛百斤米”。——谈到这里,白发苍苍的杜妈妈还深情地说,有一天,她正在河南邢台《光明日报》“五七”干校劳动,收到郭小川寄来手抄的《楠竹歌》,称这首托物咏志的诗既是献给子女也是献给她的。诗的结尾表达了“愿将生命化竹枝”的豪情壮志,鼓励妻子在最困难的时候像楠竹一样坚强,给她以莫大的宽慰。

杜妈妈的一席话,令我沉思良久。时至今日,我终于明白:郭小川于1974年12月被遣送到天津静海的团泊洼干校,在那里写下了《团泊洼的秋天》,其中“战士自有战士的性格,不怕污蔑,不怕恫吓;一切无情的打击,只会使人腰杆挺直,青春焕发……”等警句,可以说是借助从咸宁带去的竹笛吹奏出来的空谷足音。它也是楠竹精神的再次生动体现,标志着“五七”战士人生境界的更高升华。

--摘自李城外“向阳湖文化名人与咸宁的竹”

郭小川诗歌代表作

20世纪50年代,我国诗人郭小川的政治抒情诗的代表作品有《致青年公民》组诗、《望星空》《甘蔗林——青纱帐》《团泊洼的秋天》等,都较为清晰地留下了时代的足迹。

由于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对人民的忠诚,在诗作中表现了大无畏的坚定性与乐观主义精神,所以不断奏出了昂扬的旋律,鼓舞广大人民感奋起来,推动历史前进。

郭小川认为,我们“处在一个意气风发、精神振奋的前所未有的时代。”因而这个时代的诗歌要“造成一种雄浑而壮丽的气势,一种高昂的调子。”郭小川的可贵素质是具有永不衰竭的“战斗的热情”,并将这股热情融会于有血有肉的生活形象之中。

扩展资料:

为了表达内容的需要,郭小川不拘一格,对诗歌形式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曾被誉为“革新能手”。“新辞赋体”可以说是诗人的一个独特创造。为了表达壮阔的思想感情,他从我国古代辞赋中借鉴联辞结采的特点,结合现代汉语规律,创造了这种新诗体。

短句长排、诗行大体整齐、对应的格式,与铺饰、夸张、重叠、排比、对偶等表现手法大量使用,以及结构、词藻、音韵节奏等方面的考究,有效地增强了诗的情感浓度与语言力度,造成一种宏阔与澎湃的气势,使得这种诗体产生了较强的艺术表现力。

郭小川走了,但他留下的诗句今日吟诵起来仍然那么亲切上口,仍然鼓舞和激励着我们:

战士自有战士的性格,不怕污蔑,不怕恫吓;

战士自有战士的抱负,永远改造,从零出发;

战士自有战士的胆识,不信流言,不受欺诈;

战士自有战士的爱情,忠贞不渝,新美如画!

百度百科-郭小川

《望 星空》郭小川赏析是什么?

郭小川诗歌代表作有《投入火热的斗争》、《致青年公民》、《雪与山谷》、《将军三部曲》、《甘蔗林——青纱帐》、《昆仑行》等。

郭小川,男,原名郭恩大,中国近代著名诗人,出生于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凤山镇(原属热河省)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笔名:郭苏、伟倜、健风、湘云、登云、丁云、晓船、袖春等。父母均系教师。他幼年在家乡读书,随父读过两年私塾。1948年到1954年,先后任冀察热辽《群众日报》副总编辑兼《大众日报》负责人;《天津日报》编辑部主任。

1955年到1961年,任中央作协党组副书记、作协书记处书记兼秘书长、《诗·刊》编委。1962年调《人民日报》任特约记者。1970年,随中国作家协会到湖北咸宁五七干校劳动锻炼。1976年10月18日,在一场意外的火灾中不幸逝世,终年57周岁。

诗歌特点:

充溢着强烈,真挚的革命激情。郭小川对党和革命事业有着无限深情,他的诗歌热情歌颂党,祖国和革命事业。

富于哲理性。他善于把自己对人生,社会,现实生活的观察提炼成具有真知灼见的哲理,以此作为诗篇的主题。他还善于提炼富有哲理性的警句。

他的诗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郭小川被认为是“时代的歌手和号手”。他擅长表现时代生活主流的题材。

在艺术上,郭小川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他继承中国古典诗歌“感物言志”的传统,同时也借鉴"楼梯式"的长句和民歌的清新。

郭小川的资料

《望星空》是诗人郭小川的一篇现代诗,其中较为经典的有这一段,生命是珍贵的,为了赞颂战斗的人生,我写下成册的诗章,可是在人生的路途上,又有多少机缘,向星空了望。

在人生的行程中,又有多少个夜晚,见星空如此安详,在伟大的宇宙的空间,人生不过是流星般的闪光,在无限的时间的河流里,人生仅仅是微小又微小的波浪。

在诗歌中,作者引导读者对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思考,使得这首诗富含哲理,体现着作者在诗歌创作上的成熟,作者郭小川,原名郭恩大,出生于河北省丰宁县凤山镇,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教师,郭小川创作作品极多,主要著作有《平原老人》、《投入火热的斗争》、《致青年公民》、《鹏程万里》等等。

诗歌分析

《望星空》是以比较曲折、形象的艺术手法,歌颂人定胜天的伟大力量,歌颂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迎难而上,去建设美好、幸福的人间天堂的时代主题,但在诗歌的具体展开中,却明显的体现了感受与理念,诗学与政治要求之间的矛盾。

在诗歌中,作者少了一贯的明朗豪迈的诗风,而在诗句中添加的深沉,则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思考,用极接近个人情感世界的语句,表现了作者对历史挫折的严肃思考和感应。

郭小川最好的十首诗

郭小川诗诜

郭小川(1919——1976),河北丰宁县人。1937年参加革命,后长期在新闻、宣传、文艺部门工作,并坚持诗歌创作。先后出版《投入火热的斗争》、《致青年公民》、《雪与山谷》、《将军三部曲》、《甘蔗林——青纱帐》、《郭小川诗选》等十余本诗集。郭小川作为一位著名的“战士诗人”,他的诗歌始终与时代共同着脉搏,从中可以“看到时代前进的脚步,听到时代前进的声音”。诗人还善于把强烈的时代精神与自身日益成熟的诗歌艺术结合起来,借助浓郁的抒情、鲜明的形象和巧妙的构思,以触动读者的心灵并引起长久的思索。他曾采用阶梯式、民歌体、自由诗、新辞赋体等多种诗体形式进行创作,尤其是在学习我国民歌和古代诗歌、词赋的表现手法,倡导与实践新格律体诗歌创作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1955年至1956年间,郭小川陆续写成总题为《致青年公民》的组诗。《向困难进军》即为组诗中的一首。它既是一首政治抒情诗,又是一首宣传鼓动诗。诗人采用充满革命激情而又富于鼓动性的语言,向人们揭示时代生活的真谛,召唤和鼓励青年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祖国,敢于“向困难进军”,勇于“投入火热的斗争”。

诗作开头就巧妙地采用比兴手法,询问青年公民在社会主义高潮中有否做好征服困难的思想准备,接着,诗人现身说法,介绍“我”青年时代的一段生活插曲:“我”因遇到困难,在雨夜行军的路上去见将军,要求回到后方再学几年。得到的回答是:“问题很简单——/不勇敢的/在斗争中学会勇敢,/怕困难的/去顽强地熟悉困难。”这些闪光的话使“我”立即回到队伍继续前进。这类叙事成分,构成了抒情诗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诗人在用辨证而富有诗意的语言,说明和平时期困难的性质和它具有的双重性之后,在接尾直抒胸臆:“让我们/以百倍的勇气和毅力/向困难进军!/不仅用言词/而且用行动/说明我们是真正的公民!”诗句响彻着时代的声音,体现着时代的精神。诗人以议论入诗,于感情汹涌中闪射出真理的光芒,使这类诗作成为响亮的战鼓,时代的号角,因而受到青年读者广泛热烈的响应。

诗人采用了马雅可夫斯基阶梯诗的形式。诗句简短有力,节奏鲜明,有如阶梯一样的诗行排列,造成热情奔放的气势。因其便于在群众集会上朗诵,此后成为政治抒情诗创作较为理想的诗体形式。

当时的诗人正处于创作的爆发期,诗作在艺术上还不够成熟,存在议论多于描绘,思想多于形象的缺陷。至于如何将火一样的政治热情化为鲜明的艺术形象,如何

郭小川是中国当代著名的诗人

郭小川最好的十首诗:

沉沉的黑夜都是白天的前奏。——郭小川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郭小川

真理才是生命之光,斗争才是和平之母。——郭小川

木棉花开红了半空, 凤凰树开花红了一城。——郭小川

想起了青纱帐,我怎能不迷恋甘蔗林的风光。——郭小川

在无限的时间的河流里,人生仅仅是微小又微小的波浪。——郭小川

人生虽是暂短的,但只有人类的双手,能够为宇宙穿上盛装。——郭小川

生活真像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郭小川

大胆的想望,不倦的思索,一往直前的行进,这才是青春的美,青春的快乐,青春的本分!——郭小川

战士有战士的爱情:忠贞不渝,新美如画;一切额外的贪欲,只能使人感到厌烦,感受到肉麻。——郭小川

不可否认的是,郭小川的创作一生,与时代息息相关,他经历了理想鼓动阶段,人生讴歌阶段,斗争张扬阶段。

在不同阶段下,时代的烙印明显,但都可以彰显出诗人的才华。他的诗令人鼓舞,催人奋进,笔触放纵,天马行空,是每个时代的“战歌”,因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在我国诗坛拥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诗人郭小川于1919年9月2日出生,因为火灾在烟雾中窒息而亡。

郭小川怎么看待诗歌?

郭小川(1919年9月2日—1976年10月18日),原名郭恩大,河北省丰宁县凤山镇(原属热河省)人。是中国文学界一位富有才华的诗人。

《团泊洼的秋天》是现代作家郭小川创作的一首新诗。这首诗前六节写团泊洼的秋天的平和、安详,这是对团泊洼的秋天的自然状貌的表象写实。第七节和第二十一节是承上启下的过渡性诗节。接下来十三节写团泊洼的秋天在世界或中国特定的政治社会环境里的喧嚣。最后两节是全诗的“诗眼”——平静的是秋天团泊洼的外表,而喧嚣的是秋天团泊洼的内部。这首诗不假雕琢,情词壮烈,气挟风雷电闪,读来感人肺腑,动人心魄。

郭小川的叙事长诗主要有

郭小川认为“诗必须是强烈的”,在他的诗里,他的慨当以慷的豪情状态,他的不可阻遏的吟讴咏叹,往往超过了他对复杂多变的现实生活的深刻认识和理性剖析。从战士兼诗人的眼光来观察现实,从现实社会重大的政治问题出发,选取题材,提出并回答革命者在不同革命阶段应有的精神状态、人生态度和道德情操,是他诗歌创作的一贯作风。他认为:“诗人首先是战士,要纵观整个新时代,眼光应当敏锐,唤起人们斗争。”作于1956年的抒情诗《致大海》,是其战士心灵的一次裸露呈示。诗人以“大海”作为革命的象征,寻绎了他成为一个战士的心路历程,显示了思想深处由不和谐走向和谐的搏斗过程,认为只有把个人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历史发展中去,才能获得与历史相通的灿烂的人生:“我要像海燕那样/吸取你身上的乳汁/去哺养那比海更深广的苍穹;/我要像朝霞那样/去你的怀抱中沐浴;/而又以自己的血液/把海水染得通红。”郭小川的诗作,特别是抒情诗,“是在中国的大地上,在崭新的世纪里,从一位毕生为祖国和人民事业而斗争的忠诚战士的心灵中发出来的。”

郭小川的叙事长诗主要有《爱情三部曲》、《将军三部曲》以及《一个和八个》。

《爱情三部曲》由《深深的山谷》、《白雪的赞歌》、《严厉的爱》组成。《深深的山谷》写一对青年男女由相爱到分手的故事。《白雪的赞歌》歌颂了因为有共同的革命理想而走到一起的坚贞爱情。《严厉的爱》主人公王兰的丈夫负伤后不听劝阻执意带伤重返前线,立志学医。后来在一位将军的调解下,男女主在“严厉的爱”中终结连理。

《将军三部曲》197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以写生活的率真和人物的内心见长,故事单纯,抒情浓重,在现代诗歌史上第一次塑造了人民战争年代血肉丰满的高级将领的形象。长诗《一个和八个》是诗人郭小川同时也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最著名的诗歌作品之一。

社会评价郭小川的诗歌

郭小川的诗歌,富于思想性,感情真切,豪放自由;他的语言,多是来自群众和生活,并经过锤炼而音韵铿锵,表现力较强。他致力于对亲身体验过的生活的独特理解和独特的表达方式。

因而在不少成功的作品中,又体现了构思精巧、富有哲理、风骨遒劲等特色。此外,他还把诸如明朗与含蓄、叙事与抒情、质朴与富丽、舒展与凝练、粗犷与细腻等等,辩证地运用到自己多种形式的诗歌创作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