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

十堪燃气_十气然应

tamoadmin 2024-08-23 人已围观

简介1.九成宫醴泉铭 全文2.太上玄门早坛功课经简介3.庐山草堂记原文和翻译4.文言文养生之道5.《风云》中身受重伤的无名是如何击败东瀛十大气忍的?6.弟子规 全文中秋夜,栖真观露坐,众话及矾山圣泉,云是黄帝诞圣之地。临泉有树,帝母尝曝藉衣于上,其树遂佝偻而俯,柯叶荫其泉,似不偶然也。父老云:将老,复有孙枝生其下,既长,其枝干态度一如之,至于今不知其几代矣。或曰:既有如此,何为不闻有大兴建以发扬之?

1.九成宫醴泉铭 全文

2.太上玄门早坛功课经简介

3.庐山草堂记原文和翻译

4.文言文养生之道

5.《风云》中身受重伤的无名是如何击败东瀛十大气忍的?

6.弟子规 全文

十堪燃气_十气然应

中秋夜,栖真观露坐,众话及矾山圣泉,云是黄帝诞圣之地。临泉有树,帝母尝曝藉衣于上,其树遂佝偻而俯,柯叶荫其泉,似不偶然也。父老云:将老,复有孙枝生其下,既长,其枝干态度一如之,至于今不知其几代矣。或曰:既有如此,何为不闻有大兴建以发扬之?

师曰:吾尝见碣,读之,乃唐时一县宰,输己之俸以立,宋得天下之后,缘此地属契丹,故不复振。凡大兴必大废,平常乃能久,物理固然耳。自帝至今三千六百余岁,几经世之兴亡,而圣迹俨然,百世瞻仰,皆由平常以致于此。师父广读书穷理,深知帝之德常称于人。人多未穷道理,直以为虚诞,少有能听信者。云帝非谪降,乃自降也,因上天议大行,以天上无可施为,愿施于下土。初世为民,凡有利益于世者,知无不为,再世为官僚,其功以得济众,三世为帝,遂贻万世永赖之功。故知天人必施功德于世,使下民用之不竭,方始复升,安居其上。

观主大师张公问曰:传闻帝之先,有五纪焉,咸有圣德,民寿万岁,可信然否?师曰:以无书传可考,则似延妄,以理推之,则为信然。人初禀道气以生,亦必随道气之盛衰。当其天地始判,道气精纯,所生之人性如赤子,皆服其气,而寿数岂止于万?道气渐离,地产灵芝,当时人皆食之,犹得千岁。及乎道气已散,而生百谷,人择其精者食之,美滋味而嗜欲生焉,寿不满百,不亦宜乎?以理言之,亦不可谓诬也。吾少时读佛氏《莲华经》,如云日之大若干,月之大若干,天有九霄,地有九垒,各高厚若干。初读之,直以为诞妄,后因入道,乃得其理。谓如九霄,即虚无也。虚以实为对,则地有九垒,亦固然尔。如地产金、银、铜、铁也。是乃五行之气在乎内而秀,发于外而成形质,是自无而入于有,虽曰坚刚,然久则必还其初。昔有客尝论及时尚,以金饰衣段,计日所费不下数百铤,不意坚金亦复有坏邪?吾是以知世人不知天道如此。天道必还,非有心于还,而自还之,此即理也。金出于地,亦何尝欲于世用?人以机巧取之不厌,则有伤于元气。今者形质虽坏,而其气则复于初。如或不然,则生生道息矣。生生之理,不独于金水火土木之属,凡物皆然也。吾从师父过阴山之北,沙漠有大林,虽无斧斤之伐,不以大小而举林自朽,盖所禀根气既衰,不得不朽耳。然则其孙枝又复生其下,此即生生之道也。以此观之,荣枯生死,莫非自然。人生富贵贫贱,荣枯寿夭,亦各有所命也。惟人不受其命,则苦心劳形,贪求不已,然则终不能于定分上曾有一毫增益。若或用心失正,积成罪业,其所损有不可思议者,非徒无益,而又害之。故曰无心是道。夫世道衰微,民不能明达此理,故天生大圣大贤以拯救之。以言教,以身化,发明三理,将使复其常性。祖师设教,正为此耳。

师曰:凡人无故遭人欺罔困辱,或至,莫非还宿债也。惟达人明理,故不敢欺一念,不敢凌一物。一言一动,惟恐有负于物,宁人负己,终不以己负人。欺人则自欺,害人则自害,如以刃自伤其身。

师与众坐,论及世之人多剥于下,而奉其上,以安其身。师曰:何惑之甚也?取于众而安其众,身不求安而自安。若惟求安身而不恤于众,则是反危其身,是不明损益之道也。故云:损之而益,益之而损。此非世俗所能知。

 中秋十七夜,栖真观合众露坐,塑师王才作礼,求为道像法。师曰:凡百像中,独道像难为。不惟塑之难,而论之亦难,则必先知教法中礼仪,及通相术,始可与言道像矣。希夷大道,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声色在乎前,非实不闻不见,特不尽驰于外,而内有所存焉耳。而谓实不见闻,则死物也。如内无所存,而尽驰于外,则是物引之而已。道家之像,要见视听于外,而存内观之意,此所以为难。世间虽大富贵人,其像亦甚易见。谓如富有之人,则多气酣肉重,颐颔丰满,然而近乎重浊。道像则不失其风骨清奇,而有大贵人之气,见于眉目之上,天庭日月之角,又背若万斛之舟,喻其重厚也。必先知此大略,其为像庶几矣。虽然,但当有其意,甚不欲圭角呈露,此所以为尤难。世之富贵,虽大至于帝王,犹于术之中可求。惟道像则要于术外求之,术说外相,则穷到妙极处,至于内相,则术不能尽。然有诸内,则必形诸外,而可见于行事。事,迹也;所以行事者,理也。寻其事而理可知,故知内外可通为一。惟道家贵在慎密不出,故人终不可得见。如列子居郑圃四十年,而人莫识之。祖师以次诸师真,以其开辟教门,是故处处在在,开发秘密,明谈玄妙。师父尝云:古人悟而不遇,今人遇而不悟。古之人有志行高远,抱朴含真,不遇至人明指而终其身者,不为不多。今人幸遇至人,大开教门,尚有终不可悟者,悲夫。古人云:千载一圣人出,五百年一贤人出,言圣贤间出也。谁谓祖师以次,诸得道师真并见于世。今日师真虽不可见,其所贻教言具存。人但以言辞俚直,谩不加意,殊不知辞近而旨远也。文人以文章规矩校之,则不无短长。盖至人志在明道,而于文章规矩有所不恤。长生师父虽不读书,其所作文辞自肺腹中流出,如《瑞鹧鸪》一百二十首,《风入松》六十首,皆口占而成。又注三教经,笔不停缀,文不足而理有余。知者以为脱神仙模范,云虽不读其文,而尽得其理。理者,道也。凡才士之于文章,百工之于技,妙处皆出于道,但终日行而不自知尔。

凡物无不自虚而生,因指其殿宇曰:只如此殿宇塑画,自人性中幻出,人性自道中幻出,其妙用岂非道邪?天地虽大,万物虽多,亦自虚而生。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相推相荡,变化无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复云: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此道妙之极也。人生于道,而能复于道,是不失其常性矣。圣贤有千经万论,何尝云飞腾变化,白日升天?止欲不失其常性。生死去来分明由己,若不能处身应物,则失之矣。一失则千差万别,虽六道四生,无不为者。(郝)太古得道之后,尝问于众曰:教言中何者最切于道?或对以不来不去。太古笑曰:此教法也,来去分明即是也。师父在胶西时,亦尝以此问众,山翁以自心所得对,师悦。后到沙漠,又以此问众。吾对以应念随时,到了无障碍,自有根源。师父亦许之。人谁无念?要知念之邪正,所欲去者邪念耳。凡损于精,损于神与气者,皆邪也。学人不知此,多执绝念为是。如依理作用,累功积行之正念,亦将绝乎?绝之则又死物也,岂可通于道?正如人坐环堵,不敢交一物,不敢动一念,而欲守待其道,不识其道果可守待邪?果不可守待邪?吾将以天地为环堵,逍遥盘礴于其间,而与物相周旋,绰绰然自有余地,未觉有妨于道也。有云:谁无念?谁无生?若实无生无不生。又有云:云去云来天自静,花开花谢树常闲。又指其月曰:此物但不为,青霄之下,浮云障蔽,则虚明洞彻,无物不照,人皆见之矣。殊不知有此心月,但为浮云所蔽,则失其明。凡私情邪念,即浮云也。人能常使邪念不生,则心月如天月之明,与天地相终始,而不复昧矣。

师曰:前辈修行,尘尘刹刹,体究念虑,觉一念恶,则必自陈说于人,使自辱自耻,冀不复生于心。今之学者反是。有一小善则自矜自扬,惟恐人之不知,千恶万恶自隐自恕,惟恐人知之。或知是终不能为善也。

师闲居,门弟子侍侧。师使用坐,相为揖让,久而不定。师曰:礼义亦贵真率,己无胜心而偶居人上,何伤?闲居则不必多让,多让则近伪。然礼以敬为主,若不以义裁之,则不可行。居己以敬,临事以义,君子也。敬,常也。义变也。知常而不知变,是执一也。执一则不通矣。天之四时,温凉寒暑,风雨雷霆,变也。有感则变,虽鬼神不能测。人之于事亦如此。不独于礼,凡一举一动,不可造次,随机应事,要合其宜。尔等无以此为末事而不尽心,道不外乎此矣。昔丹阳师父初立教法,以去奢从俭,与世相反为大常,凡世所欲者,举皆不为。只缘人多生爱欲不休,以至迷却真性,而不能复。故有道伴不过三人,茅屋不过三间之戒。至于建祖堂,亦止三间,其基址颇高爽,门人请一登临,竟莫许。且曰:吾于此未尝施工,况登临乃人之所欲,修真之士不为。经云:如春登台。言畅情也。下观春物熙熙,心意畅然,意畅则情出,景与情会,则流入爱境,而恐渐不知反,兼游胜地,实消人之福。尝记师父初入长春宫,登宝玄堂,见栋宇华丽,陈设一新,立视良久乃出。众邀之坐,不许。此无他,亦恐消其福也。时有一人知其不可,故作意邀我坐,吾即从之坐。夫事有不可已者,己初无心以为,而人以巧意勾令为之,己姑从之,又何害?我初无心故也。若藏机心,外虽不从人为,亦安得无罪也?

师曰:祖师在昆嵛山日,长春师父从之已三年,时年二十三。祖师以丹阳师父宿世功行至大,常与谈论玄妙,以长春师父功行未至,令作尘劳,不容少息。一日祖师闭户入,即止其论。师父内思之,调息为妙,则吾之尘劳事,与此正相反。自此之后,有暇则力行所闻之法。后祖师将有归期,三年中于四师极加锻炼,一日之工如往者百千日。错行倒施,动作无有是处,至于一出言一举足,未尝不受诃责。师父默自念曰:从师以来,不知何者是道,凡所教者,皆不干事。有疑欲问之,惮祖师之严,欲因循行之,而求道心切。意不能定,愤悱之极。一日乘间进问。祖师答曰:性上有。再无所言,师父亦不敢复问。后祖师临归,正腊月中,四师乞到钱物,令多买薪炭,大燃于所寝之室。室甚小,令丹阳、长真立于内,而不任其热,令长生、长春立于外,而不任其寒,内不敢出,外不敢入。如此者久,长生师父不堪其苦,乃遁去。至正月四日,祖师临升,三师立床下。祖师曰:丹阳已得道,长真已知道,吾无虑矣,长生、长春则犹未也。长春所学,当一听丹阳命,长真当管领长生。又谓长春曰:尔有一大罪,须当除去。往日尝有念,云凡所教我者,皆不干事。尔曾不知,不干事处便是道。师父亲说此言。吾初闻之,甚若无味,悟之则为至言。凡世间干事处,无非爱境,惟不干事处是道也。惟人不能出此爱境,故多陷入恶地。盖世间之事,善恶相半,既有一阴一阳,阳不得不然耳,惟在人之所择也。习善不变,则恶境渐疏,将至于纯善之地,恶念不复能生。习恶不悛,则恶境易熟,善念亦不能生矣。

栖真观醮罢,师默坐久。众起拜请教。师曰:众等无以吾为隐。吾所以不言者,以其无承受之人,言之不听,听之不行,彼此无益,吾何以言为?吾昔在滨州时,偶中风疾,内尝自念曰:此生幸遇师真,所得玄微之旨,皆口传心受,誓将传于后,倘因此疾以终,甚不副师真所传之意。况今日嗣掌教门,而复有隐邪?祖师以来,教门如许。今四方之人所以有信于我者,以其曾亲奉至真,必有所受耳。至真之道,吾岂不欲言?尝记从师父潍州遭难北行,当时檀信甚众,从之半月余,愿闻一言,终不可得。一日,萧老先生以达师父,乞少应众意。师父曰:何尝无应邪?吾譬如一钟,随扣随应。若有扣之大者,虽声满天地无难。此吾所亲闻也。吾生于大定九年,十年祖师升,是以不得亲奉,以次师真,皆所亲奉。太古师特为我说《易》,皆世所未闻。玉阳师握吾手,谈道妙。长春师父所授,不可具述。吾今年凡七旬,归期将至,岂欲不付后人?凡吾言皆本于实,人多好异,故听之者不入。陈秀玉于师父则贴然心服,尝谓人曰:吾所以心服丘长春者,以其实而已。尝与论教,有云:道释杂用权,惟儒家不用。非深明理者,不能有此语。盖道释之教,方便以化人,为中人以下设,此圣人之权也。孔子有云: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是以圣人曲垂方便,循循然诱之而使易入,至乎善则一也。故圣人之心岂有异哉?皆期于善而已。吾今以实言告诸众,众等听之,非我之私言也,师真之言也。人之学道奉善,初心莫不精进,行之未久而退怠,以其妄有所求,卒不见其验,则疑惑不能自解,故中道而废。圣人设教,于天下后世,惟欲人去妄复性,而不使情于中,使其心得其平常,为入道之本。圣人岂独无情哉?能自不动其心耳。如天有四时,寒暑运用,雷霆风雨,万变于前,而太虚之真体未尝动。学人体究至此,是到平常地也。故有云:平常是道。先保此平常,其积行累功,皆由乎己,是在我者也。道之显验,圣贤把握,是在天者也。当尽其在我者,而任其在天者,功行既至,道乃自得。若有心以求,则妄矣。昔从师父到献州,一县令从师父左右,未尝辄离,一日,乘间有问云:某潜心在道,已静居十五年,人皆谓之清静,然自知其未也。师父笑不答,既久曰:清静非一,有内有外,有无为有有为,公之所行外也。一男一女,世事之常,如公之行亦未易得,然则非真清静也。无为自得,是谓真清静,圣贤与之也。今之学人,或有存想吐纳以为事者,善则善矣,终不见其成功。正如入于冬时,能开诸花卉于覆阴中,非不奇也,然终不能成其实。惟无为清静,是为至极,无漏验也。三年不漏,则下丹结。六年则中丹结,其事已有不可具言者。九年上丹结,转入泥丸,三宫升降,变化无穷,虽千百亿化身,亦自此出。何以能致此?曰:必心地平常。以为本心平则神定,神定则精凝,精凝则气和,睟然见于面,发于四肢,无非自然。盖初以心地平常为本故也。此在乎己者,固不可不尽;系乎天者,不可以强致。惟其积累功行既教门中,至诚进道之人,皆宿世遭逢,正阳、纯阳曾结重缘。今人要知此理,积德不休,则其超进未可量也。亦如朝廷百官,各分品秩,其黜陟进退,必验其功过。既为修行人,便出于常人一等。如九品之官,若有功无过,升进不已,则极品可期也。学人昧于此,而不务实功,直欲享极品之贵,天下岂有此理邪?观诸师真得道,等级不同,皆由所积功行有浅深。丹阳师父才二年半得道,长真五年,长生七年。长春师父在磻溪、龙门近二十年,志气通彻天地,动达圣贤,以道见许,后则消息杳然。师父下志益坚,才得之,未久复夺去,只缘功行未全也。师真且如此,况余人乎?

学者惟当修进功行,无求显验,莫起疑心,行之既至,自然有所开觉,凡天资颖悟迥出寻常者,非一生一世之故,其所积累者,必有渐矣。吾生三岁,其见闻之事,耿耿不忘于怀。五岁入学,不出冬三月,能记《孝经》、《论语》二经,虽使日记千余言,犹有余力。先祖通阴阳之学,吾求学之,祖不许,曰:一日中能记花甲子而后可。吾坚请,过午授之,比日没已能通诵。吾家本沧州大族,宋时游宦东莱,因而家焉。一母三生九子,皆读书登进士第,仕至刺史者盖七人,而今碑刻具存。及大定间,家法尚有未坠者,子生三岁,皆预拜坟之列。吾方五岁,是岁寒食,仅百人拜坟,须日未出礼毕,既散归,宴乐游嬉,各从所欲。吾独有所感,私念祖先悠悠,不知所往,人之有死,亦自不知所归。心思惘然,坐于大桑之下,仰观俯察,天地之所以立,万物之所以生,此天之上地之下,又有何物为之覆载?何物为之维持?思察之极,以至于无思,而不知天地之大,万物之多。但见水气茫茫,通连上下,如卵壳之状,冥然漠然,不觉心形俱丧。家人访见之,始呼起,则日已暮矣。吾初亦不知其所以然,后入道遇师真,悟此忘心之趣。七岁遇关西王大师,一语相契。十四遇丹阳师父出家,父严不许,至十九复驱入俗中,锁于家。尝默祷于北辰之下,每至千拜。一日,武官者刘先生,与客谈道于中门之外,吾潜心跪听,沙石隐入膝中不自觉。后竟逃出,复驱入,反覆者三,始得出离于俗。曩虽在俗中,亦不知俗中之事。初昌邑县西住庵,尝独坐桃树下,每过半夜,有时不知天晓。一夕四更中,忽一人来,道骨仙风,非尘世人,金光玉泽,莹然相照。吾一见之,正心不动,知是长生也。既至,挥刀以断吾首,吾心亦不动。师喜,复安之。觉则心有悟,知师易吾之俗头面也。后十日复至,剖出吾心,又知去吾之俗心也。又十日复至,持油羔一盘饷予。尽食之,过饱欲死,师即剖吾腹尽去之。盖以吾性素自高,高则多所损折,故去其所损者。呜呼,至诚感神,信不虚矣。若能尽心行道,圣贤相去不远。此事未尝语人,今乃大白于众。众等勿为空言,忽而不行也。

建州观夜话,众论及人事兴废。师曰: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惟人不能观察天道之微,又安得执而行之邪?天道至神,试举其一二。如云百刻成日,但总言之耳,然其实不满百数。又十干配以十二时,相推相荡,变化无穷,若日满百刻,时干同数,则定于一而无所变。惟其能变,是以生生万有而不穷。凡一物一植,虽由一气之化成,有盛有衰,皆系乎时运。且如五谷以至于百草,其种类不可胜数,若一种得岁之宜,其生气倍盛于余种,是运使然也。故云万化随时出。物之无情尔,况人通天地之灵者也,物理有盛衰,则人事亦不无兴废。上自国家,至于各门划户,无不然者。如西方之教,入中国逾千年,非因其时,何以致此?惟因时而出,亦必因时而废,虽事物兴废皆系乎天,而天之真常未尝少变。何哉?无心故也。人不能知此理,则忧喜妄作,逐物而迁,至失其正,而不能复。是以达人无心,任万变于前而不动,以其知吾之性本出于天,与天同体,故所行皆法于天。学人能至此,始可与入道矣。

川州玉虚观,道众檀信奉师,终日勤勤,夜久未忍去。师曰:长春诗云:白发苍颜未了仙,游山玩水且留连,不嫌天上多官府,只恐人间有俗缘。俗缘深重,害道为多,人情贵华,与道相反。此殷勤眷恋,即属爱情,有爱则有恶,以至喜怒哀乐,莫非情也。若不能出得情,又安得入道?父子之爱可谓重矣,而达人亦不以为累。如《列子》载东门吴是也。惟其无亲,是谓至亲。视天下之老皆吾之老,天下之幼皆吾之幼。物皆吾属,同仁一视,非至亲邪?故《庄子》有云:至仁无亲。若亲其亲,则有所不亲;爱其所爱,则有所不爱矣。此世俗之情耳。为道之士,要当反此。凡世之所爱,吾不为甚爱;世之所恶,吾不为甚恶。虽有喜怒哀乐之情,发而能中其节,而不伤吾中和之气。故心得其平常,平常则了心矣。有云:佛性元无悟,众生本不迷,平常用心处,只此是菩提。道本无为,惟其了心而已。治其心得至于平常,则其道自生。譬如治田,除瓦砾、剪荆棘,去其害苗者,依时如法,布种于中,不求于苗,而苗自生矣。故曰:道本无为,惟其了心而已。又有云:了心一法,万行皆备。岂不见诸师真,亲授教于祖师?然犹千磨百炼,以制其心。只缘其性虽出于道,一投于形质之中,则为情欲所累。盖形质乃父母所遗,禀阴阳之气以成,有动有静,理也。纵复一念善生,则为形气所驱,而不果行。是以有志之士,知心性本出乎道,而不使形气夺其志,久则克之,气形俱化,而浑然复其天性。此皆由平心以致之,心平则神定,神定则气和,道自生矣。故曰:形神俱妙,与道合真。苟不去其情累,以平其心,则徒苦其形骸,而能入于道者,未之有也。上根生而知,不为情欲累其心;下根近愚而不及情;情惟在于中人,若存若亡,可上可下,习善则为上,习恶则为下,善恶之分,岂止云泥?孔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是故人不可以不知学。吾谓十经万法,特为中人设。教法者,教其所未知也。学者,学其所未觉也。既知所未知,觉其未觉,则欲其行也。行之既至,心与法同,则虽无法可也。法如药饵也,病既痊矣,勿药可也。学其未觉,惠也,功也。弘扬教法,接物利生,行也。积功累行,为道基本,绝学遗法,乃可入于道。故曰:绝学无忧。无忧则乃见真空,不言而道自行矣。如天道运用,而四时自行,百物自生。夫何为哉?

义州朝元观会众夜话,话及教门法度更变不一事。师曰:《易》有云:随时之义大矣哉。谓人之动静,必当随时之宜。如或不然,则未有不失其正者。丹阳师父以无为主教,长生无为有为相半。至长春师父,有为十之九,无为虽有其一,犹存而勿用焉。道同时异也。如丹阳师父《十劝》有云:茅屋不过三间。在今日则恐不可,若执而行之,未见其有得。譬如种粟于冬时,虽功用累倍,终不能有成。今日之教,虽大行有为,岂尽绝其无为?惟不当其时,则存而勿用耳。且此时十月也,不可以种粟,人所共知,非粟不可,时不可也。然于春则可种,此理又岂可不知?吾始学道,悟万有皆虚幻,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后亲奉师真训教,究及造化之理,乃知时用之大也。尝记玉阳大师握吾手而言曰:七朵金莲结子。今日万朵玉莲芳,然皆狂花也。故知道本自然,然必自有为行之,而后可得积行累功,进进不已,外功既就,不求得而自得之。有云:赫赫金丹一日成。学人执此言,谓真有一日可成之理,则误矣。本所谓功行既至,天与之道,顿然有悟于心,故曰一日成也。若果有不待功行,一日可成之理,则得师真一言,皆可入于道,而祖师暨诸师真,又何必区区设教化人,修行勤苦如此?永嘉有云: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所谓瞬目扬眉,运臂使指者是也。是即是矣,如何亦有入地狱者?必将无明幻化锻炼无余,然后性命自得,合而为一。故知必自有为入也。无为有为,本非二道,但顾其时之所用如何尔。孔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用舍者,时也。行藏者,随时之义也。若不达此,则进退皆失其正,何道之可明,何事之可济,信乎随时之义大矣。国家并用文武,未始阙其一,治则文为用,乱则武为用,变应随时,互为体用,其道则一也。教门之时用,何独异于此。此吾闻于长春师父。师父之心至谦至下,大慈大悲,所出之言,未尝一毫过于实。常云:无为之道,视之不可见,听之不可闻,行之卒不可至。长生与俺,尚多疑心,中道几乎变易,故知后人未易行。都不若积累功行,最为有效。必有志于功行,莫如接待。凡所过者,饥得食,劳得息,时寒时暑,皆得其安慰。德施于人者有如此,而功可不谓之至大乎。久而不易其诚,则当有神明报应,纵或未至,则必有外助,其暗中显应,有不可具言者。吾所亲经,未尝言于人。凡人有功一分,即说一分,犹且本分。或说作二分,则前功尽废,默而不言,其功得倍。故有云:不求人知,惟望天察。经云:建德若偷。己有善行,人或反非之,能不与之辩,则其功亦可得倍。若或辩之,斯不善已,纵复辩得是,又有何益?大凡修行人,无一时不与神明交,又何顾人之知与不知?经云:善者不辩。学者当明此理。

 通仙观方丈夜久,赵志完歌师父《梦游仙》词,既阕,众起拜,请解其义。师曰:丹阳师父未出家时,性豪纵好饮,然已学行功法,乃知性中自有道之根源。初见祖师,即知非常人,问曰:如何是道?祖师曰:五行不到处,父母未生时。至哉此言。吾少日粗学阴阳,故知人皆不出阴阳。且此生所受五常之性,即前生所好,既习以成,则有以感之也。谓如前生好仁,今生必得其木相,好礼必得火相,好义好智必得金水相之类。所好不一,则必得五行不纯驳杂之相。此之谓习化,又谓之因果。今之福业贵贱,皆不出五行因果也。本来之性有何习?无习有何感?无感无习,是五行不到之处,父母未生之时也。学人既知今之所爱,是多生所习,便当尽除去。当从最深重处除取去,渐至和习净尽,心形两忘,恍然入于仙界。故此词首云:梦游仙人,心上举一妄念,即是迷云,必须除去,乃得清明。故有云:灏气清凝,素云缥缈贯无边。《庄子》云:至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学人无实功夫者,中丹田且不能到,岂能渐渐入深得至于踵?师父云:至人岂止以踵?上下一段光明也。故有云:大光明罩紫金莲。金莲,心也。学人倘遇恶境,莫令心上少有变动,如禅家道:若铁轮顶上旋,定慧圆明终不失。故云:皆禀道德威权,神通自在,劫力未能迁,重加锻炼,使习性如绵柔,进道之志如金石之坚常在万物之上,不令一物染着。学人当以道德为根源,外事虽有万变,皆是虚动,然随而应之,吾之湛然真体未尝动也。如以黄金铸诸器物,然形状有万不同,而金之真体未尝变也。故云:应念随时到,了无障碍,自有根源。若人心上未有所见,不能知此词旨趣,即当积功累行,功行既至,明有响应。学道之人未至洞达神明,不能见道,此真实之语,众等识之

九成宫醴泉铭 全文

悟经

人处于世, 诱惑极多, 如不能做个驱除内心魔念的圣手, 势必要被恶欲所困;曾国藩历经世间沧桑, 已修得“ 心气合一, 天地自宽” 之境界, 图远谋之时,已先立好大志。

一 曾国藩的意悟明言:

“修身立志, 方成大事”悟经秘告忆自辛卯年改号涤生。涤者,取涤其旧染之污也; 生者, 取明袁了凡之言以前种种, 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 譬如今日生” 也。似我等学问才情平常之人, 万不可自恃, 凡事勤问多学, 不但不得错失, 抑且日增日进矣。

———引自曾国藩《悟经》之三

一个人的志向不是天生的, 都是在后天的生活中确立起来的, 尤其是在对平庸、琐细、放纵的生活的不满中形成的。

曾国藩也同样是在庸俗的环境中醒悟的。郑板桥说: “ 富贵足以愚人, 贫贱足以立志”。曾国藩能在安乐中自立自强实在令人感佩!

人活于世, 诱惑极多, 如不能做个驱除内心魔念的圣手, 势必要被恶欲所困;

曾国藩历经世间沧桑, 已修得“ 心气合一, 天地自宽” 之境界, 图远谋之时, 已先立好大志。

■ 悟经: 欲图远谋, 欲立卓志

———志者, 心之向也, 气之帅也。有志者, 事竟成, 要在躬行践履也。

做人是从哪里开始呢? 从立志开始。

没有志向的人和有志向的人绝对是不一样, 不仅是想象上的不一样, 而且也是事实上的不一样。立志则能把这两类人区别开来的。

悟经:曾国藩根据自己的切身经验得出: 克服心理方面的障碍应把“ 广大” 二字作为治心的必备良药。

二 曾国藩的警悟真言:

“广大”二字可作治心的必备药

悟经秘告 有道之君子, 受人赐, 中心藏之, 不以口舌云报也。如尚气悬揣, 则表为外观不雅, 只要自己信得及之言物可对天地禅明。小人之流言何妨也, 不必气量窄小了。———引自曾国藩《悟经》之三

决定一个人做事大小的关键, 是他的心胸狭隘还是广大? 不同的选择就会有不同的两种结果, 曾国藩根据自己的切身经验课出: 克服心理方面的障碍应把“ 广大” 二字作为冶心的必备良药。

■ 悟经: “ 忍” 功盖世

———君子持威重, 执坚忍, 临大难不惧, 视百刃若无也。

曾国藩尚坚忍年纪之人物, 而对富贵之人却持睥睨, 如同司马适一样。敬仰屈原、田光等坚忍行世的人物。因此, 曾国藩的一生也是靠“ 坚忍” 成事, 但由于身份、修养的不同, 还是有人不太理解的。譬如王 运作《湘军志》, 对国藩时有微辞, 主要的原因, 就是认为他太坚忍、太慎重了。

■ 悟经: 担在事须大气度———轻重之别, 高矮之分, 都不重要, 关键要看气度———一般冲击人生目标的内在魄力。

做大事要有一种开阔的胸襟! 俗话说“ 大人有大量”, “宰相肚里能撑船”, 说的是胸怀、气度。人的职位于痊越高, 气度应该越大, 二者是正比关系。曾国藩最爱读《资治通鉴》, 他十分钦佩唐代宰相, 认为都有胸襟, 所以国家气运旺盛。他总结了开国宰中兴宰相的不同, 认为前者必须见识远略, 有大胸襟、大气度。中兴宰相则侧重于具体事务, 一步一个脚印, 稳扎稳打。

曾国藩特别注意到: 古往今来的大失败者包括在那些英雄们, 也都败在不能“ 降龙伏虎” 上,即不能自我控制, 没以气度。

悟世经典:昔耿恭简公谓, 居官以坚忍为第一要义, 带勇者然。与官场交接, 吾兄弟患在略识世态而又怀肚皮不合时宜, 既不能硬, 又不能软, 所以到处寡合。迪安妙在全不识世态, 其腹中虽也怀些不合时宜, 却一味深含, 永不发露。我兄弟则时时发露, 终非载福之道。雪琴与我兄弟最相惟,亦所寡合也。弟当以我为戒, 一味浑厚, 绝不发露。将业养得纯熟, 身体也健旺, 子孙也受用,

悟经 曾国藩认为: “ 锋芒露杀气, 圆通显和气。” 当在失去主动之时应学会保全自己的要害部位, 然后趁对手疏忽的时候,转守为攻, 敲定胜局。

三 曾国藩的觉悟挚言:

不可偏执, 孤立为上 悟经秘告 不必怖畏, 只要你自信你及,便可信于已。任他人揭帖污枉, 设法排陷, 如何能摇动已心意丝毫?如现今就有多少闲言论吾之不是处, 然吾认为此皆浮言, 不可被人欺哄, 总言“ 他人若负我, 则人情天理俱无矣。”———引自曾国藩《悟经》之五

锋芒与圆通是做人的两大学问。它们就象一对矛和盾的关系, 一守一攻。曾国藩以为: “ 锋芒露杀气, 圆通显和气。” 为在失去主动之时应学会保全自己的要害部位, 然后趁对手疏忽的时候, 转守为攻, 敲定胜局。在经历了较长一段时期的自省自悟以后, 曾国藩在自我修身方面更加成熟, 处世更加圆融、通达。

■ 悟经: “ 藏锋” 之思———藏身是为了不被发现, 藏锋是为了不被磨钝。

曾国藩常用“ 厚藏匿锐, 身体则如鼎之镇” 这两句话教育僚属及家人, 这两句话可以作为座右铭来遵守。“ 藏” 是什么? 藏心是为了把锋芒掩饰下去, 不让别人察觉。即本来强, 却装弱, 本来大, 却装小, 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出击, 让别人防不胜防。曾国藩曰: “ 藏, 匿也, 蓄也; 锋, 尖也, 锐也。藏锋乃书家语, 言笔锋藏而不露也。吾谓言多招祸, 行多有辱。是故, 傲者人之殃, 慕者退邪兵。为君藏锋, 可以及远; 为臣藏锋, 也以至大。讷于言, 慎于行。乃吉凶安危之关, 成败存亡之键也”。

■ 悟经: 隐然退守———疆场驰骋, 易于战功赫赫; 名利场上的竞逐, 易于身败名裂。曾老爷叹然。曾国藩是在他的母亲病逝、在家守丧期间响应丰帝的号召, 办团练组建湘军的。不能为母亲守三年之丧, 这在儒家看来是不孝的。但由于时热紧迫, 他听从了好友郭嵩焘的劝说, “ 移孝作忠”, 为清王朝出山了。

■ 悟经: 柔非柔, 刚非刚, 内圆外方最为长———勿以为他人不如己, 实则己多不如人是经常之事, 曾国藩如是说。

从咸丰七年( 1857) 二月二十九日奔丧至家, 到咸丰八年( 1858) 六月七日再度出山由湘乡动身赴浙江, 是曾国藩居家的一段时间。在这一年半当中, 是曾国藩一生思想、为人处世的重大调整和转折的时刻。这段时光中, 他反复而痛苦地回忆、检查自己的前半生。

名家圈点: 顺也藏锋, 逆也藏锋

曾国藩藏锋的“ 龙蛇伸屈之道”, 是一种自我保持、自我实现价值的生存之道。实际上藏锋露拙与锋芒毕露, 是两种截然相反的处世方式。锋芒引伸拽人显露在外表的才干。有才干本是好事, 是事业成功的基础, 在恰当的场合显露出来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带刺的玫瑰最容易伤人, 也会刺伤自己。露才一定要适时、适当。时时处处才华毕现只会招致嫉恨和打击, 导致做人及事业的失败, 不是智者的所作所为。有志于做大事业的人, 可能自认为才份很高, 但切记要含而不露, 该装傻的时候一定要装得彻底, 有了这把保护乎, 何愁事业不成功?

“ 人不知而愠, 不亦君子乎! ” 可见人不我知, 心里老大不高兴, 这是人之常情。于是有些些人便言语锋芒, 行动也露锋芒, 以此引起大家的注意。但更有一些深藏不露的人, 好像他们都是庸材, 都胸无大志, 实际上只是他们不肯在言语上露锋芒, 在行动上露锋芒而已。因为他们的所顾忌, 言语露锋芒, 但要得罪旁人, 得罪旁人, 旁人便成为阻力, 成为破坏者; 行动露锋芒,便要惹旁人的妒忌, 旁人妒忌, 也会成为阻力, 成为破坏者。表现本领的机会, 不怕没有, 只怕把握不牢, 只怕做的成绩, 不能使人特别满意。易曰: “ 君子藏器于身, 待时而动”, 无此器最难, 而有此器, 却不思无此时, 则锋芒对于人, 只有害处, 不会有益处。额上生角, 必触伤别人, 不磨平触角, 别人必将力折, 角被折断, 其伤必多。锋芒就是额上的角, 既害人, 也作己!

杨修之死给我们留下了重要的启示。第一, 才不可露尽。杨修是绝顶聪明的人, 也算爽快,且才华横溢, 其才盖主。这就犯了曹操的大忌。有些将帅帝王是不喜欢别人胜过自己的。一些资料说, 乾隆皇帝好卖弄才情, 好写诗, 写过数万首诗。全上朝时经常出些辞、联考问大臣。大臣们都很聪明, 明明知道那是很浅的学问或不通的对联, 也不说破, 故意苦思冥想, 并且求皇帝开恩“ 再思三日”。这意思无非是让乾隆自己说。果然喜孜孜的皇帝说了出来, 于是大臣一片礼赞之声, 把个皇帝喜得不得了。。杨修犯的正是这禁忌, 你处处出尽风头, 那魏王还能英明得了吗? 这不是叫人赞扬你而冷落了主人么? 这是他必死的原因之一。第二, 事不要点破, 譬如鸡肋, 曹操正苦思于此, 不知如何解脱, 你捅穿这层薄纸, 就是羞辱了他。这是杨修死因之二。

古语云: 木秀于林, 风必催之; 堆出于岸, 流必湍之; 行高于人, 众必非之。又俗语曰: 人怕出名猪握壮。猪养壮了, 必定是一刀的结局; 人出名了, 必必定是一刀的结局; 人出名了, 必会招人侧目而视, 是惹祸的根由。那么, 欲名而又好喜, 岂非自揽世人的怨毒吗? 所以, 善于处世的人应该懂得在名利两字上瞻前而顾后, 适可而止, 有所节制。

屈是为了伸, 藏心本是蓄志。不屈不以伸展, 不藏心志从何来? 曾国藩的“ 藏锋” 表现在他与君与僚属的共同处事上, 这种藏锋来自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体认, 来自一种儒释道文化的综合。一般谈曾国藩的思想往往只谈他所受到的儒家文化的影响, 作为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全面研究过的人, 曾国藩对道家文化也情有所钟, 尤其是在他晚年。他终身都喜读《老子》, 对爱道家文化影响很深的苏轼软佩不已, 而且周敦颐帮朱熹也是儒道兼通的人物。在政治上、为人上, 曾国藩是一个儒家; 在军事上, 在养生上, 曾国藩又是一个道家。

在中国的古代哲学思想中, 道学思想是最机智、最富有辩证因素的一种。也是藏然的重要理论依据。道家的思想特别强调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互相对立与互相转化, 如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曾说:大道废, 有仁义; 慧智出, 有大伪; 六亲不和, 有孝慈; 国家昏乱, 有忠臣。

一国之君虽然是在万人之上, 但若要稳居万人之上, 必须先学会能安处万人之一; “ 江河所以能为百谷王者, 以其善下之, 是以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之欲上民也, 必以其言下之; 其欲先民也, 必以其身后之。” 一个人要求名求利, 立功立德, 必须首先要从不求名利做起, 不能自恃有德, 处处表现自己, 唯恐失去“ 善” 字, 那实则就已失去了德、名。

老子还告诫世人: “ 不自见, 故明; 不自是; 故彰; 不自伐, 故有功; 不自矜, 故长。” 这句话的大意是, 一具人不自我表现, 反而显得与众不同; 一个人自以为是的人, 会超出众人; 一个不自夸的人会赢得成功; 一个不自负的人会不断进步。相反, “ 自见者不明, 自是者不彰, 自伐者无功, 自夸者不长。”

在名利问题上, 最能体现“ 全生保真” 精神的历史人和大概应推范蠡了, 范蠡在助越王勾践灭吴之后, “ 以为大名之下, 难以久居, 且勾践为人可与同患, 难以处安”, 就激流勇退, 放弃了上将军之大名和“ 分国而有之” 的大利, 退稳于齐, 改名换姓, 耕于海畔, 手啼胼胝, 父子共力, 后居然“ 致产十万”, 受齐人之尊。范蠡虽居相安荣, 但又以为“ 久受尊名, 不祥, ”乃归相犯, 尽散其财, “ 闲行以去, 止于陶”, 从事耕畜, 经营商贾, 又致货累矩万, 真至老死于陶。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 范蠡三徒”。范蠡之所以辞官退隐, 就是考虑到是要让尊名大利级自己带来家性命之忧。事实上他的考虑是有道理的。与他共扶勾践的文种就因不听范蠡规劝接受了越国的尊荣大名, 结果死以勾践手下, 说到底, 像顺宗、曹丕、范蠡这样的处理各位的方式,都是为了在形式上的放弃之后, 更永久地保有它。

“ 功成身退” 的思想在今天对许多人来讲已经不太灵验。它会使人失去积极的进取心, 从而满足于现状,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是其槽粕之处。事实上, 这里提出的“ 功成身退” 信是一种退守策略, 是指一个人能把握住机会, 获得一定成功后, 见好就收。

老子的知足哲学也包括了“ 功成身退” 的思想。所谓“ 持而盈之, 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 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 自遗其咎。功遂身退, 天之道也。” 其含义为, 过分自满, 不如适可而止; 锋芒太露, 势难保长久; 金主满堂, 往往无法永远拥有; 富贵而骄奢,必定自取灭亡。而功成名就, 激流勇退, 将一切名利都抛开, 这样才合乎自然法则。因为无论名

或利, 在达到顶身之后, 都会走向其反面。曾国藩做人、治军、皆以藏锋为要, 也以此告诫属下, 因而得到属下的景仰。

身处顺境要藏锋, 身处逆境也要藏锋, 这才是聪明人所应取的生活态度。

悟经 曾国藩门下食客、幕僚之多, 实属罕见, 他能与其乐观交往, 广泛接触, 以保最终为其所用。曾国藩说: “ 网结天下,雀无所逃。”

四 曾国藩的灵悟心言:

从天上觅人来用

悟经秘告

万莫恃才, 万莫自是, 以谦存心, 以和接物, 凡百

■要静, 过犹不及, 不可生事。凡振作更张, 兴利除弊之举, 且下皆且可不必, 者

■志之■。———引自曾国藩《悟经》之四

不仅应名晓大厦非一木所能支撑, 大业需靠众人之智而成, 同时要在实际中积极结匀有识之才, 懂得“ 未发迹善交人” 的这个道理。曾国藩门下食客、幕僚之多, 实属罕见, 他能与其乐观交往, 广泛接触, 以保最终为其所用。曾国藩说: “ 网结天下, 雀无所逃。”

■ 悟经: 结交关系乃一生成败所系———曾国藩十分重视关系的结交, 为此他提炼出来“ 未发迹时善交人” 与“ 识人于未发迹之时” 等十二项“ 悟经礼哲”。

悟经 曾国藩说: 就像《西铭》所讲的“ 没有地方可以躲避, 只有等着被烹死,必须勇敢地承认现实, 又顺从事物之规律, 方能求得生存。”

五 曾国藩的明悟忠言:

“碰境, 有恒之志需之, 无恒之志迁之”

悟经秘告

窃意居今之世, 要认言逊妙。有过人之行, 而口不自明, 有高世之功, 而心不自居。乃为君子自厚之道。———引自曾国藩《悟经》之三

人的一生, 往往逆境居多而顺境较少, 对待逆境, 曾国藩认为, 首先是承认现实, 保存自己, 不做认为卵击石的无谓牺牲。对身守逆境时应守的道理, 曾国藩说: “ 就像《西铭》所讲的“ 没有地方可以躲避, 只有等丰被烹死, 必须勇敢地承认现实, 又顺从事物之规律, 方能求和生存。

■ 悟经: 始终有前冲的欲望———不让脚步盲目徘徊于迷芒之地, 是因心中有种动力。曾国藩主张保持这种潜然的态势连续的攻击。

曾国藩十分主张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进取的热情。他的这种观点是从长期的处世居官中总结出来的。积极的心态是力量之源, 是成功的推进器。这种说法的确有一定的道理。很多人的条件极好, 却与成功总是无缘, 而另一些人却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赢得事业的成功, 考察起来, 尽管有许多其他条件, 但最后总是发现, 成功者总是那引进积极的人, 即那引进抱有梦想并且不安分的人。他们或许没有那些四平八稳者的老成, 但也没有他们的怠惰与消沉。事物的发展, 就是如此, 只有犯者能够进取, 也只有犯者能够成功。

曾国藩特别注重“ 坚挺其志”, 反复向其弟子们解说其说。他说: “ 以志帅人, 必成大事; 以心养身, 终为圣人。”他的这一感悟之言以作为原则遗留至今。

六 曾国藩的感悟诚言:

“内心不死, 求生才有底气”

悟经秘告

当日一时之见孟是, 凡事不可固执, 今见众论, 来■ 外远他们,反生疑畏之论。我自当另有所见,若不过如此谨慎些, 可以不必也。诚一日不死, 便有所争, 势也。———引自曾国藩《悟经》之一

人活于世, 势在争气, 即所谓“ 人争一口气”。有许多人皆因缺乏志气, 而一事无成。曾国藩特别注重“ 坚挺其志”, 反复向其弟子们解说其说。他说: “ 认志帅人, 必成大事; 以心养身, 终为圣人。” 他的这一感悟之言以作为家训遗留至今。

■ 悟经: “ 倔强” 之气———都有好胜之心, 因为都有血气。一旦冲撞, 有人立即软如一块软面, 望天叹然。曾国藩的信条是: “ 男儿自立必有倔强之气”。

曾国藩虽是一介文弱书生, 身材精瘦, 一对三角眼, 看起来也不十分精神。但他性格倔强,意志坚强, 正如他自己所说“ 吾兄弟皆秉承母体甚多”。曾的母亲, 性格倔强, 不像他的丈夫曾竹亭, 竹亭公在其父星冈公的声色俱厉之下, 往往“ 起敬起孝, 屏气扶墙, 踌躇徐进愉色如初”, 性格是相当儒弱的。对于长募, 曾国藩最佩服的是冈公和自己的母亲。两位长辈刚强的性格, 坚强的意志给他以很大影响。在曾获高这的仍然认为自己实不如祖父。他说: “ 国藩与国荃遂以微功列封疆而膺高爵, 而高年及见吾祖者, 咸谓吾兄弟威重智略, 不逮府君( 指星冈公)远甚。” 他甚至为祖父深深委屈, 认为: “ 王考府君威仪言论, 实有雄伟非常之概, 而终老山林,曾无奇遇重事, 一发其意。”

曾国藩曾经豪迈地说过: “ 故男儿自立, 必有倔强之气。” 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不容忍一个人去为盗为匪, 为娼为妓, 但我们能接受并欣赏一个人成功成名, 立德立言。晚年的曾国藩在自律方面, 力戒名利心和俗见, 足见功禄至极之危害。

七 曾国藩的反悟实言:

“声闻之关, 可恃而不可恃

悟经秘告

凡与爱民争利之端万不可行,图利必招祸矣, 而同亲正财公赋之出入又不可■ 誉让利与爱民。名安其经常汾, 自屐无事中乎之道也。故世纷繁杂, 吾心独守恒, 以养天年。———引自曾国藩《悟经》之七

对每个人而言, 名利心过切, 必将损害他的人生境界及身体。我们不容忍一个人去为盗为匪, 为娼为妓, 但我们能接受并欣赏一个人成功成名, 立德立言。这势必造成只知为盗为娼之害, 则不晓成名成名之危。晚年的曾国藩在自律方面, 力戒名利心和欲见, 足见功禄至极之危害。

■ 悟经: 功名不是最终的宝贝———人的权职越大, 功名之心越高, 也越易狂妄自大, 而此时失败也越多。

过去的科举时代, 一般士子的欲望, 便是读书做官, 升官发财, 将读书做官发财, 并成一件事, 殊少例外。或是曾国藩自人翰苑以后, 即立誓不发财, 《悟经》曰:自三十几以来, 即以做官发财为可耻, 以宦囊积金遗子孙为可羞可恨, 故私心立誓, 总不靠做官发财以遗后人。神明鉴临, 予不食言。又说:

吾入入官以来, 即思为曾氏置一载田, 以赡救孟学公以下贫民; 为本境置义田, 以赡救二十四都贫民。不料世道日苦, 予之外境未裕, 无论为京官者目前不暇, 即使外放, 或为学政, 或为督抚, 而如上三江两湖之大水灾, 几于鸿嗷半天下, 为大官者, 更何廉俸之外, 多取分文乎? 是义田之愿, 恐终不能偿, 然予之定计, 苟仕宦所入, 每年除供奉堂上某旨外, 或稍有赢余, 吾断不肯买一亩田, 积一文钱, 必皆留为义田之用。

曾国藩的个人成功就是在于选择了维护大厦将倾的晚清将山的基础上取得的,也许这种选择并不高明, 并不足取, 但是却能说明他勉力支持, 外人横斡旋之能力。

八 曾国藩的醒悟坦言:

“适时则贵, 失时则损”

悟经秘告

无欲速, 无见小利。益经费无出, 砖石难办故不欲速, 为数百年之计, 必经坚实周到, 故不可见小利。“ 无欲速, 无则利” 于治学,论事, 治军皆可有用, 用之必有益处。———引自曾国藩《悟经》之五

事物的发展变化总附带一些先兆, 人生应善于见微知著, 洞察时局, 把握事情的态势, 从而抓住机遇, 重新抉择。曾国藩个人成功就是在于选择了维护大厦将倾的晚清将山的基础上取得的也许这种选择并不高明, 并不足取, 但是却能说明他勉力支持, 纵横斡旋之能力。

■ 悟经: 物穷则变, 自古然也———曾国藩虽崇尚理学但并不迂腐, 这样, 他成为了这代文化的积极倡导者。

应变是为了生存。曾国藩的处世之道, 实际上是一种灵活辩证的处世态度和方法。因此, 虽然他处世中勤于功名,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恪守仁义的宗旨未改, 而在做事为人的“ 形” 上却是一生三变。正是这“ 三变” 蕴含了人们对他的褒毁。但不管臬样, 没有这适时的“ 三变”, 便不会有他的更大成功和名声。

曾国藩一味鼓吹“ 一心向仁”、“ 仁者无敌”、“ 杀身成仁” 等思想, 在其所施的“ 仁政” 背后乃是无情的杀戳。不管历史怎样评判, 他居官高职之时的侧悟, “ 面前面后, 黑白二人” 不得不让人产生更多的深思。

九 曾国藩的侧悟觉言:

“同前面后, 黑白二人”

悟经秘告

人前人后不可同一语, 不可同日而语, 不可同人而语; 面前谓之白, 称“ 白” 人, 百后谓之思, 称“ 黑” 人, 欲通达事理, 须做

“ 黑”“ 白” 二人。———引自曾国藩《悟经》之六

曾国藩以儒家弟子自居, 对儒家思想也推崇倍至。在封建官场上的曾国藩一味鼓吹“ 一心向仁”、“ 仁者无敌”、“ 杀身成仁” 等思想, 在共所施为的“ 仁政” 背后乃是无情的杀戮。总之, 不管历史怎样评判认“ 仁” 著称的曾国藩, 我们仍对他居高官职之时的侧悟, “ 面前面后, 黑白二人” 不得不让人产生更多的深思。

■ 悟经: “ 义” 不长存——— 官场老道的曾国藩当然不会一切以“ 义” 气用事, 他其实内心仍然清楚, “ 义” 当讲不当用, 世无常存之“ 义”。

对于义, 孔孟二圣都有精辟的论述。孔子主张重义轻利, “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孟子则在也子思想的基础上更明确地提出了“ 舍生取义”。封建官场之中, 谁翥想让人以为自己是“ 重义” 的“ 君子”, 以便在斗争中添一分胜算, 以“ 重义” 之师伐“ 不义” 的异己, 师出有名, 自然旗开得胜。曾国藩曾言: “ 利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欲得而兼之, 则行义之道也。”

一味败退, 势必造成敌方的乘虚而入。曾国藩为儒将, 也是军事家, 他认为, 较量会有胜负, 如若佯进实退, 明进暗退, 则便可悄然退身, 保全自己。

十 曾国藩的定悟变言:

“侧脸观无风景处”

悟经秘告

但凡谓之人者, 请取出良心来办事, 金银不如性命颜面要紧, 只此两句粗俗之语, 能行, 诸凡保己身协当也, 若不能此, 便批示千百言锦绣文章, 又有何益?———引自曾国藩《悟经》之五

人活于世, 讲求保面, 尤其是男子丈夫。因而更当懂得当退则退, 再谋良策的道理。这其中的“ 迅” 字, 便有其一定的讲求。一味败退, 势必造成敌高的乘虚而入。曾国藩为儒将, 也是军事家, 他认为, 较量会有胜负, 如若伴进实退, 明进暗退, 则便可情怨退身, 保全自己。

■ 悟经: 进退的步伐

———明进暗退, 悄然隐身。以他人之势, 全自己之事, 且不露破绽, 这便是曾国藩的进退步伐。曾国藩对进退之道别有体悟。他说: 身当时任, 首先应是造就自己进取的资本。如何造就,那就是靠一种坚忍和执著, 用知识和学问来武装自己的心灵。

太上玄门早坛功课经简介

〔正文」九成宫醴泉①铭,秘书监检校侍中钜鹿郡公,臣魏徵奉敕撰②。维贞观(六)年孟夏之月③,皇帝避暑乎九成之宫④,此则隋之仁寿宫也⑤。冠山抗殿6,绝壑为池7,跨水架楹(8),分岩耸阙(9),高阁周建,长廊四起,栋宇胶葛(10),台榭参差;仰视则迢递百寻(11),下临则峥嵘千仞(12),珠壁交映,金碧相晖,照灼云霞,蔽亏日月。观其移山回涧,穷泰极奢(13),以人从欲(14)良足深尤(15)。至于炎景流金(16),无郁蒸之气;微风徐动,有凄清之凉,信安体之佳所,诚养神之胜地,汉之甘泉不能尚也(17)。

〔注释〕:①醴泉:甘美的泉水。②秘书监:掌管朝廷图书典籍的长官,以少监为其副职。检校侍中:兼领门下省侍中,此为加官。唐代中央分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门下省负责审诏署奏之事,其长官称“侍中”。“秘书监检校侍中’,即秘书监兼任门下省侍中。敕:皇帝旨意。钜鹿郡公:钜鹿为封地,郡公为爵号,位在国公之下,县公之上。③维;语气词,无义。④乎:于、在。⑤隋:隋文帝杨坚受封于随,公元581年灭北周,改随为隋,以为国号。6冠山抗殿:冠,覆盖。抗,举兴。(7)绝壑为池;绝,截堵。壑,山谷。池,既指地沼,也指宫外之护城河。(8楹:柱,实指桥柱。(9)分岩耸阙:分,开辟。岩,险峻之地。阙,在宫门外筑二台,在台上建楼观,中央阙而为道,故谓之阙。(10)栋宇胶葛:栋,屋之正中;宇,屋之四垂。栋宇,泛指房屋。胶葛:错杂貌。(11)迢递百寻:迢递,高远貌。寻, 八尺为寻。(12)峥嵘千仞:峥嵘,高峻也。仞,八尺为仞。(13)穷泰;泰,侈也;穷泰,过度奢侈。(14)以:因。从:纵。(15)尤:责备。(16)炎景流金:炎景,暑天之酷热。流,熔化。(17)汉之甘泉不能尚也:甘泉,汉之甘泉宫,在陕西淳化县西北甘泉山,原为秦之离宫,汉武帝时增广之,周长十九里,作为避暑行宫。尚,加,超过。

(译文)贞观六年夏历四月,皇帝在九成宫避暑。这里原是隋代的仁寿宫。覆盖着山野而兴建宫殿,截堵山谷以形成池沼和护城河。跨水立柱以架桥,辟险峻之地建起耸立的双阙,周围建起高阁,四边环绕长廊,房舍纵横错杂,台榭参差交错;仰望高远可达百寻,俯看峻峭亦达千仞,辉煌如珠玉相映,金色和碧色交辉,其光彩能灼云霞,其高峻能达日月。看他兴建宫殿使山移润回,极尽奢侈之能事,因为人们的这种纵欲态度,实在应该痛加责备。至于当热度可以溶化金属的酷热暑天,这里却无闷湿蒸热的气温;微风徐徐吹来,带来清凉的舒适,确是居住的好场所,实为调养精神的胜地,汉代的甘泉宫是不能超过它的。

〔正文〕皇帝爰在弱冠①经营四方②逮乎立年③,抚临亿兆4;始以武功壹海内,终以文德怀远人5:东越青丘6,南逾丹徼7 ,皆献琛奉贽②重译来王9;西暨轮台10北拒玄阙11,并地列州县,人充编户12;气淑年和13,迩安远肃14,群生咸遂15灵贶毕臻16,虽藉二议之功17,终资一人之虑18。遗身利物19,栉风休雨,由姓为心,忧劳成疾,同尧肌之如腊20,甚禹足之胼胝21,针石屡加22,腠理犹滞23。爰居京室24,每敝炎暑,群下请建离宫25,庶可怡神养性。圣上爱一夫之力,借十家之产26,深闭固拒,未肯俯从,以为隋氏旧宫,营于曩代27,,弃之则可惜,毁之则重劳,事贵因循28,何必改作。于是斫雕为朴29,损之又损,去其泰甚,茸其颓坏,杂丹墀以沙砾,间粉壁以涂泥;玉砌接于土阶30,茅茨续于琼室31。仰观壮丽,可作鉴于既往,俯察卑俭,足垂训于后昆32此所谓“至人无为,大圣不作”33,彼竭其力,我享其功者也。

〔注释〕:①爰在弱冠:爰,语首助词,无义。弱冠,20岁。按:唐太宗开始其父起兵争天下,时年18岁,这里“弱冠”是概数。②经管四方:出自《诗.小雅.北山》。此地指从事策划和组织统一天下的活动。③逮乎立年:逮乎,到了。立年,而立之年,30岁。按:唐太宗称帝时,年29岁,立年也为概数。4抚临亿兆:抚临,安抚并君临。亿兆:万万为亿,万亿为兆,此处指天下亿万百姓。5 终以文德怀运人:终,引申为后来。文德,文明道德。怀远人,怀念国家和民族。6青丘:传说之海外国名,泛指海外的蛮荒之地。7。丹徼:徼,边界,古代称南方的边疆为丹徼。8皆献琛奉贽,奉献珍宝以为晋见之礼。9重译来王:重译,经过不同语讲的辗转翻译,:形容来自很远的地方。王,朝见。10暨:抵,到。11玄阙:古代传说中的北方极远的地方。12编户:编入户籍的平民。13气淑年和:气淑,阴阳之气温和。年和,年景风调雨顺。14弥:近。15群生:一切生物。遂:各得其所。15灵贶:神灵降福。毕臻,都来。17二议:天地。18一人:指皇帝,即唐太宗。19遗:舍。20尧:传说中的远古圣君。腊:干肉。此指因风吹日晒使皮肤变得像干肉一样。21禹:传说中夏代的开国君主,他治水有大功。胼胝:指皮肤的纹理和皮下肌肉之间的空隙。滞:停滞,此指血脉仍不通畅。24京室:王宝。即京都。25离宫:古人帝王于正式宫殿之外别建宫室,以便随时游处,谓之离宫。26十家:即十户。古代户籍编制,五家为伍,十户为什,相联相保。此处十家指户藉编制中的最小单位。27曩代,过去的年代。28因循:沿袭。29雕:文饰。朴:质朴。30玉砌:用玉砌成的阶,用以形容豪华的石阶。31茅茨:茅草屋顶,也指茅屋。琼室:用玉装饰成的房子,用以形容豪华的房屋。32后昆:后嗣子孙33至人无为,大圣大作:此二句引自《庄子.知北游》,(因圣人本原于天地的美德,而通达于万物的道理)故至德之人(表面上)没有什么作为,大圣不妄自制作。

〔译文〕:皇帝二十岁时,就从事策划和组织统一天下的活动,到了三十岁时,就做了亿万白姓的君主;开始是用武力统一中国,后来又以高度的文明道德使远方的国家和民族亲附:东边越过青丘,南边越过开徼,那些国家和民族都奉献珍宝以为晋见之礼,经过不同语种的;辗转翻译而来朝见;西到轮台,北抵玄阙,都并入版图而设置地方州县,把那里的人民编入户籍(受朝廷管辖);阴阳之气温和, 年景风调雨顺,远近都和平肃敬,一切生物也各得其所,神灵都来降福,这虽然是凭借天地的功德,但毕竟要依靠皇帝一个人的谋略。(皇帝)舍身以利天下黎民,风里来雨里去,一心为百姓着想,忧国忧民积劳成疾,皮肤和尧帝一样变成了干肉的形态,手脚上结的趼子超过了大禹,虽经针刺石砭治疗,而血脉仍不通畅,住在京都,炎热的暑天往往使人疲困不堪,群臣请求另建(避暑)行宫,庶几可以疗养从而心旷神怡。圣天子爱护每一个黎民的劳力,痛惜民间户籍编制中最小单位的财货,坚决拒绝,不肯听从群臣的请求,提出隋代建筑的旧宫殿,是过去建造的,舍弃它感到可惜,毁掉它又会重新劳民伤财,应当沿袭既成的事实,又何必重新改作呢!于是去掉隋代旧宫的文饰而使之变得质朴,一再节俭,把原来过多奢华的部分去掉,把已经损坏的部分加以修正,使原来殿前红色石阶夹杂着沙砾,原来白色的墙壁夹杂着新涂的泥土;土阶与原有的玉砌相接,茅屋连着原有的琼室。仰看原有宫殿的壮丽,可吸取过去隋代由奢侈而败亡的教训,俯察今天修茸的求卑求俭,足以作为后嗣子孙的楷模,正提现了“至德之人(表面上)没有什么作为,大圣不妄自制作”的精神,他们竭尽全力(大兴土木),其成果却使我安享了。

〔正文〕然昔之池沼,咸引谷涧,宫城之内,本乏水源,水而无之,在乎一物①,既非人力所致。圣心怀之不忘2。粤③以四月甲申朔旬有六日已亥④,上及中宫,历览台观⑤,闲步西城之阴⑤,踌躇高阁之下7,俯察厥土,微觉有润,因而以杖导之8,有泉随而涌出,乃承以石槛,引为一渠。其清苦镜,味甘如醴,南注丹霄之右9,东流度于双阙10;贯穿青琐11,萦带紫房12;激扬清波,涤荡暇秽;可以导养正性13,可以澄莹心神。鉴映群形,润生万物,同湛恩之不竭14,将玄泽于常流15,匪唯乾象之精16,盖亦坤灵之宝17。谨案:《礼纬》云:王者刑杀当罪,赏锡当功18,得礼之宜19,则醴泉出于阙庭。《鹖冠子》曰:“圣人之德,上及太清20,下及太宁21,中及万灵22,则醴泉出”。《瑞应图》曰:王者纯和23,饮食不贡献,则醴泉出。饮之令人寿。《东观双记》曰:“光武中元元年24,醴泉出京师,饮之者痼疾皆愈”。然则神物之来25,实扶明圣26;既可蠲兹沉痼27,又将延彼遐龄。是以百辟卿士28,相趋动色29,我后固怀撝挹,推而弗有30,虽休勿休,不徒闻于往昔,以祥为惧,实取验于当今31。斯乃上帝玄符32,天子令德,岂臣之未学所能丕显33?!但职在记言,属兹书事34,不可使国之盛美,有遗典策35敢陈实录,爰勒斯铭。其词曰:

(注释):1本句第二字缺,全句句意不明。2圣心:尊称皇帝之心。3粤;语气词,无义。4 四月甲申朔旬有六日已亥:按中国历史干支纪日法,“朔”指是月初一,既知“朔”为甲申,则这个月的十六正好是已亥。旬为十,有即又,“旬有六日”即十又六日。又,按历表,唐贞观年间只有“贞观六年四月朔”为“甲申”,故文中指的年代为“贞观六年”(632)。5台观:泛指楼台亭榭。6阴:指背面。7踌躇:徘徊。8导:掘开并引导。9注丹霄:注,流灌。丹霄,宫殿名。10双阙:宫门外筑二台,台上建楼观。11青琐:宫门上镂刻的图纹,此代指宫门。12紫房:皇太后居宫室。13正性;纯正的禀性。14湛恩:湛,深。湛恩:深恩。15玄泽:指天子的恩泽。16乾象:天象。17坤灵:地神。18《礼纬》:纬书的一种,对经书而言,汉人伪托为孔子所作。有《易纬》、《书纬》、《诗纬》、《礼纬》……等七种,称七纬。其书以儒家经义,附会人事吉凶祸福,预言治乱兴废,多有怪诞无稽之谈。南朝宋时开始禁止纬书流传,至隋,炀帝遣使搜焚其书。令所传者为后人辑佚,汉学堂丛书本。锡:赐。19礼:规定社会行为法则、规范、仪式的总你。宣:得当20《鹖冠子》:相传为先秦古籍之一,传世有十九篇作者姓名不详,只知为楚人,“以鹖之冠,号曰鹖冠子”,有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影印《子汇》本,属杂家类。《醴泉铬》所引这几句,见该书《度万第八》。太清:天。21太宁:地名。22万灵:众生灵、人类。23《瑞应图》:梁孙柔之撰一卷。今传清马国翰辑《玉壶山房辑佚令》本。属阴阳五行类。纯和:纯正平和。多指性格或气质。24《东观汉记》:东汉刘珍等撰。是记载东汉历史的重要史书。《隋书经籍志》著录为143卷,现已残,清代经四库全书馆馆臣的辑录,都二十四卷。传世有《四库全书》本、《东观汉记校注》本(吴树)校正。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中元元年,即公元56年。25神物:神奇灵异之物,此处指醴泉。26实:是。27蠲:除去。沈痼:积久难治的病。28百辟卿士:本《诗. 大雅. 乐》句。百辟,指众诸侯。卿士,各级官员的泛称。此处还指公卿大官。29相趋动色:彼此欢跃并且脸上已出受感动的神色。30后:君主。撝挹:谦逊。推而弗有;指“神物之来”,谦逊地并不认为是由于自己的“明圣”。31以祥为俱,实取验于当今:以祥瑞的出现感到畏惧,是有当今的先例作为教训的(实指隋代出现的“祥瑞”如“小石变玉”、“河清”、“龙见”等,结果却带来灾祸而言)32上帝:上天。玄符;天符,符命。谓上天显示的瑞徽。符通符。33丕:大。34古代史官的职责,左史记言,古史记事。书事:记事。35典策:典籍文献。

〔译文〕:但是过去的池沼,水都从涧谷引来,宫城里面,本来就缺乏水源,想求得水源结果又没有,(要解决这一问题),既不是人力所能办到的。皇帝心里对此一直念念不忘。贞观六年四月十六日,皇帝来到中宫,沿途观赏楼台亭榭,信步走到西城的背面,在高耸的楼阁下徘徊,往下看到这里的土地,略显湿润,于是用手杖掘地并加以导引,结果泉水随之流涌出来,于是在泉水下边砌上石槛。引来水流入石砌的沟渠。泉水清澈如镜,水味甘甜如醴酒(泉水经过石渠)往南灌注在丹霄宫的右边,往东流淌于双阙之下;流泉贯穿于镂刻图纹的宫门,萦绕着太后所居的宫殿;泉水激扬起的清波,能将浊秽的渣滓荡涤;它可以使人养成纯正的禀性,可以使人的心神玲珑透剔。泉水如镜能照映出各种形态,由于它的滋润可以使万物生长就如同皇帝的深恩永无休止,天子的恩泽永远流布人问,它不仅是天象的精华也是地神的环宝。据文献记载:《礼纬》说:“帝王对的判刑和处死确是量刑得当,对人的赏赐和该人的功劳相符,能做到符合社会规定的法则和规范,那醴泉对会在宫廷之间出现”。《鹖冠子》说:“圣人的恩德,能上达于天,下达于地,中达于众生灵,那就会出现醴泉”。《瑞应图》说:帝王生性纯正平和,饮食不用臣下贡献的珍奇之物,那醴泉就会出现,喝了它能使人长寿”。《东观汉记》说:“汉光武中元元年(56),在京师〔首都洛阳)出现了醴泉,喝了能使积久难治的病痊愈”。如此说来,神奇灵异的醴泉之所以出现,是为了扶助圣明的君王;它既可除去积久难治之病,又可使人延年益寿。对此,公卿大臣们天不欢跃并显出受感动的神色,唯我皇上胸怀谦逊,并不认为醴泉的出现是由于自己的“明圣”。虽有美却不以为美,不仅听过去的圣贤如此,以祥瑞的出现感到畏惧,更是有当今的先例作为教训的(隋代即有“祥瑞”出现结果动带来灾祸的先例)。这是上天显示的瑞征,也说明天子的盛德,这些,岂是不学如巨这样的人所能发扬光大!仁臣作为史官的职责必须“记言”、“记事”,不可使国事出现的如此盛美之事,不见于史册,故敢于如实陈述,写成铭文刻碑。

〔正文〕唯皇抚运(l),奄壹(寰)宇(2),千载膺期(3),万物斯睹(4);功高大舜(5),勒深伯禹(6),绝后(光)前(7),党三迈五(8)。握机蹈矩(9),乃至乃神(10),武克祸乱,文怀远人(11):(书)契未纪,开辟不臣(12),(冠)冕并袭(13),琛贽咸陈(14)。大道无名(15),上德不德(16),玄功潜运(17),几深莫测(18)。凿井而饮,耕田而食(19),靡谢天功,安知帝力(20)。上天之载,无臭无声(21),万类(资)始922),品物流形(23),随感变质(24),应德效灵(25),介焉如响(26),赫赫明明.杂沓景福(27),葳蕤繁祉(28):云氏龙宫(29),龟图凤纪(30),日含五色(31),乌呈三趾(32),颂不辍工(33),笔(无)停史(34)。上普降样,上智斯悦(35),流谦润下(36),潺湲皎洁(37),萍旨醴甘(38),冰凝镜澈(39),用之日新,拒之无竭(40)。道随时泰(41),庆与泉流(42)我后夕惕(43),虽休弗休,居崇茅宇,乐不般游(44),黄屋非贵(45),天下为优。人玩其华,我取其实,还淳反本(46),代文以质,居高思坠,持满戒(溢)(47);念兹在兹(48),永保贞吉(49)。兼太子率更令勃海男欧阳询奉敕书(50)。

〔注释〕(1)唯:语首助词,无义。皇:皇上。抚运:顺应时运。(2)奄:同。奄壹:同一,统一。寰宇:天下。(3)膺期:承受期运,即受天命为帝王。(4)睹:引申为瞻仰。万物:万众生灵。(5)大舜: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圣君。(6)伯禹:即夏禹王,治水功高,被后人尊为圣君。禹曾被封为伯爵,故又称为伯禹.(7)光:空。(8)登:加,胜于。三:传说中的古代圣君三皇:伏善、神农、黄帝(见《世木》)。迈:超过。五:传说中的古代圣君五帝。(9)握机:掌握天下的权柄。蹈矩:遵守礼法。(10)乃:又。(11)克:平定。怀:亲附。远人:远方的国家和民族。(12)开辟不臣:开天辟地以来不臣服者。(13)冠冕:古代大夫以上之帽子,此处代指外国来朝之君臣。并袭。重重叠叠。(14)琛:珍宝。贽:见面所赠之礼物。(15)大道:自然法则,万物必由之路。无名:不可言说。即《老子》“道可道,非常道”。(16)“上德不德”:见《老子》三十八章。大意是:上德之人(圣火)虽然得道,但又不以得为得。(17)立功:神功,调宇宙自然之力。潜运:默默地运行着。(18)几:神妙的迹象。(19)“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相传尧时,有老人击壤而歌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何力于我哉?”后成为歌颂盛世太平的典故。(20)靡谢天功,安知帝力:靡:不,无。力:功。此二句即《击壤歌》之“帝何力于我哉?”之意。(21)上天:天道。载:行,运行。无臭无声:嗅无味听无声。(22)万类:万物。资:赖以。始:生。(23)品物:众多的有生物和无生物。流:演变,变化。(24)质:物类的本体。(25)效:致。灵:福、善。(26)介焉:通“芥”,细微貌。(27)杂沓:众多纷杂。景:大。(28)葳蕤:纷披貌。祉:福。繁祉:多福。(29)云氏龙宫:云氏:传说黄帝受命时有云瑞,故以云纪事,即设置各部门长官都用云字命名。龙宫:古伏羲氏时,有龙瑞,故以龙命官,如春富为青龙之类。(30)龟图:即洛书。传说尧时与群臣贤者到翠妫川,有大龟来投尧,龟背有图,尧命臣下写取以告瑞应。写毕,鱼还水中。凤纪:据《在传》记载,少皞即帝时,有凤鸟飞来,故设置部门长官用鸟来命名。凤鸟氏,就是历正(管历法的官)。后称岁历为“凤历”。上面所称“云氏”、“龙宫”、”龟图”、“凤纪”,都是祥瑞,后世以之为歌颂帝王瑞应之辞。(31)日含五色:本《易传》“圣王在上则日光明而五色备”、《礼斗威仪》“政理太平,则时日五色”。以太阳呈现五色为“圣王在上”和“政理太平”的瑞应。(32)乌呈三趾:传说中太阳内的三足神鸟。《春秋元命苍》“日中有三足乌”,改太阳也称“三足乌”、“金乌”、“灵鸟”。此外以太阳中的三足神乌出现说明瑞应。(33)工:乐师,乐宫。(34)史:史官,掌纪事。(35)上善:最完美,主善。上智:智力特出。(36)“流谦”:见《易·谦》”地道变盈而流谦”,即流散盈满以广布于虚处。润下:润泽下土。(37)皎:透明。(38)旨:味美。萍:醴泉水上之浮萍。(39)澈:澄清。(40)挹:舀取。(41)道:大道、即自然法则。随:顺畅。泰:通。(40)与:同。(43)我后:我君。夕惕:《易. 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意即“君子整天健强振作了已,直到夜间还警惕慎行”。(44)般游:般同“盘”,游乐。(45)黄屋:帝王车盖,以黄缯为盖里,故名。此处代指帝王。(46)反:同近,返回。(47)戒:警惕。(48)“念兹在兹”:语出《书·大禹谟》,后用以指念念不忘于某一事情。(49)贞吉:纯正美好。(50)敕:帝王诏命。

〔译文〕(散文):皇帝顺应时运,统一天下,承受千载难逢的时运而为天子,为万众生灵所瞻仰;其功高于大舜,其勤劳胜于伯禹,真是空前绝后,超过古代圣君三皇五帝。(皇帝)掌握天下的权柄并遵守礼法,既圣德又神明,武能平定祸乱,文能使远方的国家和民族亲附:过去不见文字记载的、开天辟地以来不向中国臣服的(都来亲附),这些来朝的外国君臣冠冕重重,把作为见面礼的珍宝都陈列出来。大道不能用语言表述,上德之人虽然得“道”却不以得为得,宇宙自然之力默默地运行着其神妙之迹象不可度量。(古《击壤歌》唱道)“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天下太平,安居乐业)连上天之功都不感谢,又怎能知道皇帝对百姓之功!

天道运行,人们嗅之无味听之无声,但万物赖之以生,众多的有生物和无生物因之以变化形态,物类的本体随天造的感应而变化,天道能应人们的德行而致福,虽然德行细微天道也会响应(回报),这是十分明白的。(历史上曾经出现的)众多纷杂巨大的福祉:如“云氏”、“龙宫”、“龟图”、“凤纪”、太阳呈现五色、三足神乌从太阳中出现等等,乐官没有停止过歌颂,史官没有停止过用笔记载.今天因皇帝的至善而上天降临吉祥,也因皇帝的智力特殊而给人世带来喜悦,使水(醴泉)从盈满处流向虚处,从而润泽下土,水声潺潺,水质透明洁净,水上的浮萍味美,水味如醴酒甘甜,水凝成体如明镜般清澈,这样的水日用日新,舀取它用之不尽.(醴泉的出现)说明“大道”应时而畅通无阻,吉庆同醴泉俱来,而我们的夭子却日夜健强振作,警惕慎行,并不以吉庆为吉庆,居室崇尚茅屋,不以游乐为乐,不以身为帝王为贵,而以天下的百姓为忧。人们都爱那花的美丽,我却取其果实的实用,去浮华而归于淳厚,弃枝叶而返回根本,以质朴代替文饰,居高处就要计虑防止下坠,端盛满之水就要留心不外溢,要念念不忘这些,就能永远保持纯正美好。

兼太子率更令,勃海男欧阳询奉诏命书写。

庐山草堂记原文和翻译

太上玄门功课经序窃以金书玉笈为入道之门。墙讽经诵咒乃修仙之径路得入道之门。可以复元始之性。获修仙之路。得以晓自然之心。是故道者住丛林。焚香火。三千日里勤功十二时中无怠。朝夕朝礼圣容当输自己之诚。?勤祝厘。国祚必获升仙之庆。且夫功课者何为者也功课者功课也。课自己之功者。修自身之道也。修自身之道者。赖先圣之典也。诵上圣之金书玉诰。明自己之本性真心非科教不能弘扬。大道非课诵无以保养元和经之为经。是前圣之心中咒之为咒乃古仙之妙法。诵之诚者。则经明。行之笃者。则法验。经明则道契于内。法验则术彰于外。,经明法验而两全。内功外行而俱有。此是住丛林者之规范。升仙者之梯蹬。非丛林无以陶镕大众之德性。非梯蹬何以希求出世之真仙。若肯诚心修道二六时中刻刻提斯时时检点。在世端能出世。居尘自可离尘。回出是非之门。直达无为之路。逍遥宇宙。出入虚无。自由自在。无灭无生。方寸不立一尘妙用直超三际。若此者了自心一念之诚出世上三途之苦。履长生之道路。脱苦海之迷津。既无前愆之可忏。亦无后过之可悔。无前愆之可忏者。意诚也。无后过之可悔者。心正也。心正则无恶孽。意诚那有灾殃。无恶孽则立到天堂。无灾殃则出离地狱。功高宇宙。德契虚皇。禳灾而灾消。祈福而福至。无求而不应。有感以皆通。课诵诸品仙经及群真宝号。故净口净心净身而有咒安天安地安神而有章。皆有次序。更无躐等。虽是随堂之功课。实为祝, 国祚之大猷。朝夕诵念。昼夜妄疲。直候三千功满。八百行圆。方是出家之上事。大丈夫之道德也。是为序。(清…一清道人) , 凡诵经者。切须斋戒沐浴。严整衣冠。诚心定气。叩齿演音。然后朗诵。慎勿轻慢。交谈接语。务要端肃。念念无违。随愿祷祝。自然感应。获福无量。先念步虚。后诵咒章。 ,太上玄门早坛功课经(道众登坛分班序立三礼毕主经吟步虚)

澄清韵琳琅振响,十方肃清,河海静默,山岳吞烟,万灵振伏,招集群仙,天无氛秽,地无妖尘,冥慧洞清,大量玄玄

(主经三称三举)

大罗三宝天尊

题纲

灵音到处,灭罪消愆,宝号宣时,扶危救难,将当有开坛演教之偈 仰劳道众,随声应和。

吊挂

上坛齐举步虚声,祝国迎祥竭寸诚 (跪礼)

当日陈情金阙内,今朝香霭玉炉焚,皇图巩固山河壮,帝道遐昌日月明,万民瞻仰尧舜日,岁稔丰登乐太平。

香供养 (起身)

常清常静天尊 (打躬拜礼)

大启请赞

真心清静道为宗,譬彼中天宝月同,,净扫迷云无点翳,一轮光满太虚空,,上药身中神气精,具足匪亏盈,,能知混合回风道,金鼎黄芽日日生。

小启请赞

道场众等,人各恭敬, 恭对帝前,讽经如法。

(众道跪诵经咒)

净心神咒

太上台星,应变无停,驱邪缚魅,保命护身。,智慧明净,心神安宁,三魂永久,魄无丧倾

急急如律令

净口神咒

丹朱口神,吐秽除氛,舌神正伦,通命养神。

罗千齿神,却邪卫真,喉神虎贲,气神引津。,心神丹元,令吾通真,思神炼液,道气长存

急急如律令

净身神咒

灵宝天尊 。安慰身形。 弟子魂魄。 五脏玄明。

青龙白虎。 队仗纷纭 。朱雀玄武 。侍卫身形。

急急如律令

安土地神咒

元始安镇。 普告万灵。 岳渎真官。 土地祇灵。

左社右稷 。不得妄惊 。回向正道 。内外澄清。

各安方位 。备守坛庭 。太上有命 。搜捕邪精。

护法神王 。保卫诵经 。皈依大道。 元亨利贞。

急急如律令

净天地解秽咒

天地自然。 秽气分散 。洞中玄虚 。晃朗太元。

八方威神 。使我自然 。灵宝符命。 普告九天。

乾罗答那。 洞罡太玄 。斩妖缚邪 。度人万千。

中山神咒 。元始玉文。 持诵一遍 。却病延年。

按行五岳 。八海知闻 。魔王束首。 侍卫我轩。

凶秽消散。道气常存。

急急如律令

祝香神咒

道由心学。 心香传 。香爇玉炉 。心存帝前。

真灵下盼 。仙佩临轩。 令臣关告 。迳达九天。,急急如律令

金光神咒

天地玄宗 。万气本根 。广修万劫 。证吾神通。

三界内外 。惟道独尊 。体有金光。覆映吾身。

视之不见 。听之不闻 。包罗天地 。养育群生。

受持万遍 。身有光明。 三界侍卫 。五帝司迎。

万神朝礼 。役使雷霆。 鬼妖丧胆。精怪忘形。

内有霹雳 。雷神隐名 。洞慧交彻。 五气腾腾。

金光速现 。覆护。

急急如律令

开经玄蕴咒

云篆太虚。 浩劫之初 。乍遐乍迩 。或沉或浮。

五方徘徊 。一丈之余 。天真皇人。 按笔乃书 。

以演洞章 。次书灵符 。元始下降。 真文诞敷 。

昭昭其有 。冥冥其无。 沉苛能自全。 尘劳溺可扶。

幽冥将有赖。 由是升仙都。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于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著之者。不名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仙人葛公曰:吾得真道。曾诵此经万遍。此经是天人所习。不传下士。吾昔授之于东华帝君。东华帝君授之于金阙帝君。金阙帝君授之于西王母。西王母皆口口相传。不记文字。吾今于世。书而录之。上士悟之。升为天官。中士修之。南宫列仙。下士得之。在世长年。 *** 三界。升入金门。左玄曰:学道之士。持诵此经者。即得十天善神拥护其身。然后玉符保神。金液炼形。形神俱妙。与道合真。正一曰:人家有此经。悟解之者。灾障不干。众圣护门。神升上界。朝拜高真。功满德就。相感帝君。持诵不退。身腾紫云。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太上洞玄灵宝升玄消灾护命妙经

稽首归依众妙道。 至心恭敬二玄真。

今运一心心所议。粗识此经经所因。

空 *** 空无有性。 有无无有色空均。

慧风出自天尊力。 扫除心界不遗尘。

唯愿神光常拥护。证明今日守心人。

今日守心何所证 。不失凡身得道身。

尔时

元始天尊在七宝林中。五明宫内。与无极圣众。俱放无极光明。照无极世界。观无极众生。受无极苦恼。宛转世间。轮回生死。漂浪爱河。流吹欲海。沉滞声色。迷惑有无。无空有空。无色有色。无无有无。有有无有。终始暗昧。不能自明。毕竟迷惑。天尊告曰:汝等众生。从不有中。有不无中。无不色中。色不空中。空非有为。有非无为。无非色为。色非空为。空空即是。空空无定。空色即是。 *** 无定。色即色是。空即空是。色若能知。空不空知。色不色名。为照了始达妙音识无空法洞观无碍入众妙门。自然解悟。离诸疑网。不著空见。清净六根。断诸邪障。我即为汝说是妙经。名为护命济度众生。传教世间。流通读诵。即有飞天神王。破邪金刚。护法灵童。救苦。金精猛兽。各百亿万众。俱侍卫是经。随所拥护。捍厄扶衰。度一切众生。离诸染著。,尔时,天尊即说偈曰:视不见我。听不得闻。离种种边。名为妙道。

太上洞玄灵宝升玄消灾护命妙经

太上灵宝天尊说禳灾度厄真经

尔时

天尊在禅黎国土。与大道真仙万万大千人诸天尊及诸天龙鬼神。尽来 *** 。受吾约束。世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或有年灾月厄游城赤鼠之厄。天罗地网之厄。命穷算尽之厄。疾病缠绵之厄。落水波涛之厄。虎狼蚖蛇之厄。水火盗贼刀兵生产之厄。山林树木社稷之厄。土石桥梁之厄。毒药咒诅之厄。惟愿今对,玉皇天尊。大道真圣。忏悔解禳。度脱身中灾厄。一一解散。勿为留难。敕诸天神王。并降圣力道力。承斯经力恩力。卫护弟子受持念诵此经。已后解禳阳九百六之灾。三衰八难九横五苦之厄。如求如愿。所履平安。出入行藏。所求利益。所愿遂心。于是众等闻说此经。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太上灵宝天尊说禳灾度厄真经

无上玉皇心印妙经

上药三品 。神与气精。 恍恍惚惚。 杳杳冥冥。 存无守有。 顷刻而成。 回风混合。 百日功灵。 默朝上帝。 一纪飞升。 知者易悟。 昧者难行。 履践天光。 呼吸育清。 出玄入牝 。若亡若存。 绵绵不绝。 固蒂深根。 人各有精。 精合其神。 神合其气。 气合体真 。不得其真。 皆是强名。 神能入石。 神能飞形 。入水不溺。 入火不焚 。神依形生。 精依气盈。 不凋不残。 松柏青青。 三品一理 。妙不可听。 其聚则有。 其散则零。 七窍相通。 窍窍光明 。圣日圣月。 照耀金庭。 一得永得 。自然身轻 。太和充溢。 骨散寒琼。 得丹则灵 。不得则倾 。丹在身中 。非白非青。 诵持万遍 。妙理自明。

无上玉皇心印妙经

玉清宝诰,志心皈命礼

三界之上。梵气弥罗。上极无上。天中之天。郁罗萧台。玉山上京。渺渺金阙。森罗净泓。玄元一气。混沌之先。宝珠之中。玄之又玄。开明三景。化生诸天。亿万天真。无鞅数众。旋斗历箕。回度五常。巍巍大范。万道之宗。大罗玉清虚无自然至真妙道元始天尊

上清宝诰,志心皈命礼

居上清境号灵宝君祖劫化生九万九千余梵气赤书焕发六百六十八真文因混沌赤文而开九霄纪元洞玉历而分五劫天经地纬巍乎造化之宗枢阴机阳卓尔雷霆之祖大悲大愿大圣大慈

玉宸道君 灵宝天尊

太清宝诰 ,志心皈命礼

随方设教历劫度人为皇者师帝者师王者师名易号立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隐圣显凡总千二百之官君包万亿重之梵气化行今古著道德凡五千言主握阴阳命雷霆用九五数大悲大愿大圣大慈

太上老君 道德天尊

弥罗宝诰,志心皈命礼

太上弥罗无上天妙有玄真境渺渺紫金阙太微玉清宫无极无上圣廓落发光明寂寂浩无宗玄范总十方湛寂真常道恢漠大神通

玉皇大天尊 玄穹高上帝

天皇宝诰,志心皈命礼

紫微宸极勾陈天宫九光宝苑之中五气玄都之上体元皇而佐司玄化总两极而共理三才主持兵革之权衡广推大德统御星辰之躔次毋失常经上象巍峨真元恢漠大悲大愿大圣大慈

勾陈上宫 天皇大帝

星主宝诰,志心皈命礼

大罗天阙。紫微星宫。尊居北极之高。位正中天之上。佛号金轮炽盛。道称玉斗玄尊。璇玑玉衡齐七政。总天经地纬。日月星宿。约四时行黄。道紫垣万象宗师。,诸天统御。大悲大愿。大圣大慈。万星教主。无极元皇。

中天紫微。北极大帝

后土宝诰,志心皈命礼

九华玉阙七宝皇房承天禀命之期主阴执阳之柄道推尊而含弘光大德敷蓄于柔顺利贞效法昊天根本育坤元之美流形品物生成施母道之仁岳渎是依山川咸仗大悲大愿大圣大慈

承天效法 后土皇地祗

神霄宝诰,志心皈命礼

高上神霄府凝神焕照宫会元始祖气以分真应妙道虚无而开化位乎九霄之上统理诸天总乎十极之中宰制万化宣金符而垂光济苦施惠泽而覆育兆民恩溥乾元仁敷浩劫大悲大愿大圣大慈玉 *** 王

南极长生大帝 统天元圣天尊

北五祖宝诰,志心皈命礼

大道开先玄元阐化教垂今古諡号东华接汉室之将军隐终南而仙契过化每超于劫运示现长在于尘寰启唐朝之英贤悟神仙之秘诀飞剑货药警化无方金廷丞相之高标宝印力辞之勇决霞裾上陟南北统宗天复挺于人豪道遍通于四海发金莲之七朵演仙派于十方长生理被于古今玄妙天垂于率土恢弘至道广度愚迷

慈悲济苦 全真祖师

东华紫府 辅元立极大道帝君

正阳开悟 传道垂教帝君

纯阳演正 警化孚佑帝君

海蟾明悟 弘道纯佑帝君

重阳全真 开化辅极帝君

五祖藏道天尊

南五祖宝诰,志心皈命礼

明真正道行化南天九皇降迹于天台一脉濬通于刘祖琼花之仙异著悟真之丹书道付杏林不日还元之编集法通鸡足俞琰丹髓之书成挺出惠州信地悟超神俊刀圭入口神化无方施雷雨于掌中苏生民于世外德彰南海获琼玉之英标道遍遐荒饫法言之灵妙龙虎罗浮之迹武夷玉隆之书过化多方真文备着为神仙之首冠集前代之范模誓愿弘深

慈悲仁圣祖师

悟真 ***

杏林翠玄

道光紫贤

泥丸翠虚

琼琯紫 *** 人

五祖藏道天尊

七真宝诰,志心皈命礼

道先一气世显七真悟五行不到之言得九转还丹之诀甘泉润物变朽回春金骨仙姿得四言而契道卫州变化坐十载以成真壁间墨迹之非凡雪竹月松之姿异三井有多生之记一时著显化之功磻溪六年龙门七载道功备而名闻时主丹符锡而掌握神仙石上谈玄空中飞盖元主屡宣而问道甘霖克日以济民早穷易道之言晚造神仙之诀。卦图斯演至道大成清静散人探玄得道蓬莱仙路亿劫独持

慈悲济苦,全真祖师

丹阳抱一 无为普化真君

长真凝神 玄静蕴德真君

长生辅化 宗玄明德真君

长春全德 神化明应主教真君

玉阳体玄 广慈普度真君

太古广寍 通玄妙极真君

清静渊真 玄虚顺化元君

七真演化天尊

普化宝诰 ,志心皈命礼

九天应元府。无上玉清王。化行而满十方。谈道而趺九凤。三十六天之上阅宝笈考琼书千五百劫之先位正真权大化手举金光如意宣说玉枢宝经不顺化作微尘发号疾如风火以清静心而弘大愿以智慧力而伏诸魔总司五雷运心三界群生父万灵师大圣大慈至皇至道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

人心多散乱 一念皆纯真

欲求无上道 大众转天尊

大众转念 雷声普化天尊

转毕回坛上香跪诵

中堂赞

向来诵经 念念存诚 千真拱听 万圣通灵

应元合气 普化分形 九天有命 三界遵行

消灾忏罪 请福延生 功圆行满 大道证盟,丘祖忏悔文

经功浩力不思议 回向十方诸圣众

愿见真心求忏悔 河沙罪障悉消除

忏悔众等自从曩劫乃至今生。火风地水以成形。恋香味色声而触法。贪嗔嫉姤恶口妄言。杀盗邪*恣情纵欲。逆辱父母悖负君师。不敬天地神祗。呵风骂雨。不信罪福因果。昧理欺心。遂致报对升沉。轮回展转。受诸苦恼。无有休停。皆由一念之差。障迷自性。妄认六尘之幻。沉溺爱河。今而既获人身。叨亲正教。岂非千生庆幸。一旦遭逢自合省心。早求度世。若夫似前流荡必竟迷失本来。一堕冥途。化为异类。 是故思沉沦苦发清净心。皈奉圣真。特求忏悔。既怜愚昧。原赦罪愆。解释报冤。蠲消魔障。所觊命逢昌运。名注丹台。际遇真师。亲闻至道。精修妙行。增长善芽。尽节玄门。怡神真境。他日运应灭度。自性不致昏迷。径生十善之家。能通宿命。还证上乘之道。承侍虚皇尚。

愿国安民丰时和岁稔 愿真风丕阐道化兴行

愿凶恶化贤邪魔归正 愿兵刑罔措囹圄空闲

愿沉滞升迁冤仇和释 愿参玄学者悟道成真

愿历劫宗亲俱皆超度 愿历世师友同证真常

愿所有眷缘增崇福慧 愿所伤物命早生人天

愿绝食酒荤不相 愿持身端正不履邪*

愿悉破悭贪悉除险峻 愿言无诳妄行贵真诚

愿弱己饶人潜忍忿怒 愿慈心下气恭敬一切

愿不堕边夷不随邪见 愿结交仙友栖集清虚

愿智慧开明神通恢廓 愿广行方便普济群生

愿永断执迷咸归至道

尘劫有尽。我愿无穷(三遍)

端望,帝真曲垂济度皈命礼谢

无上虚皇至真三宝

一者一人有庆 二者二景齐明

三者三农乐业 四者四序和平

五者五祠巩固 六者澄清

七者七星临照 八者八节安寍

九者九泉开泰 十者十类生成

十一者福留善信 十二者大道兴行

一切神光普照。一切众圣留恩

一切有情赖善。一切正果成真

普天均乐 四海同春

闻经悟道 罪灭福生(阳日) 重三遍

闻经悟道 叨列南宫(阴日) 重三遍

小赞韵 (众道起身赞韵)

诵经功德 不可思议 诸天诸地转灵机

皇王寿天齐 大道慈悲 万化乐雍熙

大道慈悲 万化乐雍熙

向来礼念诸功德 全赖慈悲为主盟

仰瞻仙仗隐空玄 法部真灵常拥护,灵官神咒

仰启神威豁落将 都天纠罚大灵官

火车三五大雷公 受命三清降鬼祟

手执金鞭巡世界 身披金甲显威灵

绿靴风带护身形 双目火睛耀天地

顷刻三天朝上帝 须臾九地救生灵

银牙风嘴将三千 虎首貔貅兵百万

走火行风前后卫 穿山破石捉邪精

祈晴祷雨济世间 附体圆光通事意

治病驱邪如电闪 收瘟摄毒伏群魔

飞腾云雾遍虚空 号令雷霆轰霹雳

三界大魔皆拱手 十方外道悉皈依

弟子启请望来临 大赐雷威加拥护

太乙雷声应化天尊,土地咒

经坛土地 神之最灵 升天达地 出幽入冥

为吾关奏 不得留停 有功之日 名书上清

向来诵经功德 上奉,高真。下保平安。赐福消灾。同赖善功。证无上道。,一切信礼。志心称念。

常清常静天尊 不可思议功德,三皈依 志心皈命礼,生生世世。得闻正法。无上(道经师)宝。当愿众生。常待天尊。永脱轮回。学最上乘。不落邪见。

(遇朔望诵四恩三宥),大皈依

四恩三宥同归大藏灵文八难九幽俱入元始净海 愿以此功德庄严无极界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师资与父母法界同宗亲见存增福寿过去早超升 见前清净众各用皈命礼,志心皈命礼,太上(道经师)宝。十方诸天。九十九亿九万九千十方国土。历刦度人清静真一不二法门。本师教主,十方常住(道经师)宝。(宝珠说法元始天尊、玉宸道君灵宝天尊、混元皇帝道德天尊),祝寿文,伏以黄冠羽服。神居云水之乡。宝篆仙经。诚答乾坤之德。小心翼翼。大德昭昭。炉焚真香致恭上启,三清道祖十极高真。万象森罗。二仪列宿。诸天诸地诸山诸水亿圣千真。群仙品职。玄门启教演派师尊。南宗北派。五祖七真。天下名山洞府。古今得道先贤。宗坛有祷。无鞅仙灵。是日朝元真宰。当令神员。城隍社令。管界正神。捧香散花。金童玉女。值坛功曹。符使传诚。引奏仙官。云空过往。访明神。经方主执。护法威灵。悉仗真香。普同供养。以今奏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省 县,观焚修弟子 某 兹者,恭逢天运 年 月 日 吉旦良辰,谨率清流登临 宝殿讽诵仙经称,扬圣号延奉高真。恭祈景贶。伏愿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万民乐业。五谷丰登。世界永久和平。更祈本观香火绵远。教法兴隆。道众修真。有遇进道无魔伏念弟子众等爰从前世。迨及今生。或三业以索纒。或六根之沉滞。是非海濶。人我山高性亏恬淡之纯心昧冲和之粹。五腊三元。莫识忏禳之礼。四始十直。罔明悔过之仪。匪赖恩光之下映曷令魔障之永清。与道有缘。度人无量。滔滔源流于仙派绵绵不坠于真风。再愿众等。师资同学父母宗亲普天黎庶。檀越信民心地虚明性天昭朗劫运可逃而厄难可免。安处尘寰而动与吉会再冀刀兵八难。无辜杀戮。饥馑殍冻馁死亡离乡别土。殒于道路。既往超虚无之境。见存享安乐之乡。仰凭道力。为上良因。志心称念。,玄都万寿天尊。不可思议功德

太上玄门早坛功课经 终

文言文养生之道

唐·白居易《庐山草堂记》:原文

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

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明年春,草堂成。三间两柱,二室四牖,广袤丰杀,一称心力。洞北户,来阴风,防徂暑也;敞南甍,?纳阳日,虞祁寒也。堂中设木榻四,素屏二,漆琴一张,儒、道、佛书各三两卷。

乐天既来为主,仰观山,俯听泉,旁睨竹树云石,自辰及酉,应接不暇。俄而物诱气随,外适内和。一宿体宁,再宿心恬,三宿后颓然嗒然,不知其然而然。

又有飞泉,植茗,就以烹燀,好事者见,可以永日。春有锦绣谷花,夏有石门涧云,秋有虎溪月,冬有炉峰雪。阴晴显晦,昏旦含吐,千变万状,不可殚纪,覙缕而言,故云甲庐山者。

噫!凡人丰一屋,华一箦,而起居其间,尚不免有骄稳之态。今我为是物主,物至致知,各以类至,又安得不外适内和,体宁心恬哉?昔永、远、宗、雷辈十八人,同入此山,老死不返,去我千载,我知其心以是哉!

矧予自思:从幼迨老,若白屋,若朱门,凡所止,虽一日二日,辄覆篑土为台,聚拳石为山,环斗水为池,其喜山水,病癖如此。一旦蹇剥,来佐江郡。

尚以冗员所羁,余累未尽,或往或来,未遑宁处。待予异时弟妹婚嫁毕,司马岁秩满,出处行止,得以自遂,则必左手引妻子,右手抱琴书,终老于斯,以成就我平生之志。清泉白石,实闻此言!因为《草堂记》。

白话释义:

庐山非常秀丽,列天下众山之最。山的北峰,叫做香炉峰;香炉峰的北面有一座寺,叫做遗爱寺;介于香炉峰与遗爱寺之间,那地方最美,又是庐山之最。

元和十一年的秋天,太原人白乐天一见就爱上他了,就像远行的游子路过故乡一样,眷恋沉迷、依依不舍而不忍离去,于是就对着香炉峰,傍着遗爱寺,盖了一间草堂。第二年春天,草堂落成了。

三间屋子,两根楹柱;两个卧房,四扇窗子;(屋子的)面积宽度和长度,体积高低和大小,全都合于心意,适于财力。打开北面的小门,让阵阵凉风吹进来,可以躲避酷暑;敞开南边的天窗,纳入温暖的阳光,又可以防御寒气。

乐天我已来到这里当主人翁,仰观山色,俯听泉声,靠着(草堂)斜看这里的竹、树、云、石,从早到晚,应接不暇。看了一会儿,禁不住美景这般的诱惑,整个人的精神就随之而潜移默化了,外在也安适,内心更和乐。

只要住一夜,身体就十分安宁,住两夜更感到心情恬适,住三个晚上以后,身心舒畅,物我两忘的样子,而跟万物融合无间。

池子四周有很多山竹、野花,池里长满了白莲、白鱼。再往南走,就到一个石涧,石涧两旁长有古松、老杉,树的腰身几乎都要十个人才抱得住,树的高度不知几百尺,修长的树枝触摸着白云,低垂的枝条轻拂着潭水。

像旌旗般地直立着,像雨伞般地张开着,像龙蛇游走着。古松下多灌木丛,茑萝枝叶蔓生,交错遮荫,使得日光月华都无法照射到地面。盛夏时的气候像八九月(秋凉)时节。

又有天上飞落的泉水,就地种植的茶树,可以直接用来煮水泡茶,爱好风雅之事的人看到,还可以用来快乐地度过一整天!春天有锦绣山谷中的繁花;夏天有石门涧里的皓云;秋天有虎溪的明月;冬天有炉峰的白雪。

不管是晴天的明亮、阴天的晦暗之景,或是晨昏的含蕴、吐露之姿,真是千变万化,无法全部记下、详细描写,所以说这里的景色是庐山中最美的啊!

唉!一般人只要装潢了一个房间,拥有一张华丽的席子,然后生活在当中,尚且免不了有骄傲满足的样子。

如今我已成了这些东西的主人,外物到了我跟前,求得我的感知,它们又按类别前来,我又怎能不外在安适、内在和乐,身体安宁、心情恬适呢?

更何况我又想:我从小到老,像白色的茅屋,像朱色的大门(代指宅院),凡是居住的,即使住一天两天,我总是要搬倒个几畚箕的泥土来做个台子,聚集一些卵石来筑座山,再环绕个小小的水池,我喜好山水,像这样成了“病”和癖好。

忽然有一天命运不顺,我被贬来辅佐江州。郡守用宽厚的心来抚慰我,庐山以他灵秀的美景对待我,这是上天赐给了我(最好的)时机、大地送给我(最好的)处所,我终于能得到自己所喜好的东西,又还有什么好苛求呢?

(目前)还因为被小官俗事牵绊着,有家庭拖累尚未解脱,有时来回夺走,而不能真正安处于此。等到有一天,弟妹各自成家了,官职期制届满了,一切的进退取舍得以由我作主成全时。

我就一定左手牵着老伴和孩子,右手抱着古琴与书本,终老在此,来成就我一辈子的心愿。清泉和白石,你们都听清这些话吧!于是写下了这篇《草堂记》。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此文创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四月九日。此前二年,宰相武元衡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暗杀。白居易上书“急请捕贼,以雪国耻”,因而触怒权贵,以“越职言事”被贬江州司马。

元和十一年(816)秋,白居易游庐山,独爱香炉峰下、遗爱寺旁的一处胜景,便在那里修筑一草堂。次年草堂落成,他写了这篇《庐山草堂记》。

文章赏析:

唐代白居易的山水游记,尤显自我的风格,享有盛名的《庐山草堂记》,即是其个性的显现。白居易以娴熟的文笔和技巧,充分表达了自己酷爱山水癖好,并注入了自己的身世感、沧桑感,使山水别具内涵与风韵。

白居易在庐山游玩的时候,终于看上了一个好的去处。在庐山香炉峰的北面,遗爱寺的南面,有一处风景秀丽甲于匡庐的地方。白居易来电此地竟然像远游的人回到了故乡一样而不忍离去,最终决定在此盖一处草庐。

第二年盖成之后,他住在那,可以看山,可以听泉,真是美不胜收。况且在草庐附近还有一个水池,在池塘周围有很多山竹野卉,而池子里面又有白莲、白鱼。这是作者下了决心,等到以后,弟妹们都成家立业之后,自己就和妻子儿女们搬到这里来住,“终老于斯”。

文章起始,交代草堂的由来和位置。“匡庐奇秀甲天下山”。白居易在记文开篇对庐山发生这样的赞叹,此后这就成为对庐山众口一词的评判。

草堂建在香炉峰和遗爱寺之间,“其境胜绝”,作者又以“甲庐山”称誉。两个“甲”字,突出了草堂周围环境之美,写出了作者对庐山美景的深情迷恋。

第二段写草堂的设置。草堂格局简单:“三间两柱,二室四牖。”堂内陈设朴素古雅,听其自然:“设木榻四,素屏二,漆琴一张,儒、道、佛书各两三卷。”这显示了作者的爱好与志趣。

第三、四两段写住进草堂后的情景。作者仰观诸峰险峻,俯听泉水流响,还有竹树云石等点缀,令人从早到晚欣赏不尽。他身体舒适,精神和畅。

为烘托草堂主人之乐,作者又通过自问自答,对草堂周围附近的自然景物进行细致描绘。接着又展示草堂四季景色的特点,加上早晚天气的变化,景物时隐时现,有声有色,气象万千。

于此,作者用“故云甲庐山者”一句收束,转入议论,抒发物我两忘的情怀,回应上文“俄而物诱气随”二句,显出构思的精妙。

第五段正面记叙对山水的爱好和希望终老草堂的心情。悒郁不平之气寄于言外,意蕴深远,富有艺术魅力。作者又为未来生活构思出一幅“出处行止,得以自遂”的美妙图景,宣称要“终老於斯,以成就我平生之志”。这正是文章的主旨所在。

最后一段附记移居、庆贺及作记等事,虽是“记”体散文通有的格式,却透露出作者当时的思想情趣。

全文写景生动,叙事简洁,层次清楚,旨趣隽永。“春有锦绣谷花,夏有石门涧云,秋有虎溪月,冬有炉峰雪。阴晴显晦,昏旦含吐,千变万状,不可殚纪。”作者对庐山草堂的四周景物环境,落笔悠悠,却倾吐了真诚的爱恋和审美情趣。

“三间两柱,二室四牖,广袤丰杀,一称心力。洞北户,来阴风,防徂暑也;敞南甍,纳阳日,虞祁寒也。木斫而已,不加丹;墙圬而已,不加白。

砌阶用石,幂窗用纸,竹帘纻帏,率称是焉。”作者对庐山草堂建筑的率真写实,成为人们研究中国古代园林的重要史料,而《庐山草堂记》亦被视为中国园林学的奠基之作。

《风云》中身受重伤的无名是如何击败东瀛十大气忍的?

1. 文言文养生记道,用自己的话简述养生之道

打扫干净一间房子,在南边开窗户,八扇窗子光。不要多摆放供赏玩的器具,(以免)引诱心神,扰乱视线。安放大床、长几各一张,笔、砚摆放整齐,旁边设小几一个,挂字画一幅,频繁更换字画,几上放喜欢的书一二部、古人字帖一本、古琴一张。心眼之间,常要一尘不染。

早晨进入园林,种植蔬菜瓜果,锄草,浇花,栽药。回来进入净室,闭上眼睛安定神情。时而读愉快的书,使神气快乐愉悦;时而吟好诗,使幽情得以畅达抒发。临摹古人字帖,弹奏古琴,疲倦了就停止。知己朋友聚会,谈话的内容不涉及时事权势,不褒贬人物,不争辩是非。有时相约悠闲出行,不讲究穿戴,不因为遵循礼节而劳心苦力。少喝点酒但不要喝醉,舒畅快乐就够了。如确实能这样做,也可以志趣。

2. 庖丁解牛这则文言文告诉我们什么样的养生之道

庖丁解牛这则文言文告诉我们:

(1)做事应处处小心,还要保持着一种谨慎小心的态度,收敛锋芒,并且在懂得利用规律的同时,更要去反复实践,像庖丁“所解数千牛矣”一样,不停地重复,终究会悟出事物的真理所在。

(2)人类社会充满着错综复杂的矛盾,人处世间,只有像庖丁解牛那样避开矛盾,做到顺应自然,才能保身、全生、养心、尽年。

《庖丁解牛》原文

先秦:庄周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译文

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真是危险啊!已经有了危险,还要执著地去追求知识,那么除了危险以外就什么都已经没有了。做好事不要求名,做坏事不要受刑罚,以遵循虚无的自然之道为宗旨,便可以保护生命,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养护新生之机,可以享尽天年。

庖丁给梁惠王宰牛。手接触的地方,肩膀倚靠的地方,脚踩的地方,膝盖顶的地方,哗哗作响,进刀时豁豁地,没有不合音律的:合乎(汤时)《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尧时)《经首》乐曲的节奏。

梁惠王说:“嘻,好啊!(你解牛的)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

庖丁放下刀回答说:“我追求的,是道(本为虚词,无特定之意,可解成自然的规律),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起初我宰牛的时候,眼里看到的是一只完整的牛;三年以后,再未见过完整的牛了(意思是:只看见一个虚线的牛,就是只看见怎么样去解)。现在,我凭精神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感官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依照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砍入牛体筋骨相接的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依照牛体本来的构造,筋脉经络相连的地方和筋骨结合的地方,尚且不曾拿刀碰到过,更何况大骨呢!技术好的厨师每年更换一把刀,是用刀割断筋肉割坏的(就像我们用刀割绳子一样);技术一般的厨师每月就得更换一把刀,是砍断骨头而将刀砍坏的(因为不知道怎么砍,所以砍到骨头的时候就容易坏)。如今,我的刀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有几千头了,但刀刃锋利得就像刚在磨刀石上磨好的一样。那牛的骨节有间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地,那么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地的啊!因此,十九年来,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虽然是这样,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到那里很难下刀,就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视力集中到一点,动作缓慢下来,动起刀来非常轻,豁啦一声,牛的骨和肉一下子就解开了,就像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样。我提着刀站立起来,为此举目四望,为此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然后把刀擦抹干净,收藏起来。”

梁惠王说:“好啊!我听了庖丁的这番话,懂得了养生的道理了。”

3. 庖丁解牛这则文言文告诉我们什么样的养生之道

梁惠王听完庖丁解牛的故事,明白了养生之道,这就是:凡事要顺应自然,不勉强硬碰,还要抱持谨慎小心的态度,收敛锋芒,这样便可以保全生命,保全天性,存养精神,尽享天年。

分析段落大意

文章共五段,各段大意如下∶

第一段∶说明养生之道,就是要顺应自然。

第二段∶描写庖丁解牛的高超技艺。

第三段∶写文惠君对庖丁解牛的高超技艺的赞叹。

第四段∶庖丁自述解牛的见解。

第五段∶以文惠君的话总结全文,并点明文章的题旨。

内容分析

全文共五段,可归纳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即第一段,是养生主全文的总纲,说明了养生之道,就是要顺应自然。重点如下∶

(1) 作者以有限的生命和无限的知识作对比,指出若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

知识,那就会使人疲困不安,容易危害生命。

(2) 为了免除对身体的危害,人应忘却一切善恶的观念,不要为善以追求好名声,

不要为恶以遭受刑罚。

(3) 为忘却善恶、免伤身心,则凡事都要顺著自然的中道以为常法,这便可以保

全性命、保全天性、存养精神、尽享天年。

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包括第二至五段,作者以庖丁解牛的寓言故事,阐释养生之道。这部分的重点如下∶

(1) 庖丁解牛的高超技术∶

A ) 庖丁解牛时,用手按著,用肩膊靠著、用脚踏著、用膝盖抵住要支解的

牛, 手、肩、足、膝各部分的动作纯熟配合,合於桑林舞的节拍旋律。

B) 庖丁运刀解牛时发出的声响,无不合乎音律,合於经首乐章的节奏韵律。

(2)文惠君的赞叹∶

由於庖丁解牛的动作熟练,而且富於美感和节奏感,令文惠君赞叹不已∶赞叹

地说:「技术何以竟达到这样的境地?」

(3)文惠君的赞赏,引出庖丁解牛的一番见解∶

庖丁先指出他解牛的总则∶「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他追求的是道,是事物中蕴含的道理、哲理,已超过於一般的技术了。

庖丁自述解牛的经验∶

(i)解牛的三个阶段∶

(a) 初期∶庖丁解牛之初,因为不了解牛体的自然结构,看不见筋肉骨节间的空隙,所以将整头牛看成一个整体。

(b) 三年后∶因为庖丁解牛的经验多了,对牛体的结构已非常熟悉,所以解牛时他所看到的,再不是整头牛,他所注意的只是牛体筋肉骨节间的空隙罢了。

(c) 现在∶他解牛时只用心神跟牛体接触,而不需用眼睛去观看。这是因为他顺著牛体的自然结构,在筋肉骨节间的空隙运刀,不会碰著筋肉盘结的地方。

(ii) 庖丁用「族庖」、「良庖」衬托自己的技艺高超:

(a) 「族庖」每月更换一把刀,因为他用刀硬把骨头砍断。

(b) 「良庖」每年更换一把刀,因为他用刀截断筋肉。

(c) 庖丁的刀已用了十九年,解牛数千,但刀刃仍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似的。因为牛的骨节是有空隙的,而刀刃则没有厚度,以没有厚度的刀刃深入有空隙的骨节中,自然宽广非常,很有运转的馀地。所以他的刀虽已用了十九年,但仍锋利如新。

(4) 庖丁从解牛经验中得出的感受∶

(i) 做事要小心谨慎∶虽然庖丁解牛的技艺高超,但当他遇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时,绝不掉以轻心,他会战战兢兢地提高警惕,集中视线,放慢动作,谨慎小心地轻刀宰割。正如人遇到困难时,应谨慎小心,以免出错。

(ii) 做人要敛藏自处∶当牛分解开了,他自然感到心满意足,於是把刀抹净后收藏起来。正如人解决困难后,应收敛锋芒,以免招至妒忌。

(4)文惠君听了庖丁的一番话后,领悟到养生之道,点出了文章的题旨。

以庖丁解牛喻养生之道∶

喻体 本体

牛体 错综复杂的社会

牛的筋肉骨节 世上纷繁的事务

刀 人的生命

刀刃 人的本性

解牛的过程 人生的历程

解牛的方法 养生的方法

解牛方法 养生方法

庖丁先了解牛体的自然结构,顺著牛体自然的肌理,从筋肉骨节的缝隙处下刀,不切割筋骨,刀子无损,故能持久耐用。人处身於复杂的社会,面对纷繁的世事,应先了解事物的道理,顺应自然而行,巧妙地避开种种障碍,不硬碰,才能尽享天年

4. 文言文 养生论

养生论

世或有谓神仙可以学得,不死可以力致者;或云上寿百二十,古今所同,过此以往,莫非妖妄者。此皆两失其情,请试粗论之。

夫神仙虽不目见,然记籍所载,前史所传,较而论之,其有必矣。似特受异气,禀之自然,非积学所能致也。至於导养得理,以尽性命,上获千馀岁,下可数百年,可有之耳。而世皆不精,故莫能得之。何以言之?夫服药求汗,或有弗获;而愧情一集,涣然流离。终朝未餐,则嚣然思食;而曾子衔哀,七日不饥。夜分而坐,则低迷思寝;内怀殷忧,则达旦不瞑劲刷理鬓,醇醴发颜,仅乃得之;壮士之怒,赫然殊观,植发冲冠。由此言之,精神之於形骸,犹国之有君也。神躁於中,而形丧於外,犹君昏於上,国乱於下也。

夫为稼於汤之世,偏有一溉之功者,虽终归燋烂,必一溉者后枯。然则一溉之益,固不可诬也。而世常谓一怒不足以侵性,一哀不足以伤身,轻而肆之,是犹不识一溉之益,而望嘉谷於旱苗者也。是以君子知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悟生理之易失,知一过之害生。故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爱憎不栖於情,忧喜不留於意,泊然无感,而体气和平。又呼吸吐纳,服食养身,使形神相亲,表里俱济也。

夫田种者,一亩十斛,谓之良田,此天下之通称也。不知区种可百馀斛。田种一也,至於树养不同,则功收相悬。谓商无十倍之价,农无百斛之望,此守常而不变者也。且豆令人重,榆令人瞑,合欢蠲忿,萱草忘忧,愚智所共知也。薰辛害目,豚鱼不养,常世所识也。虱处头而黑,麝食柏而香;颈处险而瘿,齿居晋而黄。推此而言,凡所食之气,蒸性染身,莫不相应。岂惟蒸之使重而无使轻,害之使暗而无使明,薰之使黄而无使坚,芬之使香而无使延哉?故神农曰“上药养命,中药养性”者,诚知性命之理,因辅养以通也。而世人不察,惟五谷是见,声色是耽。目惑玄黄,耳务*哇。滋味煎其府藏,醴醪鬻其肠胃。香芳腐其骨髓,喜怒悖其正气。思虑销其精神,哀乐殃其平粹。

夫以蕞尔之躯,攻之者非一涂,易竭之身,而外内受敌,身非木石,其能久乎?其自用甚者,饮食不节,以生百病;好色不倦,以致乏绝;风寒所灾,百毒所伤,中道夭於众难。世皆知笑悼,谓之不善持生也。至于措身失理,亡之於微,积微成损,积损成衰,从衰得白,从白得老,从老得终,闷若无端。中智以下,谓之自然。纵少觉悟,咸叹恨於所遇之初,而不知慎众险於未兆。是由桓侯抱将死之疾,而怒扁鹊之先见,以觉痛之日,为受病之始也。害成於微而救之於著,故有无功之治;驰骋常人之域,故有一切之寿。仰观俯察,莫不皆然。以多自证,以同 *** ,谓天地之理尽此而已矣。纵闻养生之事,则断以所见,谓之不然。其次狐疑,虽少庶几,莫知所由。其次,自力服药,半年一年,劳而未验,志以厌衰,中路复废。或益之以畎浍,而泄之以尾闾。欲坐望显报者,或抑情忍欲,割弃荣原,而嗜好常在耳目之前,所希在数十年之后,又恐两失,内怀犹豫,心战於内,物诱於外,交赊相倾,如此复败者。

夫至物微妙,可以理知,难以目识,譬犹豫章,生七年然后可觉耳。今以躁竞之心,涉希静之涂,意速而事迟,望近而应远,故莫能相终。夫悠悠者既以未效不求,而求者以不专丧业,偏恃者以不兼无功,追术者以小道自溺,凡若此类,故欲之者万无一能成也。善养生者则不然矣。清虚静泰,少私寡欲。知名位之伤德,故忽而不营,非欲而强禁也。识厚味之害性,故弃而弗顾,非贪而后抑也。外物以累心不存,神气以醇白独著,旷然无忧患,寂然无思虑。又守之以一,养之以和,和理日济,同乎大顺。然后蒸以灵芝,润以醴泉,晞以朝阳,绥以五弦,无为自得,体妙心玄,忘欢而后乐足,遗生而后身存。若此以往,恕可与羡门比寿,王乔争年,何为其无有哉?

5. 庄子老子孔子是怎样养生的 古代名人的养生之道

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不但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同时还是个养生家,据说活了160多岁。《史记》中说:“盖老子百有六十馀岁,或言二百馀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老子

老子认为,自然界是人类生命的源泉,人要维持生命活动,就必须顺乎自然,并要适应自然变化的规律。老子还要求,养生首先要做到:少私念、去贪心,并要有知足常乐的心态。认为追逐荣利、嗜欲无穷,是招灾惹祸之源,是伤身损寿之根。老子在《道德经》一书中,多处提到静和柔,认为柔和之气是人体的生机之气,就像出生婴儿生机盎然、朝气蓬勃。所以说,当我们常处于静和柔中,有利于生发人体的真元之气。老子的顺乎自然、怡淡寡欲、静养柔气的养生观点,后经历代医家和养生学家的不断补充、提高,逐发展成为我国独特的“中医养生之道”。

庄子

继老子之后的道家代表人物庄子,也是著名的养生家。在人均寿命只有30多岁的先秦时代,庄子竟然活到了83岁,这在当时来说,不能不算是创下了高寿的奇迹。庄子云:“人之养生亦当如是,游于空虚之境,顺乎自然之理。”这里的“空虚之境”并不是寄情于虚无缥缈,而是说要保持健康、赢得长寿,就须清心寡欲,遵循自然法则。而所谓的“清心寡欲”,指的是决定长寿的主要因素在于人的思想情志,因此庄子十分推崇心境平和、从容自得、处世旷达。从庄子以上言论我们不难看出:人要想达到健康长寿,首先要做到无忧无虑、安逸自在。

另外,庄子还特别强调养生要保持平常心、涵养自制力。《庄子·让玉》篇中日:“不能自胜而强不从者,此之为重伤者也。”其意思是说,不能克制自己消极的情绪,而又硬去不顺从自我感情,错误的观念就会和良知相抵牾,反而平添了内心的烦恼,这样最易造成自伤而折寿。除此之外,庄子还将老子的“少私寡欲”发展成“无欲”。并明确指出:只有做到彻底的“忘我”,才能达到真正的“无欲”;只有在“清静无为”中,才能获得真正的养生之道,而尽其天年。庄子还认为:养生就像庖丁解牛那样,找出规律、游刃有余、不受损伤,便可达到保身、全生、延长寿命的目的。

孔子

春秋末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尽管他一生坎坷,其政治理想在当时无法得到实施,可还是活了73岁。而他长寿的主要原因,就是注重养生之道。孔子晚年对饮食很有讲究,有八不食的习惯,从现在的保健、饮食卫生观点来看,大部分也是正确的。这八不食是:食物变颜色了不吃、食物变味了不吃、粮食陈旧了不吃、鱼和肉不新鲜了不吃、不时新的菜蔬不吃、烹调不当的食物不吃、佐料放得不妥的饭菜不吃、从市场上买回来的酒和熟肉不吃。

除此之外,孔子还有一句名言:“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在这里“食”是指粮食,“脍”是指切碎了的肉。意思是说,要多吃经过精加工的粮食,吃的肉也是切得越细越好。孔子认为:只有美 *** 细,才可颐年。这句话对于上了岁数的人来说,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老年人的牙齿不好,肠胃的消化功能也大大减弱,如食物太粗,肉不切细,不煮烂,便咬不动,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孔子晚年坚持了以上这些饮食原则,保证了营养的摄入,无疑是他健康长寿的主要原因之一~

6. 阅读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

(1)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①句中重点词有:“勿”,不要;“心”,心神;“目”,视线.句意为:不要多摆放供赏玩的器具,(以免或以致于)引诱心神,扰乱视线.②句中重点词有:“或”,有时;“衫”穿衣;“履”,穿鞋.句意为:有时相约悠闲出行,不讲究穿戴(写“ *** 华丽的衣服、精美的鞋子”也可,但不能写“ *** 衣服 *** 鞋子”),不因为遵循礼节而劳心苦力(或不要劳力劳心地顺从礼节).(2)本题考查断句,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设广榻长几各一”、“笔砚楚楚”、“旁设一小几”均句意完整,结构清晰.句子划为:设广榻长几各一/笔砚楚楚/旁设一小几.(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比较概括即可.异:沈复喝酒“小饮勿醉,陶然而已.”在追求精神愉悦的同时能够自我克制;五柳先生喝酒是“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更追求精神的愉悦.同:沈复和五柳先生都爱喝酒、好读书.在读书的过程中,沈复读书“时读快书,怡悦神气.”五柳先生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都追求读书的会意.这两人都是情趣高雅,性情淡泊之人.答案:(1)①不要多摆放供赏玩的器具,(以免或以致于)引诱心神,扰乱视线.②有时相约悠闲出行,不讲究穿戴(写“ *** 华丽的衣服、精美的鞋子”也可,但不能写“ *** 衣服 *** 鞋子”),不因为遵循礼节而劳心苦力(或不要劳力劳心地顺从礼节).(2)设广榻长几各一/笔砚楚楚/旁设一小几.(3)异:沈复喝酒“小饮勿醉,陶然而已.”在追求精神愉悦的同时能够自我克制;五柳先生喝酒是“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更追求精神的愉悦.同:沈复和五柳先生都爱喝酒、好读书.在读书的过程中,沈复读书“时读快书,怡悦神气.”五柳先生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都追求读书的会意.这两人都是情趣高雅,性情淡泊之人.。

7. 养生,古文相关问题

养生一词,原出《管子》,乃保养生命以达长寿之意。

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历史中,健康与长寿一直是人们向往和追求的美好愿望,因而养生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遍布世界。相对于世界其他地区的养生文化而言,中国的养生理论与实践由于有着古代哲学和中医基本理论为底蕴,所以显得尤为博大精深。

它汇集了我国历代防病健身的众多方法,揉合了儒、道、佛及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堪称一棵充满勃勃生机和浓厚东方神秘色彩的智慧树。探索中国养生文化这棵古老而神秘的东方智慧之树,不但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而且符合当今世界科学发展趋势。

合理地安排起居作息,妥善处理生活细节,保持良好习惯,建立符合自身生物节律的活动规律,以保证身心健康,延年益寿的方法,谓之生活起居养生法,又称起居调摄法。 生活起居养生涉及起居有常、安卧有方、不妄劳作、居处适宜及衣着宜忌等内容。

起居有常 起居有常指日常作息时间的规律化。起居作息要符合自然界阳气消长的规律及人体的生理常规,其中最重要的是昼夜节律,否则,会引起早衰与损寿。

古代养生家认为,春夏宜养阳,秋冬宜养阴。因此,春季应“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夏季应“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成秀”;秋季应“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冬季应“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有所得”。

安卧有方 睡眠是人的一种生理需要。人在睡眠状态下,身体各组织器官大多处于休整状态,气血主要灌注于心、肝、脾、肺、肾五脏,使其得到补充和修复。

安卧有方就可以保证人的高质量睡眠,从而消除疲劳,恢复精力,有利于人体健康长寿。若要安卧有方,第一必须保证足够的睡眠。

一般说来,中老年人每天睡眠时间以8~10小时为宜。二是要注意卧床宜软硬适宜,过硬,全身肌肉不能松弛得以休息;过软,脊柱周围韧带和椎间关节负荷过重,会引起腰痛。

三是枕头一般离床面5~9cm为宜,过低,可使头部血管过分充血,醒后出现头面浮肿;过高,可使脑部血流不畅,易造成脑血栓而引起缺血性中风。四是要有正确的睡眠姿势,一般都主张向右侧卧,微曲双腿,全身自然放松,一手屈肘平放,一手自然放在大腿上。

这样,心脏位置较高,有利于心脏排血,并减轻负担,同时,由于肝脏位于右侧较低,右侧卧可使肝脏获得较多供血,有利于促进新陈代谢。在长寿者调查中,许多长寿老人都自述以右侧弓形卧位最多。

古谚也说:“站如松、坐如钟、卧如弓”,“屈股侧卧益人气力”。五是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晚饭不宜吃得过饱,也不宜吃 *** 性和兴奋性食物,中医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

睡前宜梳头,宜用热水浴足。 谨防劳伤 包括慎房帷及劳作伤。

慎房帷,这是保肾固精、避免生理功能失调的重要措施。一方面要顺应天性,不宜禁欲,但另一方面也要节制房事,保精养生。

防劳作伤,这是维护强壮机体、避免形伤的重要措施,在劳作中,要坚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原则,注意适度的劳动,不能逞强斗胜,切忌久视久坐。 居处适宜 人离不开自然环境,中医很早就提出了人与自然相生相应的“天人相应”学说。

《内经》在总结环境对人体健康与长寿的影响时指出,“高者其气寿,低者其气夭”。说明住处地势高的人多长寿,而地势低的人多早夭。

为何地理环境不同,寿命长短不一呢?因为地区不同,水土不同,水土与水质对食物构成成分及其对人体营养的影响很大。同时,气象条件的差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不一样。

在寒冷的环境中,细胞代谢活动减慢,人类的生长期延长,衰老过程推迟。我国人口普查表明,居住在高寒山区的新疆、西藏、青海,无论是人群中百岁老人的比例还是老年人口的长寿水平,都要高于国内其他地区。

此外,居室的光、通风、噪音和居室内外的环境美化和净化,与人的健康和长寿也密切相关。 衣着宜忌 衣着服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是与衣服的宽紧、厚薄、质地、颜色等密切相关。

古今养生学家认为,服装宜宽不宜紧,并提出:“春穿纱,夏着绸,秋天穿呢绒,冬装是棉毛。”内衣应是质地柔软、吸水性好的棉织品,可根据不同年龄、性别和节气变化认真选择。

同时,要特别强调“春不忙减衣,秋不忙增衣”的春捂秋冻的养生措施。

8. 诗经养生诗句 哪些古代诗词中藏有精神养生之道

老人之情,欲豪畅,不欲郁郁阏,可以养生。───《类修要诀》明胡文焕

圣人胜心,众人胜欲,君子行正气,小人行邪气。───《淮南子》西汉刘安等

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损智,多事则形疲。───《养生要集》唐 张湛

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外轻内顺,而生理备矣。───《苏沈良方》宋苏轼、沈括

忍怒以全阴气,抑喜以养阳气。───《抱朴子》 晋 葛洪

知恬逸自足者,为得安乐本。───《尊生八笺》明 高濂

物来顺应,事过心宁,可以延年。───《寿世保元》明 龚廷贤

省思虑则心血不耗,发不易白。───《医先》明 王文禄

恼一恼,老一老;笑一笑,少一少。───《养心要语》明 胡文焕

弟子规 全文

众所周知,东瀛十大气忍是配角中的配角,整部也只出现了一次,按理来说这样的角色实力都不会太高,但是东瀛十大气忍却并非如此,他们单体虽然不强,但是十人联手却是极强的,中东瀛十大气忍虽然败给了绝无神,但是也得到了绝无神的重用,我们都知道绝无神用人非常严格,能得到他的重用就说明东瀛十大气忍实力非比寻常。

而且这里我们要注意绝无神可是让东瀛十大气忍去追击无名的,要知道无名虽然身负重伤,但是依旧容不得任何人小觑,而绝无神让东瀛十大气忍去追杀无名就说明绝无神不仅很信任他们,更是认为他们有能力击杀无名或者是将无名生擒,讲道理此时的无名虽然仅有四成功力,但是依然是武林顶级高手,绝无神既然放心让东瀛十大气忍追杀无名就代表着他们十人的实力非常可怕,就算比不上绝无神,破军这些顶级高手,但也绝不是一般武者能抗衡的,他们绝对有能力对付无名。

既然东瀛十大气忍实力很强,为什么会被无名打退呢?

(1)东瀛十大气忍并没有拼尽全力。

上面我也说过东瀛十大气忍曾经挑战过绝无神,败北后才不得不加入无神绝宫,而这就代表他们未必就会真心听命于绝无神,说不定只是迫于形势不得不听命于绝无神,毕竟他们不是绝无神对手,如果贸然顶撞绝无神说不定会直接被击杀,而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不用心为绝无神办事也是正常的,他们追杀无名说不定只是敷衍了事,并没有拼尽全力,无名虽然重伤,但是对付几个明显在放水的配角还是没问题的。

而且东瀛十大气忍也不是傻子,他们在无神绝宫一直得不到重用,早就有脱离的想法了,自然不会用心做事,另外他们也深知无名的可怕,哪怕此时的他已经受到重创,但是东瀛十大气忍依旧不敢小觑他,他们知道无名如果拼死跟他们一战,或许他们能击杀无名,但是自身也必然会受到重创,说不定这一战过后,东瀛十大气忍就变成东瀛双忍,所以他们完全没有必要冒着被无名干掉几位兄弟的风险而跟无名死磕到底,故而看到双方僵持不下,他们就直接选择了撤退。

(2)无名的万剑归宗震住了东瀛十大气忍。

我们都知道无名武功被废后,机缘巧合之下修成了万剑归宗,而万剑归宗不愧是天下剑客梦寐以求的无上剑法,它不仅威力绝伦,更是具有吸收他人功力为己用的特殊能力,吸收他人功力的能力虽然在整部中并不突出,但是在第一部的时候,这样的能力却是极强的,东瀛十大气忍虽然纵横东瀛多年,但是从来没有见过这么诡异的武功,因此在和无名交手的过程中他们怯战了,他们根本摸不清无名的底细,认为无名只是之前只是装弱,现在完全拥有团灭他们的能力,所以他们不敢恋战,直接被吓跑了。

有人说东瀛十大气忍既然是高手,怎么可能连无名的虚实都摸不清楚?这里我只能说如果是对付别的高手,东瀛十大气忍自然不会犯这样的错,但是他们对上的毕竟是无名,首先他的名气就足以让东瀛十大气忍好好掂量一下,而且无名凭借万剑归宗吸收功力的特性,让自己的功力变化莫测,给敌人产生了一种深不可测的感觉,东瀛十大气忍毕竟不是绝无神这种级别的强者,被无名唬住,认为他是扮猪吃虎也是很正常的。

(3)龙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诚然龙袖之前误以为无名和他的妻子,再加上无名本就和自己的门派有仇,故而对无名下了毒,让无名伤上加伤,然而他终究不是反派角色,知道一切是误会后,他不仅没有抛弃无名独自逃跑,更是舍生忘死相助无名,无名虽然功力盖世,但是双拳难敌四手,更何况此时的他还受到了重创,若非龙袖及时伸出援手,无名这一战必死无疑。

而且更重要的是,龙袖将功力打入无名的大椎穴,机缘巧合之下竟然帮助无名开启了万剑归宗吸收功力的特殊能力,而无名正是凭借这种能力才终于击退了东瀛十大气忍,换句话说,若非是龙袖传功给无名,那么无名根本没有办法将万剑归宗的这个能力开发出来,至少当时不会,而没有这个能力,无名是不可能击退东瀛十大气忍的,所以说这一战的MVP其实是龙袖,虽然他没怎么动手但是起到的作用却非常重要。

总结:受到重创的无名为什么能击退东瀛十大气忍:

一是因为东瀛十大气忍并没有拼尽全力,他们虽然加入了无神绝宫,但是一直得不到重用,而且当初很有可能是被迫加入无神绝宫的,所以他们并不会拼尽全力,发现自己和无名僵持不下后,他们就直接选择了撤退,而且他们已经仁至义尽,这种情况下绝无神也不会责备他们。

二是因为无名的万剑归宗能力太过特殊,东瀛十大气忍被吓住了。东瀛十大气忍虽然是武林上一流的高手,但是毕竟没有达到绝无神这种级别,他们见识短浅,发现无名拥有吸收他人功力的诡异能力后,自然而然就怂了,所以没有真正分出胜负就跑了。

三是因为龙袖无意中帮助无名开启了万剑归宗的真正能力。万剑归宗最可怕的地方并不在于它强大的威力,而在于它能吸收他人功力,无名虽然是剑道神话,但是最开始并没有发现万剑归宗的真正能力,而是在逃亡途中得到龙袖传功后,才=开启了吸收他人功力的特殊能力,而没有这个能力的话,无名必死无疑,所以他最该感谢的应当是龙袖。

弟子规

总叙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译文:

弟子规,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是谨言慎行、信守承诺。

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学好自己的思想道德之后,有多余精力,就应该多学多问。

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译文:

如果父母呼唤自己,应该及时应答,不要故意拖延迟缓;如果父母交代自己去做事情,应该立刻动身去做,不要故意拖延或推辞偷懒。

父母教诲自己的时候,态度应该恭敬,并仔细聆听父母的话;父母批评和责备自己的时候,不管自己认为父母批评的是对是错,面对父母的批评都应该态度恭顺,不要当面顶撞。

冬天天气寒冷,在父母睡觉之前,应该提前为父母温暖被窝,夏天天气酷热,应该提前帮父母把床铺扇凉;早晨起床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向父母请安问好;到了晚上,应该伺候父母就寝后,再入睡。

出门前,应该告诉父母自己的去向,免得父母找不到自己,担忧记挂;回到家,应该先当面见一下父母,报个平安;虽然子女有出息,父母会高兴,但是父母辈对子女最大的期望不是你多么有出息,而是你平平安安稳稳当当,一生没有灾秧。所以,居住的地方尽量固定,不要经常搬家,谋生的工作也不要经常更换。

事情虽小,也不要擅自作主和行动;擅自行动造成错误,让父母担忧,有失做子女的本分。

自己有什么东西,就算很小,也不要背着父母私藏。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如果私藏东西,即使自己很谨慎,也免不了会有被父母发现的一天,那时父母会伤心。

父母喜欢的事情,应该尽力去做; 父母厌恶的事情,应该小心谨慎不要去做。

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必然会引起父母忧虑。所以,应该尽量爱惜自己的身体,不要让自己受到不必要的伤害。自己的名声德行受损,必然会令父母蒙羞受辱。所以,应该谨言慎行,不要让自己的名声和德行无端受损,更不要去做那种伤风败俗,自污名声,自贱德行的事情。

父母对我们态度慈爱的时候,孝敬父母恭顺父母不是什么难事;父母不喜欢我们或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孝顺父母才是难能可贵;

如果自己认为父母有过错,应该努力劝导父母改过向善,以免父母铸成更大的错误,使父母陷于不义的境地;不过要注意方法,劝导时应该和颜悦色、态度诚恳,说话的时候应该语气轻柔。

如果自己劝解的时候,父母听不进去,不要强劝,应该等父母高兴的时候再规劝,别跟父母顶撞,徒惹父母生气,还达不到规劝的效果;如果父母不听劝,又哭又闹,就暂时顺从父母;如果把父母劝恼,生气责打自己,不要心生怨恨,更不要当面埋怨。

父母亲生病时,要替父母先尝药的冷热和安全;应该尽力昼夜服侍,一时不离开父母床前。

父母去世之后,守孝三年,经常追思、感怀父母的养育之恩;生活起居,戒酒戒肉。

办理父母的丧事要合乎礼节,不可铺张浪费;祭奠父母要诚心诚意;对待去世的父母,要像生前一样恭敬。

出则悌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译文:

兄长要友爱弟妹,弟妹要恭敬兄长;兄弟姐妹能和睦相处,父母自然欢喜,孝道就在其中了。

轻财重义,怨恨就无从生起;言语上包容忍让,忿怒自然消失。

不论饮食用餐,或就坐行走;都要年长者优先,年幼者在后。

长辈呼唤别人,应该立即代为传唤和转告;如果那个人不在,或者找不到那个人,应该及时告知长辈。

称呼尊者长辈,不应该直呼其姓名;在尊者长辈面前,应该谦虚有礼,见到尊者长辈有所不能,帮助可以,但不应该故意炫耀自己的才能,故意显示自己比尊者长辈强。

路上遇见长辈,应恭敬问好行礼;如果长辈没有说话,应退后恭敬站立一旁,等待长辈离去。

如果遇见长辈时,自己是骑马或乘车,应下马或下车问候;等待长者离开百步之远,方可续行。

长辈站着的时候,晚辈不应该坐着。具体是长辈坐下前,晚辈不应该先坐;大家都坐着的时候,长辈站起来时,晚辈也应该站起来;大家都坐着的时候,又一个长辈进来了,晚辈也应该立即站起来,以示尊敬。长辈坐定以后,晚辈应该等长辈示意自己坐下时,才可以坐。

在尊长跟前与尊长说话,或者在尊长跟前与别人说话,应该低声细气,不应该咋咋呼呼;但声音太低,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尊长听不清楚,也不合适。

到尊长面前,应快步向前;退回去时,稍慢一些才合礼节;长辈问话时,应该站起来回答,而且应该注视聆听,不应该东张西望;

对待父辈祖辈,如养父,姑父,姨父,叔父,舅父,岳父,祖父,外祖父,曾祖父,外曾祖父等等长辈,应该如同对待自己的亲生父亲一般孝顺恭敬;对待兄辈,如堂兄,表兄,族兄等兄长,应该如同对待自己的同胞兄长一样友爱尊敬。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

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

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

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

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

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

用人物,须明求,傥不问,即为偷。

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

译文:

早上应该早起,晚上不应该过早睡;因为人生易老,所以应该珍惜时光。

早晨起床,务必洗脸梳妆、刷牙漱口;大小便回来,应该洗手。

穿戴仪容整洁,扣好衣服纽扣;袜子穿平整,鞋带应系紧。

放置衣服时,应该固定位置;衣物不要乱放乱扔,以免使家中脏乱差。

服装穿着重在整洁,不在多么华丽;一方面应该考虑自己的身份地位,另一方面应该根据家庭实力量力而行。

对待饮食,不要挑挑拣拣,嫌这嫌那;饮食吃饱吃好就行,不要过分追求美食,三餐只需吃个八分饱即可,避免过量,危害健康。

少年未成,不可饮酒;酒醉之态,最为丑陋。

走路步伐从容稳重,站立要端正;上门拜访他人时,拱手鞠躬,真诚恭敬。

不要踩在门槛上,站立不要歪斜,不要依靠在墙上;坐的时候不可以伸出两腿,腿不可乱抖动。

进出房间揭帘子、开关门的时候,应该动作轻缓,不要故意发出声响;拐弯的时候,应该绕大点圈,不要直楞楞的贴着墙角或者直角拐,这样就不会撞到物品的棱角,以致受伤,也不会因为有人在拐角处突然出现而撞在一起。

拿空器具的时候,应该像拿着里面装满东西的器具一样,端端正正,不要甩来甩去,不然会显得很轻浮;进入无人的房间,也应该像进入有人的房间一样,不可以随便。

做事的时候,即使再紧迫,也不要慌慌张张,因为忙中容易出错;不要畏惧困难,也不要草率行事。

打斗、、等不良场所,绝对不要接近;对邪僻怪事,不要好奇过问。

将要入门之前,应先问:“有人在吗?”进入客厅之前,应先提高声音,让屋里的人知道有人来了。

屋里的人问:“是谁呀?”,应该回答名字;若回答:“是我”,让人无法分辨是谁。

想用别人的物品,应该明明白白向人请求、以征得同意;如果没有询问主人意愿,或者问了却没有征得主人同意,而擅自取用,那就是偷窃行为。

借人物品,应该及时归还;以后若有急用,再借不难。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

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

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

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

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

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

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

译文:

开口说话,诚信为先;欺骗和胡言乱语,不可使用;

话多不如话少;说话事实求是,不要妄言取巧;

不要讲奸邪取巧的话语、下流肮脏的词语;势利市井之气,千万都要戒之。

没有得知真相之前,不要轻易发表意见;不知道真相的传言,不可轻信而再次传播。

对不合理的要求,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轻易答应许诺;如果轻易答应,就会使自己进退两难。50、说话时吐字清楚,语速缓慢;说话不要太快、吐字模糊不清。

不要当面说别人的长处,背后说别人的短处;不关自己的是非,不要无事生非。

看见他人的善举,要立即学习看齐;纵然能力相差很远,也要努力去做,逐渐赶上。

看见别人的缺点或不良行为,要反省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以警惕。

只有品德学识才能技艺不如别人,应当自我激励,自我磨砺,自我提高。

如果是穿着饮食不如他人,不要攀比忧愁。

如果听到别人的批评就生气,听到别人的称赞就欢喜,坏朋友就会来找你,良朋益友就会离你而去。

听到他人称赞自己,唯恐过誉;听到别人批评自己,欣然接受,良师益友就会渐渐和你亲近;

不是存心故意做错的 ,称为过错;若是明知故犯的,便是罪恶。

知错改过,错误就会消失;如果掩饰过错,就是错上加错。

泛爱众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

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

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

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

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

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

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

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

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

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

译文:

凡是人类,皆须相亲相爱;因为同顶一片天,同住地球上。

德行高尚者,名声自然崇高;人们内心真正敬重的是德行,而不是那些表面上权势高,地位高的人。

大德大才者,威望自然高大;人们内心真正信服的德才,而不是那些嘴上谈论的大官,大人物,大财商。

自己有能力,不要自私自利,要帮助别人;他人有能力,不要嫉妒,应当欣赏学习。

不要献媚巴结富有的人,也不要在穷人面前骄纵自大;不要喜新厌旧。

别人正在忙碌,不要去打扰;别人心情不好,不要用闲言闲语去打扰。

别人的短处,切记不要去揭短;别人的隐私,切记不要去宣扬。

赞美他人的善行就是行善;别人听到你的称赞,就会更加勉励行善。

宣扬他人的恶行,就是在做恶事;对别人过分指责批评,会给自己招来灾祸;

互相劝善,德才共修;有错不能互相规劝,两个人的品德都会亏欠。

取得或给予财物,贵在分明,该取则取,该予则予;给予宜多,取得宜少。

要求别人做的事情,先反省问自己愿不愿意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应立刻停止要求,不要强求别人去做。

欲报答别人的恩情,就要忘记对别人的怨恨;应该短期抱怨、长期报恩。

对待婢女和仆人,自己要品行端正、以身作则;虽然品行端正很重要,但是仁慈宽厚更可贵;

仗势逼迫别人服从,对方难免口服心不服;以理服人,别人才会心悦诚服。

亲仁

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

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

译文:

同样是人,善恶正邪,心智高低,良莠不齐;流于世俗的人众多,仁义博爱的人稀少。

如果有一位仁德的人出现,大家自然敬畏他;他直言不讳,不会察色献媚。

能够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是无限好的事情;他会使我们的德行与日俱增,过错逐日减少;

不肯亲近仁义君子,就会有无穷的祸害;奸邪小人就会趁虚而入,影响我们,导致整个人生的失败。

余力学文

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

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

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

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

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

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

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

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

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

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译文:

不能身体力行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纵有知识,也只是增长自己华而不实的习气,变成一个不切实际的人。

只是身体力行,不肯读书学习,就容易依著自己的偏见做事,也会看不到真理;

读书的方法有三到:眼到、口到、心到,三者缺一不可。

做学问要专一,不能一门学问没搞懂,又想搞其他学问。

读书要有宽限,用功要加紧;用功到了,学问就通了。

不懂的问题,记下笔记,就向良师益友请教,求的正确答案。

房间整洁,墙壁干净,书桌清洁,笔墨整齐。

墨磨偏了,心思不正,写字就不工整,心绪就不好了。

书架取书,读完之后,放归原处。

虽有急事,也要把书本收好再离开,有缺损就要修补。

不良书刊,摒弃不看,以免蒙蔽智慧和坏了心志。

遇到挫折,不要自暴自弃,通过身体力行圣贤的训诫,就可以达到圣贤的境界。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康熙年间,统治阶层出于长久统治的目的,主动追求对传统思想文化的认同。包括崇文尊孔,提倡修读四书五经,尊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大修孔庙,春秋祭孔、宣谕以孔子儒教为立国之本。

1670年,根据儒学核心制定和颁发“圣谕”十六条,作为人们的思想准则和行为规范:敦孝悌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和乡党以息争讼;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儆愚顽;明礼让以厚风俗;务本业以定民志;训子弟以禁非为;息诬告以全良善;戒匿匪以免株连;完钱粮以省催科;联保甲以弭盗贼;解仇忿以重生命。

另外,康熙十二年的荐举山林隐逸、十六年开设明史馆、十七年的荐举博学鸿词,网罗名士,弘扬儒学。这些举措都促进了儒家的发展。《弟子规》正是在这种文学氛围下,写作而成的。

其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一个秀才。他以《论语》“学而篇”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列述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当恪守的守则规范。后来贾存仁将其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